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

一、不管红与不红,都要一直前进

谭飞:欢迎余飞来到《四味毒叔》,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最红的编剧之一,对于这个title,你是怎么看的呢?

余飞:不管红与不红,我们都要一直往前进,而且要手脚并用地往前进,就像螃蟹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往前爬。我们要像青少年一样,一直坚持不懈,有一股闯劲儿。

谭飞:除了《巡回检察组》,《跨过鸭绿江》也要播了。那也请你给《四味毒叔》的读者介绍一下《人民的正义》这本书。

余飞:好的,《人民的正义》这本书是电视剧《巡回检察组》的原创小说,已经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现在也已经上架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到各种读书网站去阅读。书中也会有一定的剧透,也可以买回来,等剧看完再阅读小说,或许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

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1)

谭飞:那这会不会对收视率和点击率有所影响呢?

余飞:这个应该不会,因为电视剧当中肯定还是有很多书中没有的东西,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谭飞:那你觉得《巡回检察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叫上《人民的正义》这个名字,是不是也是一个挺大的遗憾?对这个戏会不会有所影响?

余飞:我倒没觉得有什么遗憾,反而让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命名。也很有效地与其他的影视作品切割了,就会让观众觉得这是我自己独创的一个小说或者一个影视剧,跟别的作品都没有任何关系。

谭飞:就是说这个并不是谁的续集,而是一个独立成章的作品。

余飞:对,你要说是谁的续集,就会给人感觉你在蹭热度,所以就各干各的。它在那边闪闪发光,我也在这边默默放亮。

谭飞:那就目前的收视率、点击率和观众的口碑,你自己满意吗?

余飞:我还是挺满意的。截止到昨天,收视率是双网破四,最高到四点三几。基本上都是排名第一的,而且和第二名也拉开了比较大的距离。关于口碑的话,我觉得主流的媒体或者一些专业人士,对这个作品的评价都还是挺高的。但也会有一些人提出问题,当然有问题很正常,什么东西都不会是完美的,任何一个作品都有人提问题。而且只要你想提问题,这个东西哪怕再完美也是能提出问题来的,何况我们的作品也不是完美的。

谭飞:那你觉得这部作品能够名垂电视剧史吗?

余飞:这点我是不能下定论的,可能就要靠你们这些伟大的评论家去给它定性了。

谭飞:就是你觉得这不是自己应该评价的事,而是应该由外界来评价。

余飞:对。以前也播过很多我们的剧,但是都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包括业内人士、或者同行,都很少有人跑来祝贺。但是,这一次是有很多人在关注的。最主要的是它确实已经破圈了。包括我的很多亲戚、朋友,还有已经很久没有联系的初恋情人,全都发来了贺电。

谭飞:那这事儿给你太太汇报没有?

余飞:一直在汇报。

谭飞:这让我想起了张颂文讲的一个段子,说他演完《隐秘的角落》之后突然就发现自己红了。红的标志就是,他的初中同学,在他回到老家的时候,突然跟他说,我挺喜欢看你那个剧的。这在之前是没有发生过的,那你现在是不是也处于这样状态的一个阶段呢?

余飞:可能在我们老家不太一样,尽管我这个剧很烂,他们都会很踊跃地去看,最后还会说真不错,就他们是不挑好坏的,这才叫亲人。

谭飞:那再说一下关于你的另一个热搜,就是我们看到111个影视从业人员前几天深夜发了一封公开信,向影视行业做出了一些呼吁。你作为里面的重要当事人,你是怎么看待这次的事件?这到底是底线之争,还是八卦之争?

余飞:当然是底线之争了,我们认为这个事情已经越过红线了。就是说主流边缘化,边缘主流化了。而且他们是被资本和平台扶上宝座的,让他们来传经授道。我们认为这一点绝对是错误的,甚至是不能允许的。虽然我现在很忙,我也不想惹这些事,也不想得罪人,而且我从小就胆小,但是这个事儿没办法,因为已经到这个程度了。不去制止这个事情的话,这个毒瘤就会发展的越来越大,会把这个行业的营养都吸干净。

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2)

谭飞:那这样会不会得罪平台?毕竟你们都是编剧,这可能会对你们的事业有所影响。

余飞:不会,因为平台肯定也是有它的价值取向的,偶尔因为一些原因,不小心请错了一个人,这个很容易纠正的。而且平台都是在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的机构,所以不可能会有个人恩怨。

谭飞:就是说平台不是个人的私器,它是公器。而且这一百多人他也不是出自私心,更不是要去报复谁,而是出于公心,觉得从公道上必须表态了,是吧?

余飞:对。

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3)

二、关于抄袭,立法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谭飞:那对于这次的事件,你最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余飞:立法,应该从法律层面来解决抄袭这样的问题。对此采用一些有惩罚性的赔偿措施,不能说你抄袭别人的作品,赚了一个亿,就赔一百万,那这个生意太划算了。我觉得至少要把他赚的钱全都吐出来,最好是能翻倍,就像打假一样。

谭飞:就是说你觉得抄袭的性质是和打假差不多的?

余飞:实际上我觉得抄袭更严重,因为他杀人于无形。他会迅速地把人家的东西都拿过来给你看,但这些其实都不是他的东西,他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用辛辛苦苦熬夜,他只需要从别人那里拿过来给你看。但你却以为是他的作品,还天天迷恋他,结果他啥也没有,这个影响是非常可怕的。

谭飞:所以在你看来,立法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余飞:对,因为一旦立法,肯定会有相应的细则出现。包括怎么鉴定抄袭,由谁来鉴定。实际上,由国家去办这种事情,我觉得是分分钟的。无非就是把标准弄好了,然后派专人去负责,你说谁抄我了,你马上投诉,马上走程序,最后鉴定,它得有个渐进的过程,这个作品是否构成了抄袭?不是说突然间就抄袭了,突然间就不抄袭了,它有个渐进的比例,就是说你慢慢地接近抄袭的边缘了。这个时候是可以量化的,现在有那么多搞大数据的人,怎么不在这方面搞搞大数据呢?或者说用颜色来判定,比如说一开始是白色慢慢到橙色,最后你这本书写得离红色就还差两个单位的距离。

谭飞:这怎么听着像试孕棒。

余飞:不是,它是可以累积的。就你这本书达到这么多了,那下一本书可能又多了一格,实际上最后一格就更加雷同了,那可能你以后都不敢写了。

谭飞:我听明白你的意思了,现在可能很多人老是把这个问题归咎在技术上很难,很繁琐。但实际上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只要你去想办法,就一定能解决。

余飞:因为我已经解决了。“抄袭评估三原理”就是专门解决这个事的。所以说它的概念和基本的技术基础,我已经做到了,剩下的就是看能不能真的按照这个来做?还有就是法院、人大以及法学专家怎么来鉴定?文字不同但内容相同怎么鉴定?或者相同内容达到多少百分比算是抄袭?这些东西无非就是规定地细一点。但是也会有一定的摇摆空间,文学创作这种东西,不像是生产手机要严丝合缝。有一些雷同,或者是引用了公权力公版权的作品里面的一些东西,而且这个作品的作者已经去世了50年,那这个引用可能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都是可以规定的,只要规定足够细,就是可以操作的。而且随着科学发展,包括创作作品的体量也越来越大,创新的空间确实就会越来越小了。尤其是像网文这种,它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可能到最后真的没啥可写的了。包括那些上千万本的小说,有几个是完全创新的?所以说如果没有一个鉴定标准的话,很难。

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4)

谭飞:今后就更乱了,可能所有的作品都会涉嫌抄袭,而且没法去说。

余飞:最后就会变成你有没有抄袭不重要,就看你有没有抱上一个能抱大腿的一个团伙?如果抱上一个特别厉害的团伙,这个团伙就会替你去摆平这些事,不管你有没有抄,反正就不许别人说你抄。但是如果你没有在这个团伙里面,那不管你抄没抄,那都说你抄了。想抹黑一个人太容易了,我们也见过这种情况,想抹黑你,哪怕你只有一句话相同,几个字相同,都算你抄袭,给你打到十八层地狱,不让你翻身,所以这个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谭飞:所以关于你的想法,概括起来其实就是十二个字,惩罚要严、规定要细、标准要清,对吧?

余飞:对。

谭飞:好,谢谢余飞。

余飞:谢谢谭老师。

余飞编剧个人简介(巡回检察组编剧余飞建议立法)(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