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

少林各种功法计七十二种,练法则各有千秋,劲路彼此有异,铜砂掌功法是少林七十二艺中硬功外壮的功法,属阳刚之劲路,又名钢砂掌、竹叶手。专练两掌部的功夫,是杀手之功夫。要求习练者既要练好功夫,又不可恃技欺人。

歌诀曰:

铜砂掌法似利刃,朝夕檫搓铁砂包。拍擦旋搓功法成,掌削歹徒命难逃。

练法

1.用粗布双层,缝成二尺至三尺见方的布袋,里边装入铁砂杂以尖锐的铁片,初练时每袋装铁沙40斤,用坚木或高树为架,高达二尺开外,用铁索或粗绳系住铁砂袋,悬吊于木架上,练时练功者立于架侧边,站好骑马式,或者弓步式举掌拍击之。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1)

因内里的铁片尖锐,铁砂又粗糙,最容易檫伤皮肤,应不怕吃苦。开始时每击拍一下,砂袋微微荡动,以后渐渐荡远,由寸许加至尺余,以至能荡出一丈远至两丈开外。在铁砂袋来回之时,可用掌在旁边搁之,勿使砂,袋荡向外侧。待砂袋着掌时,则用力向前搓擦,或者向后搓擦,使铁砂袋在面前灵活旋转。旋转稳定以后,再用掌拍击向外,荡回时再按上法搓擦。练到不觉费力气的时候,即可增加袋内铁砂重量。

2.铁砂袋的砂子增加30斤到每袋重达70斤时,仍然按上法练习。练习数月以后,铁砂可再加30斤。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2)

3.到铁砂袋重量达100斤时,仍然按上法拍击搓擦,继续苦练,逐日修练,月月增加铁砂。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3)

4.经过数月后,袋内铁砂又增加30斤,全袋重量达130斤,仍按上法习练。应能应势而出,旋转运用灵便。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4)

5.又经过数月磨练,至砂袋的铁砂又加30斤,铁砂袋的总重量达到160斤时,仍按上法拍出荡回,搓擦旋转,回环自如,不费大力气。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5)

6.直至逐日苦练,力量增大,月月加大砂袋的份量,增长到袋重190斤的时候,能随手将其拍出两丈以外,任意接拦旋转搓擦,并可旋转圆化,拍成甩开半月形,仍然不费力时,功夫便大告全成。前后约费8年功夫,以后仍要继续坚持,不可停止,停则不进而后退。

三招掌法绝技(少林七铜砂掌竹叶手)(6)

附:铜砂掌练功洗手秘方

川乌3克、草鸟3克、天南星3克、蛇床子3克、半夏3克、百部3克、花椒30克、透骨草30克、藜芦30克、龙骨30克、海牙30克、地骨皮30克、紫苑30克、地丁30克、青盐120克、硫磺30克、刘寄奴60克、秦艽蒂3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勾藤10克、化石13克。

以上药物,加醋6大碗,清水6大碗,共煎至九碗。练功前洗两手。洗手时先将药水放于炉火上烧至微温,将手放入,至药水极热时把手取出,剂药可连续用36天。

功能:舒筋活血,壮骨坚肌,清毒止痛退肿,加速功夫进展。

〔功法略解〕

1.铜砂掌功法是少林七十二艺中硬功外壮的功法,属阳刚之劲路,又名钢砂掌、竹叶手。专练两掌部的功夫,是杀手之功夫。

2.铜砂掌功法在少林拳术技击中,起着重要作用。功夫练成后,触物物即毁,触人即伤,虽不如阴拳功夫和一指襌等阴功的杀伤力强,但一抵触之间则有伤亡的危险。它与朱砂掌等功用相同,因此,练习者可以只习练左手为宜,若是两手全成功,定要慎重使用。如少林寺明代高僧广顺老和尚苦练铜砂掌四十余年,一曰有江湖高手来访,广顺用手向墙上一扶墙壁当时出了个深洞,砖头俱粉。江湖高手惊叹而去,并曰少林寺功夫真是名不虚传,仍居武林之首,是武学之渊源,令人敬佩矣。”铜砂掌功夫一直是少林寺武僧每日习练的重要功法。

3.练习此功法,要遵武德守戒约,要有禅佛慈悲为怀的善念,不可轻易出手,只有真正遇到歹徒恶敌,才可以出手制服,为百性惩罚坏人,扶救善良好人。或者偶遇拦路劫夺的盗贼威胁生命时,才可以自卫还击,挫败盗贼。

4.此掌功是以掌击人的一种功夫,杀伤力很强,最好是练习左掌一只手。惟恐两掌齐练成功后,不注意会伤人。要求习练者既要练好功夫,又不可恃技欺人。

少林高僧宗乡武师曰:

先师功法非等闲,双掌功力镇河山。西天金岭从比武,掌震群雄神威显。天下功夫数少林,武林北斗出英贤。


相关文章:(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南少林内传五大护寺功之一:大力鹰爪功,爪如钢钩、抓处留痕

铁佛派大力鹰爪功,内外兼修,不可多得的功中精品

螳螂门真传鹰爪功,专练十指抓捏之劲,功成后可捏碎杯、碗或石块

传统武术功法:卸骨术基本功之“双锁功(合盘掌)”的图解教学

流通门石锁功,项羽、李元霸、武松神奇臂力之源泉

(各位爱好者,您们好!本账号将向大家呈现各类搏击、功夫、散打、武术等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搏击、散打等赛事新闻、评论。欢迎关注本账号!请点击右上方“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