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话说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话说中秋节)(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 节”。

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 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杜 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 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 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 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 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 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 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如今,到了中秋这一天晚上,拜月仪式和一家人的团圆饭,是节日里最为重要的两个节目。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然后西窗外,桂树下,微风拂煦,搬一张桌子,对月放正。桌面摆上月饼,柿子,苹果,石榴,斟上两杯糖水,香炉里点一支檀香,对月拜祝,祈求风调雨水,国泰民安,祈求家人安康吉祥,前程似锦。

拜月的祭品各有不同,各有寓意,月饼必不可少,月儿圆人团圆就应在这月饼上,柿子喻示生活红红火火,苹果喻示未来平平安安,糖水则喻示着生活甜甜蜜蜜。拜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团圆饭过去要卯足劲也要凑足六个菜,喻示着六六大顺。今天则可以尽情发挥,想啥有啥。鱼肉不可少,芋艿、毛豆是传统。酒要适量,最多微醺,不可喝醉。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中秋佳节,是个美好的节日。每到中秋节的晚上,华灯初上,明月高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共赏月圆。此刻,只要是能赶回家的,那怕千里万里,飞机火车,都会赶回去,与亲人们一起赏一轮明月,吃一盒月饼,叙亲情,诉思念。

八月十五之夜,佳日良宵,明月缓缓升起,如同镜子般挂在天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万籁无声,似乎连天上的仙乐也因为美丽的月色而停止了演奏,空中只飘着淡淡的云朵。大家欢聚一堂,仰望星空,尽情享受着秋日的美好时光,感受着人世间生活的幸福和美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或许,在中秋节这样的日子里,还是东坡先生的那首《水调歌头》,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怅惘与感怀!

作者:张天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