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制作初学者入门教程(年轻人做紫砂壶)

大部分年轻人说起紫砂壶,总冠之以传统之名,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意思。

但是最近遇到一位手艺人的作品,他做的壶当下、个性,让很多人一见倾心,并且眼前一亮。

我们很想知道这样的作品到底出自什么样的人之手,于是在宜兴见到了晚上做手艺,白天睡觉,并且声称自己不会说话的沈思宇。

紫砂壶制作初学者入门教程(年轻人做紫砂壶)(1)

沈思宇从小生活在乡下,而宜兴的乡下,少不了紫砂泥。

他从小跟奶奶出去干农活,就坐在奶奶挑的扁担一头,晃晃悠悠地去田野里玩。

所以一直到今天,他依然喜欢住在乡下,每天见到熟悉的乡里四邻,说着一口家乡话。

宜兴人往上推两三辈,或是周围的亲戚朋友,总有做紫砂壶的,他们注定在这种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长大,玩泥巴自然也是沈思宇再熟稔不过的事。

后来,他学了工艺美术专业,学还没上完就决定要专心学做壶。

算到现在,很难想象,90年出生的他,已经做了十年壶。可他却说:“感觉现在才刚刚入门。”

紫砂壶制作初学者入门教程(年轻人做紫砂壶)(2)

两年前,是他做壶最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无论投入了多少心力和热情去完成一把传统器型的壶,那些做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老师傅一看,立马就能说出哪里多了一点,哪里少了一点——他们对传统器型的紫砂壶太熟悉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一毫一厘的不对,都是这些师傅们打眼一过的事,连掂量都不用

这让沈思宇对做壶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和逃避心理。

八年钻研,他比同龄人的付出不知要多多少。他从不肯放弃对自我的要求,去做自己认为不够好的代工。也从很早以前就学会了自己配制泥料独立探索,他在技法上可以说有着远高于同龄人的成熟,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好一把壶?

有一次他回到家里,甚至直接对妈妈说不想再做壶了,想放弃。

妈妈只说了一句话:“你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听到这句话,沈思宇的眼泪就止不住了。还有谁能比自己的母亲更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对紫砂壶的热爱和投入?

从那之后,沈思宇开始尝试表达自己想要做的壶。

紫砂壶制作初学者入门教程(年轻人做紫砂壶)(3)

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说他“做紫砂做傻了,那条路肯定行不通的。”

慢慢地,他渐成风格,也越来越多人评价他做的壶个性而又现代

他很不喜欢别人说起创新总像是对传统的反叛,“我的作品有些虽看上去不同于传统器型,但是在制法上,肩、腹、足的呼应上,壶把、壶嘴的线条平衡上,都没有脱离传统技法和标准。”

他也抵触“创新”这个简单粗暴的标签,“与其说创新,不如说发现,因为很多种美,很多材料、线条和形状的表达方式,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只不过我发现了它,并把它运用到一把紫砂壶上。”

他曾做过一把盖子很大、身型偏扁的壶,简洁利落,投放和更换茶叶极其方便;还有一把在壶身做出挺拔的折角,壶嘴粗犷、壶把硬朗,整个壶有种不拘一格的野气,又带着紫砂特有的温润天真。

沈思宇说,那是他从青铜器和非洲陶罐上得到的灵感。

在问及觉得做手艺人是否需要天赋,沈思宇说,他认为最好的天赋是热爱。

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会研究不同泥料的混合配比,会研究柴烧、电烧、捂灰等烧制方式。一般人作壶,最多烧到三遍,总是小心贴服于烧成与烧坏之间的界线,但在沈思宇那儿,烧几遍不是标准,达到心中想要的效果才是。

紫砂壶制作初学者入门教程(年轻人做紫砂壶)(4)

细数做壶已十一年,沈思宇依旧延续着夜里做壶、白天补觉的“坏习惯”,也很少出远门,一年到头生活在简单而淳朴的乡下,过着经常忘记今天星期几的日子。

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壶受到喜欢就多做几把,甚至在他的朋友圈,都很少看到他发自己的作品。他说做壶是一辈子都在学的事,除了其中的乐趣、热爱,还有一份自由和纯粹。

|沈思宇(东家ID:宇内清思),紫砂手艺人

爱文化,上东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