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豆瓣(解读蒋勋说唐诗)
今天为你带来的是《蒋勋说唐诗》,说一下唐诗中的独特精神和宇宙意识,以及什么是生活中的唐诗。
要认识唐诗,须先认识诗唐,也就是诗的唐朝。这句话来自闻一多先生,因为唐朝人的生活就是诗的生活,诗在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经历了八个世纪后,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中,收录的诗歌还有将近五万首,说明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会教孩子念朗朗上口的唐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唐诗为什么能够流传这么久远,它的独特魅力在于何处?我们怎么去欣赏一首唐诗?这本《蒋勋说唐诗》,就从美学的角度给了我们答案。
在这本书中,蒋勋说,唐诗一般都很短,但是却用最精炼的表达,将汉语的美推向了极致。它的画面感给了读者充分的留白。这种意境,不需要翻译成现代的汉语去解释。如果硬要解释的话就相当于用白开水去稀释一杯酒,反而失去了这杯酒的醇香。蒋勋用花季来形容唐代,他认为唐诗就是花季中那朵最鲜艳的花。这朵花盛开之前经过了特别长时间的准备。之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的诗,都是在为唐诗准备文学养分,使唐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完美的结合。
本书作者蒋勋是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湾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到法国巴黎求学艺术,1976年返回台湾,现任《联合文学》社长。他的文字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其中《蒋勋细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美的沉思》等书籍出版后非常受大众欢迎。近年来,他也一直专注于两岸美学教育推广。这本《蒋勋说唐诗》,就是他的中国文学之美系列书籍中的一本。
怎么理解唐诗中的游侠精神、人文情怀和禅宗思想?
唐诗中的游侠精神其实早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侠就是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侠,比如郭靖、乔峰。这类人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很豪爽,讲义气,不拘小节,他们通常是行走江湖,游历四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侠这个概念其实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墨家提出的。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专门写了一个《游侠列传》来歌颂游侠精神。
在唐朝以前,游侠题材的诗歌也出现了,但是没有成为规模。那么唐朝的不同在于何处呢?
一是因为到了初唐时期,也就是7世纪的时候,唐朝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经济繁荣,唐朝人有多余的时间和金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为游侠的行动提供了物质前提。第二是因为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规模迁徙,使中原文化进一步得到丰富,也促进了唐朝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为游侠类的诗歌提供了一个发展的空间。第三,是因为唐朝王室中有游牧民族的血统。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就是鲜卑人。鲜卑是一个游牧民族,李唐王朝通过婚姻促使汉族和游牧民族不断融合,使得唐朝人受游牧民族的影响,民风变得开放。游牧民族社会与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同:农业社会的人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定居之后不会随便搬家,性格也是保守甚至封闭的。游牧民族刚好相反,他们必须四处放牧才能维持生活。所以这也造就了他们喜欢冒险,四处游历的性格。
游侠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呢?蒋勋认为,这个“侠”里面,有一种与我们现在的生存伦理很不同的东西,侠士碰到知己会肝胆相照,会一起去追求生命中的理想。游侠精神就是一种独特的开拓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强调个性的张扬,不拘于一般的世俗礼教。这种游侠精神体现了唐朝人浪漫的时代精神。在建功立业的理想中,洋溢着乐观和豪迈。
其实,唐诗中的游侠精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唐朝的文学根基来自北方。因为唐代开国时是在北方打仗,李唐王朝就是从山西这个地方起家的,这里刚好是农业区与游牧区的分界线。岑参有一句诗,“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反映了唐朝社会的价值观。他们提倡去战场上博取功名,这才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大唐帝国会鼓励文人跟着开疆扩土的军队到塞外去。所以唐代有大量的“边塞诗”,也就是“边疆塞外诗”,描写天山、边疆等地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状况。比如王维写作《使至塞上》的时候,就是作为一个使节跟军队一起到塞外,去负责书记的工作,书记就是记录的意思。唐朝诗人的视觉与生命经验来自辽阔的土地。他们把真正的生命经验带到了荒漠当中,在荒漠里,人是用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生命状态的。没有去过大漠,没有骨子里的游侠精神,是写不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有气势的诗句的。
蒋勋认为,唐代诗人最大的特征几乎就是流浪。这个流浪不是我们现在说的乞丐的流浪,而是有浪漫气息的游侠行为。李白是唐代诗人中具有游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说自己“十五学剑术,遍干诸侯”,意思是十五岁就开始学剑术,广泛地结交各路高人。这个“干”就是拜访、结交的意思。李白是有游侠梦的,所以他才写得出《将进酒》这样豪迈的诗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蒋勋说,李白的诗其实没有难度,读他的诗真正的难度是理解李白所代表的游侠诗人的真性情。
提到唐诗,提了李白,还有另一位诗人避不过去,那就是杜甫。蒋勋说,年轻时你只喜欢李白,不喜欢杜甫不要紧,因为五十岁的时候,会有杜甫等在那里,你不喜欢都不行。杜甫的诗中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唐诗中的第二个特点,人文情怀。
什么是人文情怀?蒋勋认为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关怀,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感受。李白的诗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杜甫恰好相反,他总觉得在很多生命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状况下,不忍心去写这种浪漫的诗。他的伟大就在于总是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关心的是人民的生活疾苦。比如杜甫的《兵车行》写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车子在赶路,马也在叫,人们腰里别着用于防御的弓箭,一开始就描述了一个非常混乱的难民逃难的画面。杜甫是从最卑微的老百姓的角度来记录当时的社会现象。后面写到,“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县官急着要收租税,可是人已经被抓去当兵了,根本就没人种田,怎么交租税呢?蒋勋认为,杜甫用这么直白的句子,是有特别用意。“租税从何出?”这种句子已经不像诗了。他关心人远胜过关心诗,这个句子才可以这样大胆地写出来。
除了杜甫,蒋勋还提到了一位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倡导过新乐府运动,汉代的乐府负责到民间收集民歌,记录下来呈给皇帝,让皇帝了解民情。魏晋以后,乐府的传统中断了,白居易希望“新乐府”能够“系于意,不系于文”,就是说能够真正把意思传达出来,而不要在意文辞修饰,希望文学能够走向非常浅白的道路,真正与社会结合起来。他意识到文学的社会责任,也就是不能缺少人文情怀。白居易的《卖炭翁》写到“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是讲一个卖炭的老头,十个指头都是黑的,非常辛苦。“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得来的钱只够吃饭穿衣。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百姓的同情。白居易的同情是他把自己变成那个人,他写《卖炭翁》时就变成卖炭翁,是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着想。
不过,白居易还写过一首《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与《卖炭翁》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蒋勋认为,白居易的矛盾也是我们心里的矛盾,爱美不见得与社会道德感冲突,因为美其实包含在公理与正义当中。
我们再来说说唐诗中的禅宗思想。蒋勋认为,禅宗思想在唐诗中有很多体现。诗与禅是分不开的,他们都讲究从人的内心出发。唐诗中有很多是由僧人写的。而且这些僧人的写作水平也很高,比如寒山、拾得等。僧人通过诗的形式传达禅机哲理。比如,佛教典籍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偈颂,意思是佛经中的唱词,这种唱词是一种短句,与诗很相似,有时甚至难以区分。你如果到武汉的归元寺去数罗汉,将你数到的罗汉号牌报给工作人员,他们会给你一张签,签上会写着一句佛教的偈语,读起来很像一首诗。比如有的签上写:善者自有善人福,祈愿好运皆顺心。不惧昨日无常风,无常风过白法新。白法的意思是善法,这张签的意思是,不要惧怕各种无常,经历过去之后,人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听起来既是禅语,又有诗意。
你可能要问,这种禅宗思想为什么会成为唐诗的一个重要特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实行的是非常宽容的宗教政策,各种宗教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佛教大约在两汉之交传入中国,在唐代达到了鼎盛。它得到了许多帝王的支持,比如唐太宗,唐朝人极其信佛,贞观时期中国仅有的佛经数量有限,翻译也有很多错误,李世民要靠佛教稳固国民思想,创立稳定的大唐盛世,所以大力支持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统治阶级对佛学的支持,导致唐代的文人也都有学习佛学的风气,特别是当他们在官场不顺的时候,就会向佛学寻求安慰。
比如唐朝的诗人王维,21岁中进士,雁塔留名,少年得志,可惜在安史之乱的逃难过程中,王维被安禄山抓回来,因为王维当时是唐朝的大乐臣,就是掌管音乐的长官。安禄山用几千人的性命来威胁王维给安禄山举办登基大典。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王室回来了,认为王维是背信弃义的人,于是将他打入死牢。后来是王维的弟弟王缙救了他一命,从此以后,王维就心灰意冷,再不对官场有任何留念。你想啊,之前是少年得志,最后被打入死牢,这真是从云端被抛到了地上。蒋勋说,王维是经历了极致的繁华之后,遭遇幻灭,转而向佛学寻求内心的平静。
晚年的时候,王维选择隐居在山林里面参禅修行,他写过许多具有禅味的诗句。像:“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意思是,早听闻香积寺的盛名,却不知在此山中;爬了好久的山,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这儿古木参天,根本没有行人走的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钟声。还有他写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些诗都透着禅意,表面上微不足道,没有很难的字,但所有的意思都在里面。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内容:怎么理解唐诗中的游侠精神、人文情怀和禅宗思想?我们来总结一下:游侠精神强调个性的张扬,不拘于一般的世俗礼教。这种游侠精神体现了唐朝人浪漫的时代精神,在建功立业的理想中,洋溢着乐观和豪迈。人文情怀是唐诗中对于生命和现实的关照。禅宗思想的产生,与唐代宽容的宗教政策和帝王对佛教的支持有关,统治阶级对佛学的支持,导致唐代的文人也都有学习佛学的风气,特别是当他们在官场不顺的时候,就会向佛学寻求安慰。
接下来说说什么是唐诗中的宇宙意识?为什么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我们先说说什么是唐诗中的宇宙意识。宇宙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外来词,但实际上早在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里,就解释过宇宙的含义。淮南子里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人就处在由时间和空间交织而成的网络中。唐诗中的宇宙意识,说的是唐朝诗人有一种把自己放在宇宙里面去讨论的格局。
书里提到了一首很典型的诗:《春江花月夜》。诗人张若虚在公元七世纪左右的一个春天,站在江边看夜晚的月亮,叹到:“江畔何人初见月”?这时,他提出了一个疑问,谁是第一个在江边看见月亮的人?这里就追寻到了更长的时间范围。又比如“何处春江无月明,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何处春江无月明”其实不是从个体的角度去描述,而是把意识扩大到宇宙的高度,发现每一条河流此时都被月亮照耀。蒋勋认为,唐诗之所以令人惊艳,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宇宙意识这种重要的审美方式。
唐朝诗人喜欢将内心和宇宙融为一体,与大自然达到心领神会的地步。诗人的格局很大,总是在和月亮、太阳、山川这些大自然对话,整个生命意识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之中,感觉到骄傲、悲壮,进而产生宇宙意识。这里面继承了庄子“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宇宙意识就是以有形的东西来表现无形的大美,比如李白的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用云朵、山峰这些有形的东西来表现宇宙的辽阔之美。再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描绘了一种境界:远离尘世的喧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探索宇宙的生命本质,诗人在这里不是一般的孤独者,而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蒋勋认为,正是由于诗人是用宇宙观去看待生命状态的,所以,唐诗给我们最大的审美感觉就是空间和时间的扩大。
再举个例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里面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表现了一种谈古论今、感叹空间辽阔的宇宙苍茫感。陈子昂是武则天时期的一位诗人,24岁中进士,非常有抱负,却因为仗义执言,得罪权贵而不受重用,后来甚至被人诬陷,遭受牢狱之灾。出狱之后,他还是想要建功立业,为国尽忠,于是主动要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一起北上打仗,但是这个建安王不是个有领导才能的人,导致战争失败,还把陈子昂的官职降了一级。这时候,陈子昂万念俱灰,到幽州台去散心,创作了这首《登幽州台歌》。写这首诗的时候,陈子昂遭遇了很多人生的不幸,但是他没有在诗中具体地写自己怎么悲惨,而是把这种感情引入到一种对宇宙时空的表达中,感叹人的一生和宇宙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和短暂。
其实,在唐代之前,魏晋南北朝、隋朝一直都有人发出对生命的感叹,但只有在唐朝,宇宙意识才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唐代之前科技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夏朝发明了农历算法,根据月亮圆缺推算时间,月缺时为初一,月圆时为十五。周代用漏壶来计时,在壶里面装上一枝有刻度的木箭,当水从壶底的小孔漏出时,壶中水位下降,木箭会随之下沉,通过刻箭上的水位,可以推算时间。汉代发明了浑天仪、地震仪。南朝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北魏的郦道元写出了《水经注》这样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著作。隋朝的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这些都表明唐代以前的人们一直在对科技进行不懈的探索。
另外,唐朝的社会氛围也比较开放,使得唐朝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风貌。唐朝人也非常自信,经常对宇宙发出自己理性的追问。所以蒋勋认为,宇宙格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没有形成。南朝流行“田园诗”,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种农业社会的人情温暖让诗人缺乏了面对宇宙时的孤独感。魏晋南北朝后期流行“宫体诗”。这是一种在宫廷中形成的文体,非常华丽,但是格局不大。直到唐朝,诗人的格局才扩大到了宇宙意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内容:什么是唐诗中的宇宙意识?为什么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我们来总结一下:宇宙意识是指唐朝诗人有一种把自己放在宇宙里去讨论的格局。唐朝开放的社会氛围以及唐代之前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宇宙问题理性的思考,使得宇宙意识在唐朝得到了繁荣的发展。宇宙意识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审美方式。唐诗喜欢用宇宙化的方式来表现意境之美。这是一种向广袤的宇宙视角去延伸的审美方式,具有以小观大、俯仰宇宙的格局。
最后,我们来看看唐诗不是脱离生活的,而应该是在民间的一种力量。
蒋勋认为,唐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正是因为它是有对象的,它的对象就是大众,表达的是一些非常普遍、通俗的情感。比如宋代的一部文言轶事小说《墨客挥犀》里就记载了,白居易每作一首诗,都要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听,老太太能听懂的诗,他就留下来,听不大懂的,他就改,改后也听不懂,就不要这首诗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诗是很具有生活气息的文学形式。我们现在给朋友写的纪念册上,还是会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比如王勃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我们现在给朋友送别的时候也喜欢用。还有我们脱口而出的很多成语,也都是来源于唐诗中的句子,只是我们已经把它当成语言的一部分了。比如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来自李白的《长干行》,天生丽质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乘风破浪来自“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等。
其实,唐诗在古代还是信件的一种主要形式,唐朝人要进京赶考或者外出做官、打仗,常常用书信与亲友联系。蒋勋提到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其实就是一封家书:“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另一种更有趣的,是简讯,就像我们现在给朋友发的微信,比如白居易在《问刘十九》这首诗里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实是在快下雪的时候,白居易自己准备好了小火炉来煮酒,然后写这首诗当作简讯,问他的朋友刘十九,要不要一起喝酒?
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唐诗和现在的流行歌非常类似。李白和杜甫的很多诗,题目里都有“行”字,如《长干行》《兵车行》《丽人行》等等。这个行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从汉代乐府诗歌延续下来的,意思是歌曲的调子,长干是现在的江苏,《长干行》就是在江苏流行的歌曲调子。说起来有趣,我们今天熟悉的很多流行歌曲里也有唐诗,比如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里面有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就是引用李白的一首送别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毛宁唱的《涛声依旧》,“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是改编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蒋勋说,唐诗其实不是在书房里写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唱出来的,所以才能与大众引起共鸣,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唐诗在民间的流行和传承,一个很大的原因还在于,它被吸收进了很多的艺术形式,比如明末清初的戏曲家阮大铖的戏曲《春灯谜》中就用了58首唐诗。这样使得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也可以在生活中接触到唐诗。蒋勋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台湾美浓当地那些不识字的老太太,也会唱“新绣罗裙两面红,一面狮子一面龙”,不但整齐,而且押韵。还有唱定场诗的老先生,一出场就是一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定场诗是曲艺界的术语,相声、评书等曲艺演员在演出节目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为的是快速引起观众的注意,以便演员马上进入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所以叫做定场诗。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老司机的文章就果断关注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