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四大状元第一名是谁 数据表明清代114位状元
状元在古代科举制度中绝对是稀有品种,但也不是说考中了状元就能做高官,相反在清代历史上共产生的114位状元中,他们的官场地位反而不如那些二甲的进士,中状元做高官其实就是一句空话。
清代114位状元中,死后得到朝廷赐谥的共12人:韩菼(文懿)、于敏中(文襄)、钱维城(文敏)、梁国治(文定)、王杰(文端)、戴衢亨(文端)、潘世恩(文恭)、姚文田(文僖)、张之万(文达)、翁同龢(文恭)、孙家鼐(文正)、崇琦(文贞)。另外,辛亥革命后,陆润庠仍留在溥仪的清宫里,死后谥为“文端”。
照规定,要一品以上的高官死后才能予谥,非一品的则属“格外开恩”。再受谥的状元中,除钱维城之外,都曾官居一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都是正一品,各部尚书是从一品)。但也有不少状元虽曾官居一品,却因种种原因未曾得谥,如傅以渐、吕宫、徐元文、蔡升元、陈德华等。
钱维城生前官至刑部侍郎(正二品),本不够资格得谥,但他办案很有经验,乾隆帝对他非常信任,本来打算给予重用的,可惜他只活了50多岁,所以死后追赠尚书衔,并赐谥文敏。
官至宰辅(即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的有:吕宫、傅以渐、徐元文、于敏中、庄有恭、梁国治、王杰、戴衢亨、潘世恩、张之万、翁同龢、孙家鼐、徐郙、陆润庠,共14人。其中出自乾隆朝的就有6人。
官至部、院大臣的有:图尔宸、史大成、严我斯、韩菼、蔡升元、邓中岳、彭启丰、金德瑛、金甡、钱维城、陈德华、茹棻、史致光、胡长龄、王以衔、姚文田、顾皋、崇琦、洪钧、麻勒吉、吴钟骏,共21人。其中乾隆朝7人。
官至总督、巡抚、布政使的有:毕沅、吴其濬、林鸿年、龙启瑞、陈继昌、曹鸿勋,共6人。其中乾隆朝1人。
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者:钱棨 、蒋立镛、孙如僅,共三人。其中乾隆朝1人。
以上四种属一二品大员,共44人,占状元总数的38.6%。而44人之中,乾隆一朝就有15人,占了三分之一以上。这说明乾隆帝较重视出类拔萃的知识分子。乾隆朝文治武功达到极盛,与此也不无关系。
一般情况下,朝廷将授予新科状元翰林院修撰的职务(正六品)。而始终在这个职务上或略有升迁的48人,占状元总数的42.1%。官居三四品的22人,占总数的19.3%。由此可见,状元中官运不好的是多数,也就是说,考上状元与做高官并不是一码事。
还有几个状元在清朝混的不怎样,到了民国后却做了不小的官。他们是张謇(商务总长)、王寿彭(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骆成骧(四川临时国民议会议长)。
还有一种情形可以从侧面反映部分状元在官场的地位,如乾隆帝想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又苦于“满汉不通婚”的成规,便采用变通办法,先将女儿寄养在状元于敏中的家中,然后在以于家闺秀的名义嫁到孔府。清末宰相孙家鼐则将自己的亲孙女嫁给了末代衍圣公孔德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