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

在鸡病诊断中临床诊断具有及时快速的优势,现代养殖场多为集约化饲养,集约化养殖多为大规模密饲/自动化集蛋、自动上料上水、自动清粪/智能化环境控制,这就要求临床诊断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等),集约化饲养的动物是群居的,在诊疗过程种需要观察到群体表现和个体变化相结合,既要看到树木(个体)更要看到森林(群体),临床诊断多基于诊疗经验得出的结果,在鸡病非典型化和复杂化情况下,临床诊断得出的结果不具有准确性和全面性。这就需要实验室诊断,利用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鸡病做出正确判断,利用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细菌敏感的药物。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临床诊断虽然及时快速,但是诊断结果都是疑似结果不能确诊;实验室诊断结果准确且全面,但是得出结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当今鸡病复杂化情况下,要结合使用两种诊断,利用临床诊断对症治疗,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为实验室诊断提供方向避免不必要的检测,实验室诊断对因治疗,并对临床诊断做出的处理方案加以印证或调整。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1)

本文只讨论传染病中的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不涉及内科病/寄生虫病。在引起死亡的鸡病中传染病占80%,普通病20%,在传染病中85%为病毒病所致,15%为细菌与寄生虫病。

鸡病诊断要有整体概念,鸡病有上百种,病毒病主要有13种,细菌病主要有9种,寄生虫病主要有13种,真菌病主要有7种,代谢病4类22种,中毒病6类30余种。

第一个疾病讨论禽流感,因为禽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新城疫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今年年初的H7N9流感引起上百人感染死亡,家禽业跟着躺枪,各地关闭活禽市场,人们也开始“谈禽色变”,有人员感染死亡的地区更是上升为政治任务,明文要求各大学和大的机关事业单位禁止采购鸡蛋和及产品,造成今年家禽养殖深部亏损,大大挫伤养鸡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是有A性流感病毒感染家禽后,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综合征。

禽流感按致病性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无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引起禽类急性死亡,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突然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包括H5N1\-6\-7\-8, H7N1\N3\N7等。

低致病性禽流感引起明显呼吸道症状,混感增加,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肉鸡死淘率上升,种鸡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明显下降,低致病性禽流感往往是由H9N2引起。

无致病性禽流感虽然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轻微呼吸道症状,褪色蛋和沙壳蛋增多,引起免疫抑制,抗体产生不良,混感增加,死淘率上升,无致病性禽流感主要是由H3或H7N9引起。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2)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呈现球型或多形性,直径一般80-120纳米,病毒粒子表面覆盖有两种类型的糖蛋白纤突,棒状的三聚体血凝素(HA)和蘑菇形的四聚体神经氨酸酶(NA)。

血凝素目前发现有18种,可吸附粘膜,能凝集鸡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血凝素与病毒在宿主细胞的黏附和侵入有关;神经氨酸酶(N1-11)目前发现有11种,能促进病毒的释放,有助于感染扩散。H与N随机组合可产生很多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型间交叉保护力差。

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均具有抗原性,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细胞上,故其抗体能中和病毒,免疫学上起主要作用;神经氨酸酶作用点在于细胞释放病毒,故其抗体不能中和病毒,但能限制病毒释放缩短感染过程。

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可灭活病毒。复制周期为4-6小时,自然感染时潜伏期为3-14天。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C30分钟,60C10分钟即可被灭活。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灭活病毒。流感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多种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鸡、火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其次是雉鸡和孔雀,飞鸟也易感。各种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寒冷时多发,禽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毒株、环境因素、饲养条件、鸡群抵抗力、继发感染等)。

病鸡或带毒鸡是传染源,未感染的鸡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鸡或带毒鸡咳出的飞沫,排除的粪便,污染的料槽或饮水器而发病,带毒的飞鸟也会传播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导致严重疾病,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死亡率很高,7~10天死亡90%以上,高免疫鸡群也会发病,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毒株一般是H5、H7的一些亚型毒株如H5N1、H7N7等。

肉鸡会出现肿头症状,剖开皮下呈现胶冻样渗出物。腿部鳞片出血,跗关节和趾关节鳞片出血。鸡冠发绀,冠尖坏死。

低致病力禽流感:以呼吸症状、产蛋率、受精率及孵化率下降为主要特征。采食量下降、鸡拉黄白绿粪、死亡率从2%到20%不等。目前我国大面积流行中等毒力以下H9亚型AI,肉鸡应激时可造成大量死亡,蛋鸡的产蛋率急剧下降(由90~95%降到20%)造成经济损失巨大。

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罗音 ,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流出分泌物。生殖道症状:产蛋量下降,下降幅度不等。有的鸡群可停止产蛋。蛋壳变薄、褪色、无壳蛋和畸形蛋增多,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消化道症状:感染鸡群严重下痢,粪便呈黄绿色并带有多量的黏液或血液,腺胃乳头基底部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肌胃角质膜下出血。腺胃粘膜面出现脓性分泌物。

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胰腺边缘出血、腺体出现坏死灶(点),整个肠道出血!病鸡心外膜出血点或心肌出血,肺脏充血或坏死。卵泡变形、、卵泡液化,变形,出血,充血。输卵管水肿,有白色絮状或白色脓性分泌物,输卵管水肿,输卵管内有白色絮状或白色脓性分泌物, 输卵管子宫部水肿,如果病程较长或治疗措施不当,在疾病恢复期就会出现很多软皮蛋/薄壳蛋。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3)

禽流感的诊断: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包括区域内疾病流行情况,鸡群的免疫情况,采食量的变化,产蛋率的变化,死亡率多少,

剖检症状-------胰腺是否出血坏死,输卵管内是否水肿,是否有蛋清样或脓状分泌部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实验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确诊:病原分离鉴定 由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

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学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检测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通过抗体的变化可以有助于感染的诊断。

病原检测:H9N2病料:(呼吸道、肠道组织、输卵管等)整只鸡冷冻邮寄, RT-PCR、荧光定量RT-PCR、免疫荧光

病原分离鉴定(具有资格的实验室)

1. 接种鸡胚:用病料接种9-11日龄鸡胚尿囊腔,5天内未死鸡胚收集尿囊液盲传2-3代,HA 检测。

2.接种雏鸡:将鸡胚尿囊液10倍稀释,接种4-8周龄敏感鸡8只,每只0.2ml,10天后死亡6只以上者为高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于冬末春初寒冷时,所以在做好平时饲养管理前提下,春季控制温差尤显重要,按免疫程序做好基础免疫,更要注意增强机体抗病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

定期对鸡群做健康检测,掌握鸡群抗体保护情况,并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调整免疫程序。

推荐的基础免疫程序是在开产前禽流感H9灭活苗免疫3次,禽流感H5灭活苗免疫4次,在开产后要根据抗体检测的结果补免油苗,如没有检测条件最好每两个月免疫一次禽流感灭活苗。

疑似鸡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要及时上报畜牧相关部门,做无害化处理,不准私自出售病鸡。

疑似鸡群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时,要先接种H9灭活苗,同时采取执业兽医开具的有效药物对鸡群采取治疗。鸡群在发病期要采取紧急消毒措施,每日两次消毒,选用不同成分的消毒交替使用。

在低致病性禽流感治疗过程中,要掌握一下要点:

1/抓住最佳治疗时机!越早越好!要抓住最佳治疗时机,鸡群发病早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非常重要,阻断疾病的发展,避免对机体伤害加大。

2/正确的诊断疾病不要贻误治疗时机!——找准大夫、看准病!早期治疗的前提是在发病初期做出诊断,不能有病乱投医,无效的方案不单单是增加不必要的药费,更重要的时贻误了治疗时机,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低致病性禽流感在临床表现上和传染性鼻炎、非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很相似,要注意鉴别诊断。

3/别走入了治病误区!有很多临床兽医抓住养殖场鸡群发病后急于控制死亡的心理,使用大量的解表药,只注重治标,用药后好转,停药后又开始反复。

4/少滥用药物加重肝肾负担!肝肾保持良好的功能对蛋鸡生产尤为重要,通俗的讲肝脏决定了产蛋高峰的高度,肾脏决定了高峰期的长短。低致病性流感最大的问题是预后产蛋率低,产软皮蛋、破壳蛋,持续时间很长,造成这种情况有三个原因,

其一:禽流感病毒的特性造成,禽流感病毒嗜好侵入生殖系统(输卵管)内繁殖,破坏蛋壳分泌部的功能;其二:在发病初期由于药费原因,临床方案没有加入保护生殖系统的药物;其三:治疗过程中滥用药对肝肾造成损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就要考虑保肝护肾。

5/治疗前期以保命为主,中期以治病为主,后期就要考虑如何恢复蛋鸡生产性能。在鸡群有死亡的情况下,保命降低死亡率尤为重要,这往往是养殖场(户)衡量一个兽医水平的第一治标。保命多采用解表-----退热、镇痛、消炎的药品,如卡巴匹林钙;命保住了就要消除病因,否则疾病容易反复,低致病性禽流感治法以清热解毒和保津养阴为两大原则,清热解毒为了祛邪;保津养阴为了固本。保命和治病可以同步进行。鸡群没有死亡,采食量开始恢复正常,就要考虑如何快速恢复产蛋性能,提高产蛋率,避免产生破蛋。

在疾病恢复期需提高营养的浓度,可以把预混料增加10%;或者在原配方基础上额外添加0.18%蛋氨酸、0.05%赖氨酸、0.03%VC;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禽类的一种以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出血为典型病变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家禽外,至少有200多种鸟可以自然或实验室感染,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报告的A类传染病。

第二疾病讨论新城疫,新城疫病毒属RNA病毒中的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病毒颗粒多形性,可呈丝状,有囊膜及纤突;大小为120~130纳米。

新城疫病毒特性:病毒有血凝特性,能凝集禽类和哺乳类动物红细胞,以鸡、豚鼠的红细胞和人的O型红细胞最常用;对乙醚、氯仿敏感,对日光及高温抵抗力较强。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在掩埋的尸体和土壤中,能生存1个月,在37度的情况下可存活7~9天。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4)

新城疫的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鸡都能感染。但雏鸡发病率多于成鸡,新城疫对雏鸡的伤害也重要雏鸡。新城疫的传播以空气传播、接触性传播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为主。

新城疫近期流行特点:

1、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20-40日龄、130-150日龄、210-250日龄,个别的鸡场10日龄左右就会发生新城疫。

2、疾病发生季节主要是在季节变换时,以冬春寒冷季节发病居多,规模化养殖都进行新城疫疫苗免疫,当鸡群不健康或强毒力毒株突破抗体保护发病,多呈现非典型化。目前流行的毒株为基因VII型。

3、近年釆由于首免时间不当和高母源抗体的影响,疫苗质量问题,其他疾病干扰等原因,造成鸡群的免疫力不强,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显著增加,成为养鸡业的突出问题。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于雏鸡,尤以20-40日龄者最为常见。典型新城疫多呈现区域性散发。

4、新城疫极易与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并发或继发感染。

在免疫鸡群典型新城疫发生越来越少,临床上感染多以非典型新城疫呈现,成年鸡的死淘率升高高,除有一般症状外,主要表现产蛋明显下降,软皮蛋增多。产蛋下降幅度、死淘率与抗体高低呈负相关,抗体越高感染后产蛋下降幅度和死淘率越低。

病鸡表现精神不振,闭眼,冠发红、发紫,典型新城疫有瘫痪、死亡。采食量轻微下降或不变,零星死亡,嗉囊积气积水,倒提病鸡会从口腔流出酸臭的液体,粪便暗绿色稀粪或黄白色稀粪,后期呈蛋清样。

临床会表现呼吸道症状,呼噜、咳嗽、“咯咯咯”怪叫,呼吸道症状表现形式与机体的抗病力和混感疾病有关。

发病鸡群产蛋率下降,下降幅度5-20%,甚至更多,蛋壳颜色变浅或者白壳蛋增多。种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会影响3-4批雏鸡的质量。非典型新城疫处理不利会造成鸡群持续出现病死鸡。

剖检变化主要表现为:

消化系统变化:嗉囊内酸臭液体,腺胃乳头出血或能挤出浓性液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溃疡带;

十二直肠末端、空肠卵黄蒂后、回肠前端淋巴滤泡呈现枣核样肿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直肠点状或条状出血。喉头有出血点,气管充血或出血,气管内粘液增多。

生殖系统变化:卵泡充血、出血液化,输卵管炎、萎缩。

生殖系统的病变要注意与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低致病性禽流感引起的变化区分。传染性支气管炎会表现出输卵管囊肿,内有清亮的液体,卵泡一般正常。低致病禽流感输卵管内有脓性分泌物,子宫水肿。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5)

新城疫发病的原因分析:

1、环境污染严重,强毒泛乱(养殖小区、蛋鸡饲养密集区、套养、混养),强毒株的出现。老的严重区污染严重,养殖小区内使用的疫苗毒力不同,强毒使用泛乱,即使一个养殖场也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往往是大鸡小鸡套养或混养,造成病毒的反复传代,形成了强毒株。强毒株可以突破较高抗体的保护,形成非典型新城疫的区域流行。

2、疫苗、免疫方法、免疫抑制因素等影响,造成抗体水平低,离散度大。疫苗的质量、毒株的选择、疫苗的保存不当,免疫方法和免疫途径不适合,免疫操作不规范,还有鸡群存在免疫抑制因素,造成免疫失败,抗体水平低,抗体离散度变大。

3、感染鸡群(抗体多高)持续排毒,雏鸡带毒。离散度大的鸡群,低抗体的鸡被环境中的病毒感染,会持续向环境中排毒,随着高抗体鸡只抗体的衰减,环境中的病毒又会感染,这样就会造成循环感染,当鸡场存在雏鸡时,环境中病毒就会感染抵抗体弱的雏鸡,造成雏鸡带毒或发病。

4、应激诱发因素(季节变化、开产、高产)。

5、鸡体质太差。

6、过度免疫、不适宜免疫或防在潜伏期。

7、传播途径复杂。

这个图表明在有免疫抑制病存在鸡群,免疫后抗体产生差,在低水平抗体范围比例比较大,抗体对鸡群的保护力差。而正常鸡群免疫后,抗体生成好,在高抗体范围内的比例大,抗体对鸡群保护力更好。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6)

根据流行病学、鸡群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做实验室诊断。

血清学诊断:

HI抗体检测:未免疫的鸡群,检出高水平的抗体,无疑是NDV感染的结果。免疫过的鸡群,一般应采取双份血清诊断,即在出现症状(产蛋下降)初期采血,10天后再次采血,二份血清同时检测,若后者较前者HI抗体高出2~3滴度或以上时,表示野毒感染。

有下述情况之一,也可认为鸡群疫感染过ND野毒:未经免疫的鸡群,在连续监测过程中,HI抗体水平下降后自动回升;免疫已久,鸡群个体间抗体水平离散性加大,非正态分布,有部分(10%以上)高抗体鸡(12~13log2以上)存在;免疫已久,鸡群保持持续的高水平抗体。

病原检测:病料的采集和处理:活动物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气管、喉头、呼吸道、泄殖腔分泌物,死动物取肝、脾、肺、盲肠扁桃体等。也可选取刚死亡鸡只整只冷冻后邮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确定病原。

新城疫的防治:

1、在鸡场内建设生物安全体系,时刻强化全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为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减少应激因素,防鸟灭鼠,做好温差管理,在不可避免应激(如换料、注射免疫、转群等等)时,要提前对应激做防范。保健预防大于治疗,在鸡的特殊生长阶段,坚强必要的营养供给,保证鸡只健康。

3、设计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制定要考虑当地流行病学、种鸡的日龄及免疫情况,本场的免疫历史及发病情况等因素,不能一味照搬照抄,更不能墨守成规-----有问题的程序不做改进;强调活苗和灭活苗联合使用,活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黏膜抗体,建立坚强的局部免疫。灭活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循环抗体,建立体液免疫。

4、科学免疫,不能只凭经验或只按时间免疫,在免疫前要对鸡群做抗体检测,清楚有没有必要免疫;在免疫后鸡群做抗体检测,清楚本次免疫是否成功。

5、发病鸡群第一时间紧急接种,刺激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保护假定健康鸡群;同时要对鸡群加强管理。

6、紧急接种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选用中药清热解毒的药品抗病毒,抗菌消炎,对症治疗-----呼吸道严重的要使用缓解呼吸道药品,高热要使用退热消炎药品等。防治大肠杆菌、支原体继发感染;防治输卵管炎、淘汰病残鸡。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最难控制的,也是在全世界发生最多的鸡病。只有鸡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其他禽类都有各自的冠状病毒病,虽然很多人按致病性把传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生殖道变异型等,但是世界上公认的传支有呼吸型/肾型/肠型的三个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病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以呼吸道啰音、支气管炎、咳嗽、打喷嚏为特征。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在56℃下15min可被灭活,但在-30℃以下可存活24年;

IBV对一般消毒剂敏感,来苏儿溶液、高锰酸钾溶液、福尔马林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可杀灭传支病毒。

IBV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纤突,类似皇冠,因此命名为冠状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

1/有日龄依赖性,就是日龄越小发病几率越高,提醒大家免疫新支二联活苗(尤其是VI系和H52二联活苗)一定要避开3周龄以内的雏鸡,这是很多场传支多发的最主要根源。

2/所有毒株都能引起呼吸道症状,不管是呼吸型/肾型/肠型,多会呈现双相性,初期临床表现都有呼吸道症状持续3-5天,然会才会出现肾肿、腺胃肿大、输卵管水肿。

3/控制好细菌感染,10-15天会痊愈,有大肠杆菌/支原体并发继发会加重症状。

4/传支不影响卵巢发育,主要侵害输卵管,该病毒只在管状组织细胞中增殖。呼吸道、生殖道、肠道都是管状组织。

免疫不到位,拥挤、温度忽高忽低、通风不良、应激,营养成分搭配不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冬春寒冷交替都会诱导鸡群发病,病鸡通过咳出的飞沫污染空气或通过采食污染饲料、饮水感染易感鸡发病。各种年龄的鸡只都可发病,在临床表现上差异很大。

幼中雏感染输卵管发肓不全;开产推迟;3周内雏鸡发生肾型传支,会造成输 卵管永久性损伤,出现“假母鸡”。

成年鸡感染产蛋量下降,降幅在25%~50%之间,异常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蛋黄与蛋清分离。

呼吸型传支:以气管下1/3和支气管出血为主要特征

产蛋鸡主要表现为输卵管发育不良,细小,囊肿;卵泡充血、软化;甚至出血、变形、破裂,发生卵黄性腹膜炎。

肾型传支:发生于2~4周龄的鸡,呼吸道症状呈一过性。排水样白色稀粪,内含大量尿酸盐,鸡体脱水严重。发病10d~12d达到死亡高峰,21d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7)

流行病学:呼吸道明显的呼吸啰音、传播速度快-----24小时就会波及全群、蛋质量下降----畸形蛋增多、蛋清稀薄如水。

剖检症状:支气管出血或有粘液、栓塞

实验室诊断

1、双份血清:

前后抗体的对比:出现症状初期采血,10天后再次采血,二份血清同时检测,抗体在感染后4-5天抗体滴度上升后迅速下降,感染后抗体为目标抗体值的2倍以上,离散度缩小

2、抗原检测:

病料:气管(感染的第一周);泄殖腔、盲肠扁桃体(感染一周以上)病毒消除速度较快

整只鸡冷冻邮寄。

细菌性疾病

l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病、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全眼球炎、肉芽肿等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l 大肠杆菌血清形众多,世界范围与家禽有关的有70余种,我国已发现了5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有O1、O2、O35和O78型。菌体为短小杆菌,1~3um无芽胞,无荚膜,周边有鞭毛;

对热抵抗力较强,潮湿温暖的环境中存活近1个月,寒冷干燥环境生存时间更长,自然界水中该菌存活周至数月;

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强,常规浓度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灭。

l 大肠杆菌是“机会”细菌,在通风不良、密度过大、各种应激、环境卫生差、营养不全、接种疫苗时多发。

大肠杆菌病往往是并发病或继发病。常常和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低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法氏囊、葡萄球菌并发或继发,加重以上疾病的症状,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

l 病鸡或带菌鸡是传染源,未感染的鸡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鸡或带菌鸡咳出的飞沫,排除的粪便,污染的料槽或饮水器而发病。

l 临床症状

急性败血型: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

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

肠炎:排淡黄色、灰白色或绿色混有血液的稀粪便

关节炎:关节肿大,关节液中有纤维素,关节液浑浊

脐带炎:腹部大,脐部发红,水肿,形成结痂

脑炎:神经症状如望星星,扭头,腿麻痹,瘫痪等

肿头:肉垂水肿,眼周围及头部肿胀

肉芽肿:肠系膜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肉芽结节

眼炎:眼睑肿胀,上下眼睑因分泌物黏合在一起

l 急性败血型: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气囊炎。

l 肉芽肿:肠系膜有黄白色大小不等的肉芽结节

l 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炎

l 预防治疗

加强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定期清理水线,保证饮水卫生,这是大肠杆菌感染最主要的来源;通风良好,密度适当,减少应激,定期用药物预防。

硫酸黏菌素 活力元;肠安嘉 润生康;阿莫嘉 活力元;沙拉沙星

l 实验室诊断:

大肠杆菌培养:在18~44℃或更低的温度下,大肠杆菌可在普通营养培养基上生长。在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h 后,其菌落低而隆凸,无色光滑,直径为1~3mm ,边缘整齐,有颗粒样结构。在肉汤中生长良好,呈浑浊生长。

大肠杆菌生化鉴别:大肠杆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木糖、甘油、鼠李糖、山梨醇和阿拉伯糖,产酸产气。但不分解糊精、淀粉或肌醇。少数菌株不发酵或缓慢发酵乳糖。对侧金盏花醇、蔗糖、水杨甙、棉子糖和卫矛醇的发酵不定。甲基红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有氰化钾时不生长,不水解尿素,不液化明胶,不在枸椽酸盐培养上生长。

l 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将病料在伊红美(EMB)琼脂、麦康凯琼脂及非抑制性培养基上培养,必须注意避免粪便污染待检样本。

若大多数菌落在伊红美兰琼脂上出现特征性黑色,并有金属闪光,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出现这红色菌落,并向培养基内凹陷生长,,即可作出初步判断。大肠杆菌很少能缓慢发酵乳糖,菌落为不发酵乳糖菌落,基于本菌的特征(见病原学)即可作出最后诊断。

鸡病诊断方法和技巧(常见鸡病临床及实验室诊断)(8)

沙门氏菌

l 沙门氏菌分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侵害雏鸡病,伤寒沙门氏菌常见于育成鸡、成年鸡。

l 鸡白痢鸡白痢的病原菌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不形成荚膜和芽胞,所以抵抗力较弱.

对热抵抗力不强,70度20分钟死亡,高锰酸钾,来苏儿,福尔马林,石碳酸溶液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可将其杀死。

l 雏鸡沙门氏菌感染来源:受沙门氏细菌感染的种鸡通过种蛋垂直感染,消毒不彻底的孵化器、孵化室感染,污染的水和饲料、空气,人工受精感染。污染的水和饲料、空气还会感染种鸡,种鸡垂直感染雏鸡,形成恶性循环。

l 临床症状:雏鸡:死亡高峰,排白色糨糊样粪便,怕冷扎堆,尖叫声;育成鸡:每天死鸡,数量不一,肝脏铜绿色或白色坏死灶;成年鸡:无明显症状,产蛋高峰不高,卵泡背包状、肝脏铜绿色。

l 剖检变化:雏鸡卵黄吸收不良,变色;

l 肝脏有白色点状坏死灶,肺脏形成灰白色结节

l 心脏表面有白色不规则的隆起,肌胃表面有白色的病灶

l 卵黄蒂变长,卵泡呈现钟摆样或卵泡呈菜花状

l 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可根据发病史、临床症状、死亡率及病理变化作出。

快速全血平板凝集,检出阳性反应对诊断也具有重要价值,但阳性结果作为确诊却不甚合适,因为感染后凝集抗体的出现要晚3~10天,甚至更长

l 确诊需要病原分离鉴定

采集肝脏、脾脏、盲肠、卵巢等内脏器官,直接接种于牛肉汤(VI)琼脂和亮绿(BG)琼脂平板上,37℃培养48h。

在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后,鸡白痢沙门氏菌生长成细小、光滑、半透明的菌落;鸡伤寒沙门氏菌生长成光滑、蓝灰色、湿润、圆形、完整的菌落。

将单个菌落接种到TSI琼脂斜面上来进行初步鉴定。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可使该琼脂斜面变红而底部变黄,由于H2S的产生而使底柱缓慢变黑。

鉴定需做各种生化反应,这些反应在24h内便可确定。

l 预防治疗:挑选健康种鸡、种蛋、建立健康鸡群,慎重从外地引进种蛋,加强饲养管理卫生,加强预防消毒。

作者:沈阳伟嘉 潘兴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