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太傅太保有什么区别(官贵不过三公)

「三公」为古代官职, 一般来说是指「太师」、「太傅」和「太保」。

太师太傅太保有什么区别(官贵不过三公)(1)

《尚书·周书·周官》书影

按《尚书·周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

这是三公的最早记载,但由于书籍等文字记录的缺失,后世之人并不清楚三公的职责和划分,导致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说法。

我们先说「太傅」。

汉戴圣《礼记·文王世子》中说:立太傅、少傅以养(教)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太傅在前,少傅在后。

意思是说:「太傅」和「少傅」这两个职位,是用来教导世子的,让他懂得父子、君臣之间的礼节。「太傅」选择相关的仪礼,在前示范;「少傅」则偕同世子,在后观摩,并解释其蕴含的意义。

再来说「太师」和「太保」。

《礼记·文王世子》中接着说:入则有保,出则有师。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意思是说:太子(天子)闲居的时候,有「太保」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并监督他的行为合乎礼仪、不会出格;外出做事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处事的方法、道理和品德。

按照以上的说法,「三公」都是用来教导王子或天子而设立的职位。「太傅」侧重于礼仪、制度;「太保」侧重于日常生活的保卫和监督;「太师」侧重于行事的方法和道理。

汉班固《前汉书·贾谊传》中记载贾谊的话说: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道之教训。

然后,颜师古注曰:保,安也;傅,辅也;师,导也。

但宋代林之奇在所作的《尚书全解》中说,以上都是望「文」生「义」;又引用《周官》的话,言三者都是「王者之师」,不分彼此。

到最终,也没有人弄清楚「三公」的真正含义。

后来,「三公」慢慢由不分伯仲变为了有高低之分;由实权派变为了虚衔;后通常成为了宰相的荣誉专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