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

我过去只关注健康的日常饮食,都是厨房里日常的一粥一饭,廉价但美味温馨无比。

去年在别人写的食记里初次接触到“分子料理”的概念,好像几乎所有的分子料理都来自米其林这样的高档餐厅,即使与同餐厅的其他美食相比,仍然价格不菲。分子料理也可以说成是美食的“上层建筑”,只有那些有想法和时间,最重要是有钱的厨师才能创作得出来,价格当然要高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能吃上几次。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料理都高不可及,用平常心来搜寻,就能发现我们的日常饮食中也有很多分子料理的案例,比如棉花糖、豆花、酸奶、芝士等,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亲民版分子料理”。除了以上这些,老北京奶酪和姜撞奶也属于这个范畴。

现在天气很冷,这几天又咳嗽不止,吃点什么暖和暖和呢?搜寻了一圈后决定做一回姜撞奶吧,虽然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但即使不成功,热热的姜汁牛奶也很适口啊~~~~

姜撞奶的食疗作用

姜撞奶具有祛寒行血, 养颜美容,止咳安眠之功效。其富含人体必需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和维生 素,对促进脑细胞发育,调整血气,促进骨骼生长具有极佳的作用。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1)

这次做得勉强算是成功,呈豆花状,虽然离我心中的目标还有差距,但总算是凝固了。喝起来热热甜甜的,牛奶的奶香和姜汁的辛辣完美结合,刚从寒冷室外回来的人来上这么一碗,既驱寒又暖胃,真是通体舒泰啊~~~

原料:

牛奶

老姜

糖或代糖

做法: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2)

榨姜汁。把姜切成薄片再切成碎末,用纱布包住,用力挤出姜汁。

榨姜汁的方法很多,我没有任何专门的工具,所以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我在网上看到使用压蒜器也可以。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3)

这就是我挤出的姜汁,做一小碗的姜撞奶只要一碗底姜汁就足够了。

姜汁的多少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我的奶和姜汁比例是10:1。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4)

在小锅中加热牛奶,不需要烧开,只要边上冒泡就可以关火了。关火后加入白糖或代糖,轻轻摇动小锅,帮助糖/代糖溶化。

锅里的奶千万不要烧开,也不要等它往上扑在关火,温度太高会影响最后的凝固。也许您要问,即使烧开了,放凉到合适温度不就可以了吗?这样也是会影响凝固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这就是分子料理的神奇之处。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5)

等奶凉到80度左右是,把锅里的奶“撞”到姜汁碗里。

注意,这里是“撞”而不是“倒”,也就是说,到的时候锅要有一定高度,到的速度也不能太慢,最好在4秒钟内倒完。奶的温度可以用食品温度计测量,如果没有这种工具,大约估一下也是可以的,80度应该就是那种手不能碰的温度^_^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6)

奶倒完后盖上盖子,静置5分钟,就可以享用了~~~

我的小碗没有盖子,于是用了小砂锅的盖子,不要惊奇地猜测这是什么东东~~~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7)

最后是张特写。看起来还是一碗牛奶,其实它是凝固的~~~,只不过比较稀,像豆花一样,展示不出层次感。我衷心期待朋友们能做出有层次感的姜撞奶,谁做好了可要发给我看看哦~~~

----------------------------------------------------------------------------------------------------------------------------

姜撞奶的做法原来这么简单(小娜手作姜撞奶 冬季里的止咳滋补佳品)(8)

这几天咳嗽不止,而且声音很大,白天如此晚上更甚,也不知道给身边的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昨天公司请了专门的摄像来为年会录领导讲话,我们部门领导选择的录制地点就在我的座位前面。领导化好了妆,准备好了讲稿,摄影师傅也调好了灯光器械准备开机,就在这时我忽然感觉喉咙里一阵奇痒,心里想:“坏了,咳嗽起来定要误了领导的拍摄大事!”于是匆忙站起身边说“等一下”边向外走。

我掐着喉咙奔出办公室大门,刚到门外就忍不住大咳起来,此时门里传来领导铿锵有力的声音:“加油!加油!”

鉴于以上事件,我下班回家后决定做姜撞奶来吃,因为这东西不仅有止咳的功效,而且热热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好多了,几乎不咳嗽,喉咙里不适的感觉也大为减轻,看来这道亲民版的分子料理美食还是蛮有功效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