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馨为什么杀袁老师 袁老师承认掌掴缪可馨

关于袁老师与缪可馨事件的细节,不想再过多描述。

这个事件,让我最难过的是其实教师队伍里,一直有那么一些根本不热爱教学不热爱学生,个人素质堪忧的所谓老师的存在。

他们仅仅是把教书当成了饭碗,也就是谋生的手段。

当然,也许你尽到了老师的基本责任,这样的方式也许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很多人眼里,教师也就是一份普通工作,跟所有其它职业一样。

但,请别忘记了,教师这份工作跟许多其它工作的不同之处是:

它能影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论是心理层面或者是精神层面。

请各位老师们,至少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应得的尊严。

老师某一天某一句话,自己做的某一件事,也许连他自己都早已忘记,但却能刻在一些孩子的心里,从而产生终身的影响。

我们经常说,原生家庭对每个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但,其实“原生老师”也是对孩子产生影响力的重要来源。

别忘了,自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开始,一天至少8到10个小时是在学校度过的,是跟自己的同学与老师度过的。

袁可馨为什么杀袁老师 袁老师承认掌掴缪可馨(1)

袁老师事件,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位老师,也许,她根本配不上老师这个称呼。

缪可馨小朋友的遭遇,也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位同学的经历。

初中时候,那时候开设一门叫做《自然》的课程。

课程的老师,现在回忆起来,是个典型的更年期老妇女。

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只是那么长时间的相处,竟然从没看到她笑过,总是紧绷的脸庞上,气色总是灰突突的,好像从没有照进过阳光。

她是极其严厉与刻板的老师。

我从未体验到她在教学中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快乐,更不用说,拥有能将快乐感染给孩子们的能力了。

虽然她的课并非传统的重点课程,但是由于诡异严厉的氛围,气氛总是沉重的,大家也没有半点轻松。

不知道是怎样的阴差阳错,有一次班上竟然有一半的同学都没有完成她布置的作业,也包括我。

她气极了,好像从没做作业这件事情中就能轻易推导出大家不尊重她、她自己很差劲、她没有任何老师威严等一系列结论。

于是,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就这么发生了。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我都记得那个沉闷到快到爆炸的下午。

她让所有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都挨个站起来,拿着那根用来指黑板上内容的教棍挨个询问:

作业完成了吗?

只要是回答完成了,但是没带的学生结局就是被批评然后让坐下。

回答忘记做了的学生,被批评然后还会被教棍打两下脸,然后继续罚站。

大家一看这个阵势,都惊慌失措,自然也包括我。

很明显,大家都忘记做了,何来忘在家里这一说。

但是只要撒谎说没带,就能躲过脸被打的厄运,毕竟这是多么伤自尊的事情啊!

于是,大家挨个都回答说:做了,但是忘记带了,也包括我。

我撒谎之后,带着狂跳的心,坐了下来。

如释重负,同时,却觉得莫名其妙的难过,非常难过。

难道撒谎才是躲过这种没由头的惩罚的唯一办法吗?

年纪尚小的我,根本想不清楚这个道理,只是莫名其妙的觉得有些悲哀。

我以为应该所有同学都会一样,大家走完整个过场,这无比荒谬的一幕就能最后看似圆满结束。

除了她。

我坐在前排,突然听到最后几排有个清晰的声音说:

“我没有做。”

大家都唰的扭头看过去,是平时一向很优秀且积极的一位女生A。

老师也似乎惊呆了,似乎也没预料到她的答案会是这样。

老师重复问了A,她还是坚持原来的答案。

这时,不知道阳光什么时候照进了教室,或许只是经过了我后期的处理。

她是短发,圆圆的脸,长得并不算好看。

阳光照在了她的侧脸上,忽然透出了一股无法形容的感觉。

她的眼神很倔强且坚决,没有一丝犹豫。嘴巴紧紧的闭着。

老师并没有因为她是女生,而有任何仁慈。

教棍打在了她的右脸上,两下。也许并不是很重,却一下红了。

她的脸也一下涨红了,并且站了整整一节课。

二十来年前的学校,体罚学生好像并不算特别出格离谱的事情,也没有人出来质疑这件事的正确性。

我不知道其他同学的想法,我只知道那一刻,她就变成了我心里的英雄。

她是勇敢的,诚实的,不妥协的。

我是怯懦的,利己的,摇摆的。

我做不出跟她一样的选择,却无比佩服与敬佩她。

我很想在下课之后去安慰她,但却不知怎么开口。

一下课,她就收拾书包头也不回的走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很多当时看似意义重大的考试啊比赛啊,似乎反而没有在记忆中存留很久。

唯独一些青春记忆中的残酷小事,令人印象无比深刻。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当时也隐隐觉得不对,但是却无能为力,似乎除了接受都找不到任何其他反抗的方法。

想了又想,我把这件事写进了每周上交一次的周记里。

于是,很多其它老师都知道了这件事,后续如何,我也不太清楚。

似乎也并不重要了,毕竟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所谓正义也并非会一定来临。

只是默默觉得这应该是我能站出来做能够做的唯一事情。

跟她并不是关系很近的朋友,中考过后,就失联了。

重逢是在二十来年后新建的班级群里。

滴的一声提醒,一看是她,新入群。

我心里一动,这件尘封的事情又浮现在眼前。

有的同学竟然已经忘记了她曾经的存在,在群里问:她是谁啊?

而我,是一定会记得她的啊!

不知道她自己是否还记得二十来年前这件有关青春的残酷小事。

也许,连她自己也早已忘记。

不过,不要紧。

我知道,我一定会一直记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