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人肝衰竭(乙肝患者肝衰竭迅速是什么原因)
今天,我们为各位乙肝战友科普最新的一篇肝病指南——2019年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管理共识内容。
首先为大家介绍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概念:ACLF是一种慢性肝病基础上 (不论既往是否诊断慢性肝炎/肝硬化) 出现的急性肝损伤症候群,通常表现为4周内出现黄疸 (血清胆红素≥5 mg/dl) 、凝血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1.5或PTA<40%],伴随腹水和 (或) 肝性脑病 (HE) 患者,具有28 d高病死率。截至目前,AARC数据库已纳入15个国家43个中心共计5228例ACLF患者,这些人群中总体4周病死率为39.9%。
从发生机制上来讲,在嗜肝病毒感染患者中,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和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急性损伤诱发ACLF的主要原因。酒精正在成为亚洲地区急性肝损伤和慢性基础肝病最常见的病因 。药物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病因呈上升趋势。HBV再激活致ACLF和急性HAV/HEV重叠感染致ACLF在一些区域呈下降趋势,而酒精、中药、药物和补充剂致ACLF呈上升趋势。
ACLF和肝硬化急性失代偿AD部分患者极其相似,常常被混淆。ACLF作为一种肝损伤的独特临床症候群,损伤部位主要为肝脏,患者在4周内迅速出现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28 d、90 d病死率高。但90 d存活的患者可能出现病情逆转,肝功能储备恢复、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消退,其长期存活、疾病可逆和恢复已有明确报道。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急性失代偿事件 (腹水、HE、黄疸、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细菌感染)。一般在3个月内发生。总体黄疸水平低于ACLF。腹水/HE/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失代偿表现先于黄疸发生。28 d、90 d病死率低于ACLF,但很少出现疾病完全逆转。
恰当及时的疾病处理对ACLF的预后有决定性影响。ACLF患者一旦确诊乙肝病毒HBV感染,应在等待HBV DNA结果的同时立即给予核苷 (酸) 类似物(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口服药物)抗病毒治疗。推荐使用强效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TDF、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或恩替卡韦。建议核苷 (酸) 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的第15天评估HBV DNA降低情况;如果降低<2 log,则提示预后不良。
新的《共识》强调了ACLF不同于肝硬化急性失代偿 (acute decompensation, AD) ;ACLF慢性肝病具有可逆性。与此同时也强调了ACLF器官功能障碍和器官功能衰竭相关的临床应对方案。另外提及基线肝静脉压力梯度 (HVPG) 是ACLF患者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素。门静脉高压且HVPG>18 mm Hg和 (或) 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SBP和HE等并发症是ACLF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强调HVPG测量的安全性和标准化程序。
了解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应对,毕竟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和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急性损伤诱发ACLF的主要原因!
引证参考:CHEN J, SU HB, HU JH.An excerpt of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sian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APASL) 2019 update[J].J Clin Hepatol, 2019, 35 (9) :1933-1936. (in Chinese)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