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圈黑料多(古风八卦知多少)
今年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开启了大家关于宋朝商业、市场、饮食生活及官妓制度等一系列生活细节的讨论与关注。抱着这种好奇,古代生活这个话题一跃成为很流行的题材。古代的点心真的那么精致吗?古代的街市都那么热闹吗?女子在古代真的可以抛头露面地做生意吗?我的这种种疑问,在这本由人民日报社主管的国家级时事人文类半月刊《国家人文历史》编撰的历史科普书《古人这样过日子》中都找到了答案!
《古人这样过日子》从古代商业、生活仪式、饮食文化、闲暇娱乐、养生、婚俗、职场等多个领域展开科普,章节彼此独立,依据的史实准确,趣味性高。最妙的是切入的角度也高度契合我们今日的生活元素,书中讲述的古今对比,或是穿越千年还保存的某项民俗的由来,经常稳稳地踩中我这个现代瓜民的好奇心。
比如中国人到底泡了几千年的脚的问题
《古人这样过日子》中追溯古代泡脚爱好者就看得我特别乐呵:
要问泡脚有多舒服,还数生活家苏东坡最会!他在《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中写道:
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于许。
大概意思就是只有泡完脚睡觉才能睡出真谛,能一夜无梦,不知风雨一夜无忧。
而要论泡脚的悠长历史,刘邦更是具有标志性。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当时刘备正处在攻打秦国的关键时刻,需求若渴。郦食被引荐给刘邦,前来拜见的时候却恰逢刘邦在泡脚舒服得起不来。狂妄的郦食十分不爽,和刘邦吵了一架,表示自己前来投奔却遭怠慢,觉得刘邦傲慢。刘邦恍然大悟赶紧起身相迎,宾主尽欢。不管怎样,这件事让我们知道,刘邦的确曾用泡脚解除疲劳,泡脚的历史很悠久。
然后要论起泡得养生、泡得奢华,那还得是皇室中人。根据记载,乾隆皇帝超爱泡脚,而且还有"晨起300步,晚间一盆汤"这样的养生名言。而"中国城会玩"慈禧太后每日泡脚的事迹在《宫女谈往录》中也有详细记载:她泡脚得用斗深中间是木胎的银盆,因为银盘可以防毒,木胎不易散热;每次洗脚用两个盆,再由四个受过专业搓脚训练的丫头服侍。最讲究的还得是洗脚水,人三伏天内用杭菊花煮沸,可清神明目,全身凉爽;三九天用木瓜汤洗,可以活血暖息,四体温和。
说起还有爱写家书的曾国藩也是个泡脚粉,他在给弟弟的信中曾讲到养生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就有泡脚!
以上这些名人事迹,足可见咱们中华泡脚悠久的历史,和其被认可的程度。
那么,从古延续到今的点心是又哪样?
虽然打着古风的点心有千千万,但要真论起普遍性和著名程度还是要数中秋吃的月饼。根据《古人这样过日子》的考察,月饼作为中秋佳节互赠好礼及节日食品,大约是在元明之际。中秋节的意义在于月圆人圆,所以拿来祭月的月饼必须是圆形的,上有嫦娥,月宫桂树,玉兔等图案,材料里果馅儿为主。除了自家制作,当时的市集自八月初一起到八月十五也有卖月饼的,高档的可售价到数百钱。而到了清代,月饼进化的更为多样。
至今故宫博物院还保留着各种图案的月饼木模多件。当时的京式月饼多做甜馅儿,而广式苏式的月饼也一般以甜馅儿居多;直到后来不久苏州月饼新增咸味"南腿、葱油两种,又添鲜肉月饼",再之后来广式咸肉、白肉等月饼也不甘落后地出现,月饼在古代就开始有甜咸二派之分……
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你可以在《古人这样过日子》得到了解,如古代的人的下午茶吃什么呀?古代女子的嫁妆丈夫能用吗?古代的正妻大娘子权利有多大?古代"赘婿"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了解这些可爱的古风小知识,不仅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也给了现代人沟通社交更多的谈资;就连以后看古代电视剧都多了两三分挑错的底气,实在是有趣。《古人这样过日子》值得一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