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国家(二战最后的博弈)

安理会目前有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时至今日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在二次大战时期这里的每个席位都代表着战后的地位,也是各方博弈的焦点。

1941年的大西洋宪章上,英美两国就有了战后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的意愿,但是当时整个世界激战正酣,两个国家也就是嘴皮子上说说而已,各方也就是表面上的积极回应,毕竟在当时看来首要任务还是小保住各自的国家。

到了1943年的11月,反法西斯同盟开始一系列动作,先是开罗会议,除了英美之外邀请了中国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主要商讨对日作战,毕竟当时日本在太平洋上连战连败,亚洲的和平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二战时期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国家(二战最后的博弈)(1)

开罗会议的三巨头

紧接着数日后,在伊朗德黑兰,英美苏三国开会,商讨对德作战。这个时候苏联打完了库尔斯克会战,转守为攻,并且来年就会彻底击垮德军主力。但是此时斯大林心中还是没底(其实这很正常,数据显示在44年德国的生产才达到峰值,英美登陆之后),希望英美出兵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这样苏军在东线可以打得更舒服一些。英美虽然在43年成功登陆了意大利,但是对德主力还是要靠苏联人。

二战时期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国家(二战最后的博弈)(2)

德黑兰会议上的真·三巨头

就这样进行了两场讨价还价的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战后秩序将由这4个国家来决定:英 美 苏 中。

这样就产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反应。在二战之前其实也存在一个类似于联合国的组织:国联。但是国联的问题在于只有英法两家说的算,美国 苏联基本没参与,随后日本 德国推出,之后国联说话基本相当于放屁。(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中国日本战争国联都调停过,最后结果你懂的)

那么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要把战后世界的强权国家全部纳入进去,并且这些国家还必须对反法西斯战争有过比较大的贡献(所以巴西这种区域性强国,但是没加入二战的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这么来看英国、美国、苏联是肯定要有的。

在战争时期苏联作用最大,虽然意识形态不同也必须纳入联合国的范围。但是对于美英来说苏联势必是一个威胁。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中法两国。

战后美国的实力毫无疑问是最强的,但是美国战后势必会和苏联进行对立,并且会促成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所以美国除了苏、英两国外还需要一个中国,中国因为种种原因根本不可能和英国合作而且在东北问题上和苏联肯定有冲突,并且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在各方面都是亲美的。所以扶持中国可以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给美国添加一个铁杆小弟,最起码在当时是这样的。除此之外,中国也是唯一一个非白人非基督教的常任理事国对于联合国统一全球人民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经过了几十年的沧桑变幻,本来以为是铁杆小弟的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让人不由感慨历史的奇妙。

二战时期同盟国和轴心国的国家(二战最后的博弈)(3)

戴高乐

时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也看到了这些,心中自然也有自己的算盘,战后的殖民地独立无疑是对英国巨大的削弱,而且美苏对立老欧洲的地位可能会边缘化,所以他试图拉拢戴高乐的自由法国。自由法国在战争前期只被英国一国认可,一路上也是由英国罩着才有了战后的好日子,丘吉尔认定法国肯定会和之前一个世纪一样跟英国通力合作维护旧的利益和秩序。毕竟对于英国来说什么都不变才是最好的结果。

就这样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就此确立,人类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虽然有过很多矛盾冲突,但是毫无疑问联合国已经远远超越他的前辈国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