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

雨后才出现的野味,农民嫌它脏,城里人当成宝贝,称它“天仙菜”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1)

俗话说“吃四条腿的(牲畜),不如吃两条腿的(家禽),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这一条腿的就是各种可以食用的菌类,菌类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尤其是野外生长的野生菌子其价值更高,比如猴头菇、松茸、竹荪,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晴天看不见,只有下过雨以后才会出现的野生菌,这种菌子就是地皮菜。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2)

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对于地皮菜是最熟悉不过了,夏季一场大雨过后,在湿漉漉的林下草地,河边草丛里、石头上就会生长出许多颜色呈墨绿色,手感软软的菌类。这种菌扁扁的趴在地上,形状或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附着在石块或草丛里,黑里透绿,水灵灵的类似黑木耳,这种菌紧贴地皮生长像是铺在地上,都管它叫地衣菜、地软儿、地耳菜。地耳菜只有打雷下雨天气才会出现,所以在一些地方人们又叫它“雷公菌”。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3)

地皮菜无叶无枝、无花无果,真正意义上算不上是植物,而是一种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地耳菜的外表是胶状层,内里是藻类的丝互相缠绕而成,菌类吸收营养供给藻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营养反哺给菌类,相互依存生长。地皮菜在不下雨的日子里收缩起来,打雷下雨后,干缩的地耳菜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吸收水分,菌丝和藻丝快速成长,变成墨绿色半透明色,而遇到阳光暴晒时内部水分就会蒸发掉,风干卷缩。不过,地皮菜的生命力顽强,即便休眠几十年,一旦遇到雨水又会恢复生机。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4)

地皮菜质感柔嫩味道清香,是种让人魂牵梦萦食材,小时候碰到下雨时候就会去挖地皮菜,扒拉开腐烂的杂草丛,就能看到成片的地皮菜。地皮菜软嫩但手感黏糊糊,很容易沾上砂石和杂草,而且很难洗净,捡拾到的地皮菜要用水浸泡后一遍遍的漂洗,然后反复打捞,直到水变清澈彻底洗净泥沙,然后才可以用来做菜吃。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5)

地皮菜看上去非常脏,而且没有银耳、竹荪那么名贵,但营养成分比银耳和黑木耳等要丰富很多,地皮菜含有非常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钙、锌等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甚至高于鸡蛋。经常吃地皮菜可以清理肠胃、补充钙质、降脂明目,清热解毒,补虚益气,滋养肝肾。在乡下农村,地皮菜的做法常见的是用地菜炒鸡蛋,拌馅包饺子吃,地耳菜洗净沥水后和鸡蛋同炒,吃起来嫩滑爽口,味道鲜香。地皮菜晒干后留到冬天,吃的时候用水泡发后烧汤,不仅鲜味浓郁还可以较少汤的油腻,称它是“天仙菜”。

水塘边野菜野草(草丛里一种野菜)(6)

地皮菜味道清香口感清脆,好吃是好吃,但地耳菜表面的一层胶质会粘上泥土和杂草,很难洗干净显得特别脏,许多人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吃它,而且地皮菜在农村太常见了,没人当它是稀罕菜。不过,在城里地皮菜却是另一番地位,滑脆鲜美的地皮菜成了餐桌上难得的奢侈野菜,一斤卖到十几元。

你们有吃过吗,小编只吃过一次,就再也没尝过了,有时候听到打雷还会怀念,我们那边管它叫“雷菌”,你们还有什么别的叫法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