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见人心(人心之间有路相通)
2016年1月21日,主席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中伊两国的历史互动与现实交往,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擘画了两国合作前景在鼓励两国文明交流时,文章谈道:“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文章通过引用中伊两国古语,意在说明遥远的距离、文明的差异阻挡不了两国建立深厚感情,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使两国身远心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人生路上见人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人生路上见人心
2016年1月21日,主席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文章回顾了中伊两国的历史互动与现实交往,并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擘画了两国合作前景。在鼓励两国文明交流时,文章谈道:“中国人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波斯谚语说:‘人心之间,有路相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文章通过引用中伊两国古语,意在说明遥远的距离、文明的差异阻挡不了两国建立深厚感情,坚持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使两国身远心近。
主席提到的这句伊朗古谚语背后,有一个在伊朗广为流传的故事。奥维斯·卡尔尼是一名来自也门的穆斯林,他与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生活在同一时期。由于卡尔尼必须寸步不离地照顾年迈失明的母亲,因此无法前往麦地那面见穆罕默德。直到有一次,卡尔尼争取到三天时间去见穆罕默德,但当他马不停蹄到达穆罕默德住处时,却被告知穆罕默德恰好外出,卡尔尼只能抱憾而归。当穆罕默德回到麦地那时,他感觉到了卡尔尼之前一直在此,这种感觉随即得到其同伴证实。多年后,穆罕默德在弥留之际托同伴将其长布袍交给卡尔尼。卡尔尼在看到穆罕默德同伴时失声痛哭,称他已经感知到先知去世,而且先知的同伴会将长布袍送来给他。遥远的距离并没有阻挡穆罕默德和卡尔尼建立真挚的感情,他们能够感知到彼此的心意。
了解了这个故事,就能够更准确地理解“人心之间,有路相通”的含义。从字面意思看,它是指心与心之间有路联通。实际上,它是指心灵之间可以相互感应。具体来讲,它是指感情真挚的人之间即使距离遥远,也能感受到对方对自己的感情,并回报对方以同样的感情。这里的距离遥远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它也象征着文明、阶层、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伊朗人民开放、包容的交友观念。
自古及今,伊朗人民十分注重友谊,这种开放、包容的友谊观在人民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体现。在古代和中世纪伊朗的观念中,不仅家庭之中既有亲情、爱情也有友情,而且在师生关系中,对老师的尊敬也是友谊的体现,老师因为职责以及友谊希望学生进步,政治家也会出于友谊而超越自身狭隘利益,作出有利于全体人民的决策。伊朗人民开放、包容的友谊观不仅存在于身份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他们也热衷于与神明成为朋友。阿契美尼德王朝统治者信奉琐罗亚斯德教,他们希望与该教主神阿胡拉·马兹达结为朋友。这种交友时的不拘一格、积极大度,在13世纪伟大的波斯诗人鲁米的诗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谁来,都要心存感激,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天而来的向导”。
就国家层面而言,最能体现伊朗这种开放、包容的友谊观的是其第五任总统哈塔米提出的“文明对话”倡议。1997年8月就任后,哈塔米总统便开始利用各种场合呼吁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开展对话。1998年9月,哈塔米总统在第53届联大发表演讲,正式提出“文明对话”倡议,并提议将2001年定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获得一致通过。这是对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回击。2000年6月,哈塔米总统访问中国,两国联合公报中表示:“中方对哈塔米总统提出的文明对话倡议及联合国将二○○一年确定为文明对话年表示欢迎”。主席更是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并积极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主席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同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根基。在亚欧大陆东端,中国以其同样博大的胸怀广交善友。在《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这篇署名文章中,主席除引用伊朗古谚语“人心之间,有路相通”外,还引用了两句中国古语。一是“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它出自西汉时期李陵的《答苏武书》,指朋友之间相互了解,最可贵的是知道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二是“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它出自唐代张九龄的《送韦城李少府》,强调知己挚友之间的感情不会因距离远近而受到阻隔。此外,汉乐府诗《箜篌谣》中的“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杜甫《徒步归行》中的“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等等,都展现出中国人民交友时的包容与豁达。
正是在共同的交友观与文明观指导下,中伊两国宛如心路相通的朋友,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往中存在十足的默契。2000多年前,西汉王朝与安息帝国已建立起官方联系,二者互通商贸、互派使节,在亚洲大陆两端遥相呼应、共同协作,携手构筑起繁盛的陆上丝绸之路。公元7世纪,萨珊王子卑路斯为躲避阿拉伯人进攻定居长安,唐高宗授予其右武卫将军称号并为其建立祆教寺。公元13世纪,波斯人赛典赤来到中国,并在元朝的中央和云南省出任高级公职。公元15世纪,中国航海家郑和通过海路到达波斯地区,再次带去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引用史学家的观点称,伊朗对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仅次于印度。劳费尔的《中国伊朗编》以《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为副标题,详细记录了中国典籍中有关古代伊朗名物、制度、语言等方面的资料。伊朗阿尔达比勒博物馆里保存的上千件中国古代瓷器、中国各图书馆中保存的上万份波斯文手稿,都是两国长期交好的历史见证。
追寻前人的足迹,中伊如今的交往也仍旧密切。进入21世纪,双边贸易一直是中伊合作的主要领域。目前,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进口国、第二大出口国。2018年以来,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双边贸易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不过,随着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的签署与中伊国际班列的开通,中伊贸易额有望很快恢复至每年500亿美元以上水平。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是中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对该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双边文化交流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7年10月,国际儒学论坛首次在伊朗举办。2019年4月,伊朗成立了首家中国研究中心。2019年7月,伊朗开始实施单方面对华免签政策,为中国公民入伊旅行提供了极大便利。2021年3月,中伊签署了关于经典著作互译出版的备忘录,双方约定在未来5年内,共同翻译出版50种两国经典著作,为两国读者和人民奉献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近年来,中国的伊朗学研究日益广泛深入,得到国际社会和伊朗的认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伊两国“患难见真情”。伊朗外长扎里夫是全球第一个公开声援中国的外长,伊方向中方提供了300万只医用口罩,伊朗民众也纷纷为中国抗疫加油鼓气。后期伊朗防疫形势严峻,中国对伊朗提供了全方位支持,不仅向伊朗援助多批抗疫物资,还派遣了首个对外抗疫医疗专家组,分享中国抗疫的宝贵经验。
2000多年前,张骞的凿空之旅拉开了中伊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序幕。2000多年后,“一带一路”正赓续两国昔日交往的辉煌。“人心之间,有路相通”,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的指引下,古丝路定能焕发新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