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艺多不压身还是技多不压身(为什么技多不压身)

以前,长辈总教导我们,工作的时候多做事,就算不会也要去学,因为你只有会很多事情,老板才会重用你,同事才会喜欢你,你才能获得更多晋升的机会。

这就是所谓的技多不压身的目的性,看起来是一个符合工作的真理,但这个真理却成了当下年轻人迷茫和缺乏自信的导火线。

我听到了太多由于这个道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好像什么都会,但是都不精。

到了工作和工资的瓶颈期,想找到自己真正想一直专注的职业,却发现找不到。

太多太多的当代年轻人都被这样的处境所困恼过,看到人家做什么赚钱,自己也去尝试;

看到自媒体很火,也学着写作;

看到做网购代购很赚钱,也去尝试做;

看到拍短视频,直播的人做了很多,也去尝试做;

结局都以失败告终,等醒悟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却没有一件是做的有成就的,还没成为富翁,于是焦虑感就席卷而来。

想要选一个行业去成为一生的职业,却一直找不到;即便找到了,也在担心,万一我花时间去做了,也像以前一样,没有成效怎么办?

为什么技多不压身,却让你更迷茫了?

本身技多不压身这个道理是没有任何问题,但很多人漏掉了这个道理的一个前提条件,也就是这句话,事实上只说了后半句,前半句应该是,专业领域先做到顶尖,在学其他技能,会让你如虎添翼。

这就像很多人说的成功是靠99%的努力汗水。

但是还有后半句一样重要,1%的灵感或者运气。

我们看有些人总在跨界做一些事情,但是跨界后,又能做的很有成效,表面上看,是他的能力问题,但事实上,是他专业领域所带来的蝴蝶效应。

所以我当时就这个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阐述,为什么那些什么都会的人,其实是最专注的人?

因为只有自己有一个领域的资本,那么你跨界的话,专业的领域会给你带来权威性和信任度。大家认同了你这个人的能力,那么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他们都觉得你会做的好。

这是从我们自身环境所分析的一些原因。总而言之就是很多人在技多不压身这个点上,误解了这句话真正的含义。当然有一点,我们的小时候教育体系,也并没有完整的教育我们这其中真正的道理,直到我们步入社会,只能够从自己的试错中总结出来。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当代就业环境的需求变了。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都变快了,有好处也有坏处。

以前都是传统公司,那么我们求职或者工作的时候,岗位分的没那么清楚,你实习的,不管什么脏活累活,会的,不会的,都得干。很多小公司,一个员工都要做好几个岗位,设计师还得做策划,设计师还得做客服等等。

是艺多不压身还是技多不压身(为什么技多不压身)(1)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公司要求的就是,快,准,狠。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刚需?当然是专业程度越高的人,越吃香。

因为现在互联网都不差钱,完全养的起很多岗位。

你只要在你的本职工作上,做到完美就行,不用去操心公司其他岗位的事情。

这时候有更精的专业能力的人才,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刚需。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最火的自媒体平台都在强调一个什么东西?

垂直度,专注的垂直度,就连机器识别的代码,都在要求你要写垂直度高的文章,才会认识你是什么人,你一会写娱乐,一会写情感,一会写干货,机器都能判断你是个废材,更何况现在那么多精明的老板。

如何解决你的焦虑?

温饱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当代年轻人所要考虑的,精神问题才是。

还好现在大家都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都知道自己处境是什么都会但是都不精。

实在想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职业,但就是一直都找不到。

如果要说有绝对有用的方法,那都是骗人的,这种死局只能自己去解。

第一:学会静下心来分析自己,先抛开自己的现实压力,比如没钱之类的,既然要找自己真正的职业,那么就要去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这里有逆向思维,很多人总觉得要花更多时间去补足自己的劣势,但是真正能实现财富自由的人,都是更加专注自己优势的人。

给自己的优势找一个教练,给自己的劣势找一个解决方法。

比如你确定自己要选择做设计,那么就找一个这个领域很牛的人物,跟着他学习;

如果你觉得跟客户谈判是你的劣势,那么你就找一个人,跟他合作,让他负责谈判。

第二:要明白,很多事情是越做越有兴趣,而不是一开始就有兴趣。

乔布斯当时刚开始做苹果电脑,也只是为了想赚钱而已,后来越做感觉越有兴趣,才真正投入到电子产品中,他大学也是什么都学,学过美学,字体设计,最后都结合在自己的产品里面,这就是我上面说的,专业领域先做好,那么其他会的,会让你如虎添翼。

有些事,并不是你做几天就能看到成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