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

《红楼梦》是一出悲剧,但是悲剧千万,却着力点不同。

红楼的悲,悲在绵软,悲在千人千面。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女子,她鲜艳妩媚似宝钗,风流袅娜如黛玉,被称“兼美”。

然而如此美好,却成了《红楼梦》中一出场就结束生命的女子。

更悲惨的是,在她死后,她的父亲与弟弟也接连逝去,演绎了红楼中的“灭门惨案”。

于是围绕着她的死亡,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成为了热门话题。

这个女孩就是秦可卿。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1)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2)

出身之谜

秦可卿的悲剧,要从她的出身说起。

秦可卿的父亲名叫秦业,是个地位低下的小官吏。

因为自己不能生养,便在养生堂抱了一男一女,女孩便是秦可卿。

至于抱养前的经历,无从考证。

阶层社会,一个女人的出身就是她的通行证。

红楼中,邢夫人虽为大房,但娘家是中产阶级,在贾府就没有话语权。

尤氏的父亲只是六品官,虽然贵为公爵夫人,却不如出身大家的王熙凤受人尊敬。

“贫女得居富室”的秦可卿,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相互欺压的偌大家族中,赢得宁荣两府合族同声赞美。

为贾母“重孙媳里第一得意之人”。

可见她为人做事处处周到小心,顾及身边所有人的感受,可谓殚精竭虑。

同时,身为穷人家的姑娘,她内心敏感个性好强。

家境贫寒到弟弟支付不起学费辍学,她也没想过娘家的事求助婆家。

哪怕身患重病,各路医生走马灯似的来看诊,她强撑着也要一天换四五遍衣服,不让人非议自己失礼数。

无论是他人的一个眼神,还是无心的一句话,她都放在心上。

用婆婆尤氏的话形容,就是“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

名医张友士诊脉之后,验证了尤氏所言不虚。

秦可卿的确是心病,因聪明过甚、心性过强、思虑过度,伤及脾和肝,致使经血也不流畅。

出身卑微让秦可卿异常自卑,也造成了她极强的自尊心。

当她与公公贾珍做出不可告人之事,再被焦大口无遮拦地骂出时;

她羞愧难当,身心饱受折磨,也断定自己大限将至,对前来探病的王熙凤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可见,秦可卿心中早已知道了结局。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3)

关于秦可卿的死,书中记载为病死。

然而秦可卿并非病死,是在天香楼和贾珍做男女之事时,先被丫鬟瑞珠撞破,再经焦大醉乱骂。

把个丑事搞得人尽皆知,她无地自容上吊自杀。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三回中的原有情节。

后来曹雪芹出于一些原因,在“增删五次”的过程中将之删除。

临死前,秦可卿还心系家族事业,托梦王熙凤,对她说: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登高必跌重……”

这句话,也算得上她对自己一生,最好的解读。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4)

天香楼之谜

天香楼是秦可卿的另一谜团。

《红楼梦》中,曹雪芹对天香楼的着墨不多,在全书中也不过出现过三次。

然而,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天香楼,细细品究,却不一般。

此楼位于宁国府会芳园内,是个供家眷娱乐的戏楼。

除了此楼,里面的凝曦轩、登仙阁、逗蜂轩等建筑的名字上来分析,也不太像一个豪门贵妇居住的地方。

以此为伏笔,暗指宁府必有不一般的事发生。

众所周知,《红楼梦》这本书的名字有很多版本。

诸如《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三钗》等,通行本命名《红楼梦》。

《红楼梦》虽说有着诸多解释,最大的可能性却是从“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目得名。

曹雪芹虽未指明何为红楼,但从秦可卿判词中的“高楼”二字,可以推断《红楼梦》中的楼,极大可能就是天香楼。

这个名字与太虚幻境,也有着隐隐的呼应。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5)

天香楼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是贾敬过生日,宁国府与荣国府的女眷们,聚集在天香楼看戏。

这事看上去似乎与贾珍、秦可卿没有关系,却暗写了秦可卿和贾珍与天香楼之间的联系。

贾敬(贾珍父亲)生日,按理是尤氏和秦可卿筹办宴席,但秦可卿此时却病倒了。

而贾敬在他的生辰之日也没有出现,出去与道士玩耍去了。

贾敬这一行为,为日后贾珍与秦可卿行事埋下了伏笔。

天香楼第二次出现是秦可卿病逝这一回。

《红楼梦》第十三回上的脂砚斋批语里有这么一段话,大意是:

原本,“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也是书中的一章,但由于情节过于触目惊心,后来曹雪芹特地作了修改。

特将其中的四五页故事删去,还删去了些敏感词语。

脂砚斋这一批语足以说明秦可卿贾珍与天香楼的联系。

《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天香楼再次出现,此时贾府诸芳流散,贾珍作为宗族族长,只是“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

其实贾珍白天只是以习射为名,夜间却在天香楼聚赌。

结合脂批批语我们可知,天香楼一共发生过五件事。

第一件,贾府女眷在此听戏,暗伏秦可卿之病;

第二件,秦可卿死于天香楼,脂批、判词可证;

第三件,秦可卿和贾珍在此幽会,遗簪、更衣诸字透露;

第四件,全真道士在此打醮,暗指贾珍秦可卿之事;

第五件,贾珍在这里聚赌高乐。

天香楼这五件事,似乎每一件都跟贾珍和秦可卿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里面很多细节还是值得我们读者仔细玩味的。

天香楼从最初的繁华似锦,到后来的荒诞不堪,再到最后的乌烟瘴气。

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深意,暗指《红楼梦》中两大家族从兴盛走向衰败。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6)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7)

死亡之谜

秦可卿人生的第三个谜题是死亡真相。

秦可卿是孤独的。

她养母早亡,自幼跟在养父身边长大,对父爱的眷恋远超一般女孩。

这一切成为了一场悲剧的起点。

嫁入豪门,她的丈夫贾蓉一身纨绔,看惯风月,不懂做养脂粉,视男女感情为游戏,对她的疼惜可想而知。

安全感缺失的秦可卿,遇上贾珍这种位高权重,又是风月场老手的公爹,想要逃脱基本不可能。

跟丈夫贾蓉的淡漠无能相比,公公贾珍的温情才干更胜一筹。

也许一开始她是被逼无奈,后来就半推半就了。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里,贾珍和秦可卿在天香楼,被瑞珠撞上那一段。

虽说秦可卿嘴里说的是个“不”字,最后还是没有拒绝。

从二人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两人在天香楼见面不止一次,彼此应该是情投意合。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8)

秦可卿的住处极尽奢华。

飞燕舞过的金盘,武则天镜室中的宝镜,寿昌公主卧过的塌,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红娘抱过的鸳枕……

房内细细的甜香袭人,富贵奢靡可见一斑。

秦可卿的葬礼异常隆重。

持续了七七四十九天,享用前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木。

为了让秦可卿有身份,贾珍特意给贾蓉捐了龙禁尉的官职,朝里的四王八公都来参加。

贾珍更是不顾身份哭得泪人一般,才40岁左右的人,走路都要拄着拐杖。

秦可卿为什么受人喜欢(秦可卿人怕走错路)(9)

以上种种都能看出,秦可卿在公公贾珍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然而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盛宴必散。

秦可卿依旧是旧时女子,承教的是儒家纲常,在女德思维下成长,与贾珍行男女之事亦是一生的耻辱。

不论是心理上的纠结,还是被人撞破羞愤自杀,结局指向都是死亡。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写完结局的女子。

她的一生都着重在 “情” 这两个字上。

秦可卿,也便意喻,“情可轻”,“情可倾”,同时也代表情之暗涌。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情仇,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人生起落,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尘埃落定。

所谓人生,不过是一场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结合。

秦可卿这样一个美丽女子轰轰烈烈地去世,代表着强权下弱者的无处容身,也奠定了千古奇书《红楼梦》大悲剧的基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