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

书法究竟是什么,现代人都有些蒙了。尤其那些没有几岁孩子写得好看的,也叫作书法,并且成了一般人不能get到的高等艺术,更让人蒙圈。

这种给人不适感的丑陋的字,怎么就成了最好的书法?把字写丑到底是为什么?写这种丑字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当今书法教学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就是曾翔,在书法领域里争议很大。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1)

曾翔

他的被质疑源于他的“吼书”和“孩儿体”,“吼书”是曾翔在写字时模仿唐人怀素边写边吼,谓之“真性情”的流露。虽然窦冀说了“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但怀素似乎只此一次,没在别人的诗词中留下“吼书”的痕迹。

不管“狂素”有没有一边吼叫一边写书法,这种行为本就与书法本身无关,没必要以行为怪异来非议曾翔的书法。他的书法的争议点应该是“丑书”,而不是“吼书”。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2)

写吼书的曾翔

书法本来只讲究雅俗,是不以美丑论的。那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呢?

曾翔的“丑书”被大多数人看不懂,有人说这就对了,如果人人都能看得懂,那就太俗了。这种认知实在是大错特错,秉承这种理念的人审美特立独行,以丑为美也就不奇怪了。想来是忘了夸赞齐白石的时候,众口一词所说的“大俗即大雅”了吧!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3)

齐白石岁朝图

艺术上的雅,的确是“阳春白雪”的事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怎么说也是“可望”的吧?即便自己达不到最高的境界,最起码可以看懂那些不可及的美。所以大多至美的东西都是人人皆知的,所不知的只是为什么美,这只能留给专业人士去探讨。

所以,如果是专业人士,就要说得明白“丑书”好在哪里,而不是一句“艺术太高深,俗人看不懂”给打发了。只有“皇帝的新装”才会用“看不懂的是傻子”,来解释被大众质疑的根本就不存在的美。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4)

皇帝的新装

说回来艺术雅,它也只是艺术的美的“第一层次”,雅之上是“逸”。“逸”什么意思呢?它虽然有豪放不羁的意思,但放到艺术上,“逸品”就是超凡脱俗品质,“逸趣”也是超凡脱俗的趣味。

个人趣味实在不应该拿来品评,有一种特立独行被叫作“另类”,这是个中性词。但山东方言也叫“两样”,十足的贬义。汉哀帝有“断袖之癖”,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璨”喜欢听驴叫,王羲之、王献之好食五石散,倪瓚、米芾有洁癖,陶渊明、李白、贺知章等人嗜酒……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5)

曾翔对联

这些怪癖如果发生在常人身上,定会被贬损到万夫所指。但这些怪癖发生在这些名人身上就成了趣谈,这些趣谈并不影响名人们拥有“逸趣。”只是,这种趣谈并不可学,也不为贵。黄庭坚曾说不能学“不害圣人”的“过处”,否则就会“蔽于一曲”。

把“逸趣”解读成狂放不羁,实际上就是护过饰非。好的书法恬淡自然,但并不是随意而为,“写得有点随意”始终是书法的大忌。书法不能随便,否则就不叫书法。随便写出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自然。随便是方法,自然是内涵。只有技术达到“巧夺天工”的级别,才能写出看似自然恬淡,实则笔笔有法。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6)

曾翔作品

曾翔们以丑为美,从认知上就是错误的。美的就是美的,丑的就是丑的。常有人拿人的美丑来做背书,外貌丑心灵美的人当然要比心灵丑外貌美的人更被认可,但这不是个真理。心灵美外貌也美的人绝对比外貌丑心灵美的人更多一个层次的美。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7)

曾翔小楷

傅山的“宁丑毋媚”常被误解,也是用西方思维解读东方智慧的错误。内涵美可以忽略形式丑,形式丑不能代表内涵美。“宁丑毋媚”是宁可外貌丑心里美,也不能心里丑外貌美,更不能外貌丑心里也丑。

“宁丑毋媚”也只是退而求其次,“丑”怎么就成了形而上的高级美了呢?曾翔学书的目的不是写出形神兼备的好作品,难道只是追求“退而求其次”的丑书吗?

曾翔为什么书法写不好(曾翔学书法就是为了把字写)(8)

曾翔作品

​据说曾翔当年的小楷也是写得不错的,只是无缘以观。如果能拿出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谁还会在乎他书写时是不是“吼”呢?甚至他的“吼书”不会被当成标新立异,还会成为“名人之趣谈”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