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对射洪影响(天齐锂业射洪研发实验室负责人徐川)

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个人简介

徐川,天齐锂业(射洪)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负责人,先后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五年感受

通过不断地学习成长,使自己在磨砺中蜕变。只有专注一件事并且坚持下来,才有可能收获更多。

未来期许

继续深耕锂电新能源行业,埋头苦干,和团队一起在新能源材料研发领域作出更大贡献。

天齐锂业对射洪影响(天齐锂业射洪研发实验室负责人徐川)(1)

图由受访者提供

5月10日下午2点,记者走进天齐锂业(射洪)有限公司“徐川劳模创新工作室”,办公室空荡荡的,墙上一张张专利证书和荣誉证书记录了研发人员奋斗的足迹。

“大家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今年我们整个射洪研发实验室一共申请了四个公司级项目,每个研发项目难度都不小。”徐川告诉记者。

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现有成员15名,聚焦锂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先进提锂技术、锂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等方向,近年来已累计完成研发项目10余项。

今年34岁的徐川身上有很多光环,除了上市公司研发实验室负责人,还是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但他更愿意被看作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

今年,徐川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于他而言,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希望能够代表整个科研团队、代表公司提出对新能源行业发展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徐川说。

入职第三年

找到了想做一辈子的事

2012年徐川进入天齐锂业,刚开始是在焙浸车间晶转岗位,这是生产一线温度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岗位,锂辉石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煅烧,而徐川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火”。

当时,车间每月举办一次“回转窑技能比武”,用肉眼识别窑内熟料煅烧的晶转率,“就好比煮了一锅饭,让你用肉眼判断里面有没有夹生饭,夹生饭有多少。”徐川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一开始什么都不懂,他就每天跟着厂里老师傅学,慢慢地便摸索出一套窍门,之后更是连续三次获得“回转窑技能比武”第一名。

老师傅们笑着让他请吃饭,但当时的徐川,内心的迷茫却多过于成就感。“那个时候比较心浮气躁,每天想得最多的是‘这个选择到底对不对’。”彼时,20岁出头的他还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单纯地就想学好一门技术。

2013年,徐川被调到了研发岗位,担任助理研发工程师。这一年,新能源汽车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11月,国内28个城市或区域被确认为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新能源产业利好政策不断,徐川越发看到行业发展潜力,心中目标也渐渐明晰起来。

2014年,天齐锂业完成对澳大利亚泰利森锂业51%股权的收购,从一家地方性民营企业一跃为全球锂资源巨头,身为其中一员的徐川倍感振奋,更坚定了继续深耕锂电新能源行业的想法。“当时就树立起了信心,现在我所从事的,就是要做一辈子的事。”

历时三年潜心研发

攻克新材料关键技术难题

此后,徐川一心扑在研发一线,先后组织或参与完成了“动力电池锂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锂电池回收小试和扩试”等一系列重要研发项目。

2019年,他带领团队开始攻克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硫基锂材料产品开发。相比于现有锂离子电池,固体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循环寿命更长。硫系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硫基锂材料的研究制备是项目组所要突破的困难。

作为一项全新的产品,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只能大量查阅文献,研究反应机理,不断地进行实验探索。“毫不夸张地讲,吃饭睡觉都在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徐川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大家从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进行研究后,通过首创的“稳态前驱体过渡技术”和“真空消泡技术”,打破了反应瓶颈。

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不同于一般的材料,在进行合成与制备时可以采用通用实验装置,硫基锂材料的制备,对于温度、设备材质、加热方式等都有特殊要求,市面上的实验设备又难以符合条件,于是项目组成员又化身设备工程师,自己动手研发设计搭建非标实验装置。

耗时近三年,项目组终于成功开发出可供制造固态电池电解质的硫基锂材料产品,并申请获得了三件专利,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目前正在进行该产品的放大试验。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个研发项目难度都不小,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从有再到优化应用’的过程。”徐川说,这些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灵光乍现,有的只是潜心的钻研和一遍一遍地实验探索。

直面机遇和挑战

未来持续深耕锂电新能源行业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大潮奔涌而来,其中蕴藏着巨大机遇和挑战,身处于“风口”产业中,徐川也有着诸多思考。

一方面,行业的发展有赖于资源的绿色开发和综合利用。徐川提到,目前国内70%以上的锂资源依靠进口,虽然川西地区锂矿资源丰富,但多处于高原及山地区域,生态环境复杂脆弱,加之气候、海拔、交通等因素影响,开采难度较高。

另一方面,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了实现锂电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从“锂矿-锂电材料-电池-新能源汽车-回收”形成产业链闭环,这中间也有不少的挑战。

作为一名锂电行业科研人员,面对的最大机遇和挑战莫过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开发。“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所在。目前商用化的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方面已经难以突破材料本身固有的‘天花板’。”徐川认为,未来要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关键材料的研发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也是他愿意为之努力的方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