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

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1)

01

最好的解释是沉默

前几天说过的寺庙的故事。庙里有一串佛祖佩戴过的佛珠而出名,所以来烧香拜佛的人源源不断。

可放佛珠的位置,只有老和尚和他的7个徒弟知晓。

可突然有一天,那串佛珠不见了,老和尚就叫来7个徒弟,问:“无论是谁拿了佛珠,只要放回了原处,我就不再深究了,佛祖也不会责怪。”

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了摇头。

过去了几天,佛珠仍然没有出现,老和尚又说道:“只要谁承认了,那佛珠就属于他了。”

可又过了几天,仍旧没人承认。

老和尚非常失望,最后说:“既然都不承认拿走了佛珠,那表明你们心中都非常坦然,你们明天下山吧,那个拿了佛珠的人,要是想留就留下来吧。”

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2)

第二天早上,6个徒弟收拾好行李,下山去了,有一个留了下来。

“你承认佛珠是你拿的?”

“我没有拿。”

“那你为什么要承认?”

“这些天我们都在互相猜疑,对彼此都有了戒心,只要有人承认了,剩下的就解脱了。再一个,尽管佛珠不见了,可佛祖还在呀。”

老和尚笑了笑,从衣服里拿出那一串“丢失”的佛珠给这名弟子戴上。

并不是所有的事都非要说明白,清者自清,你若心中有佛,处处都是和善。

懂你的,解释是多余的,不懂你的,哪怕说破了嘴都是白搭。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对风言风语,沉默是微微一笑后的坦荡,是对假仁假义能气定神闲的悟透,是对是非曲直淡定处理的旷达。

02

最狠的回应是沉默

真人不露相。意思是高手往往都不会那么随便炫耀,知道韬光晦迹。

锋芒外露不一定是好事,谨小慎微才是最正确的活法。

非常好的一段话:

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3)

看你面容风轻云淡,可没有人知道你的牙咬得多么紧。

看你走路如风,可没有人知道你膝盖上红红的淤伤。

看你笑得没头没脑,可没有人知道你哭时只能默默落泪。

要给人感觉轻而易举,唯有背后努力拼搏。

人,要不平凡,要不孤寂!

风言风语也罢,幸灾乐祸也好,心中再激情澎湃,也渐渐懂得了不动声色。

有时,一直沉默,不是亏欠,不是懦弱,而是不想让随意的一句话变成他人伤害自己的锋刃。

不管你有多好,都会有人指手画脚。不可能做到令每个人都喜欢,那就用心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他人赞扬你的时候,沉默是一种君子模范,微微一笑便是回应,人胜在有自知之明;

他人鄙视你的时候,沉默是无声的抗击,不用任何字语,你的不动声色就能够让对方无处藏身;

他人名利双收的时候,沉默是心底的祝福,略显安静却发自内心;

他人功败垂成之时,沉默就是催化剂,不要让表面形式的助威加油,成了别人的累赘。

能言善辩的人自有他值得赞赏的地方,可言多必失也是同一个道理。沉默不是懦弱,而是明智。

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4)

03

已过半生,懂得沉默

许多时我们都急于表达自我,为了一时之快,而无视了他人是否真的想听,言语是否会戳中对方的痛处。

常常都是一段感情结束了,才得来“言语是银,沉默是金”的训言。

往后,懂得守好自己的口,不说或少说无用的话语。

适当的沉默,是锤练,更是修行。

那一些以牙还牙的道理等同于把生命白白浪费在没用的事情上。

已过半辈子,你逐渐知道哪些是属于自己,哪些对自己才是最为重要;

那一些无足轻重的人与事都成为了你人生湖面上那一圈圈荡漾的涟漪,最终都会回归平静。

在低谷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

余生静而不争是难得的大智慧(余生你要不骄不躁)(5)

静静的,少说少言,脚踏实地,熬过了这一段时间,你想要的都会接踵而至。

人生便是如此,只有耐得了寂寞,才能守得住荣华,出色的人往往都会历经一段独自沉默的光阴。

等到日后聊起的时候,能把自己都感动的感觉,那是有多么的平静、详和。

不管好的事情还是坏的事情,终会成为过眼云烟。

余生,希望你不骄不躁,不争不抢,默默喜欢。

希望你阅尽千帆,依然如故,懂得沉默,沉默是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