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提插补泻手法多久一次(针推理疗康复时我为什么不讲疗程)

老尤门诊时的病种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如颈肩腰痛腿与运动损伤;一类为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胃肠疾病,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针灸提插补泻手法多久一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针灸提插补泻手法多久一次(针推理疗康复时我为什么不讲疗程)

针灸提插补泻手法多久一次

老尤门诊时的病种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如颈肩腰痛腿与运动损伤;一类为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胃肠疾病。

对于骨关节病,针推理疗康复时,患者通常会问:“医生,一个疗程要多少次?”这时,老尤通常告诉他们,治疗一次看看,有效或者有改善的话再来,没有效或者没有改善的话找其他专家再看看。为什么这样讲?老尤的治疗不讲疗程吗?

早年,刚行医时缺乏自信,担心自己技术不好耽误患者的治疗,也怕影响医院或者诊所的口碑。常常对患者说:“您先治疗一次看看,效果好再来,效果不好的话找其他专家再看看”。

现在,随着学识见识以及临床诊疗经验的增加,虽多了一点点自信,不过这句话仍还挂在嘴边:“治疗一次看看,有效果再来,没有效果找其他专家再看看”。

为什么还是这样讲?老尤的治疗不讲疗程吗?

也不是。老尤是这样考虑的:

【从患者角度来讲】,对老尤诊疗能力不了解,试治一次花费一两百,医保报销后,试错的成本不算高,效果不好再换一个医生。如果一上来就让患者做一两个疗程(多次数),费用收个一两千,这点钱对工薪阶层来说有点头大,疗效不满意时怨气自然就会大。

【从医生角度来讲】,我先治疗一次,效果好再来,效果不好找其他医生。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 一方面可以保住口碑:不会被患者骂成黑心医生。当前不少患者认为有些医生医德差,开大检查、大处方、乱收费。不光患者,医生也痛恨医德差的,因为这些人败坏了医生的声誉,让整个行业背锅。民国时《王雨三治病法规》就说:“今天下大乱,民生草芥,士大夫之恒其德者,已不易求。况神圣工巧之医,其尚可求哉?………………胸无成竹,乱投药剂,只籍以为谋食之道,误人生命于不顾,试问于心安乎?”

② 一方面可以激励医生苦练技术:以杭州为例,医疗圈的内卷很厉害,基本上每家公立医院都有针推理疗康复,很多社区卫生院也展相关业务,大多瞄准骨伤疾病。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民营医院、民营康复机构等等。不光医疗圈内卷,美容圈、健身圈、保健推拿圈也卷进骨伤类疾病这块。不信您看看,基本上每家美容院都有肩颈腰腿的理疗或整脊,每家健身会所都有康复私教,每家盲人推拿都能治疗颈肩腰腿痛。。。。在此情况下,苦练技术或许是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粘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尽量争取一次见效,犹如老一辈中医人讲的“效如桴鼓”,犹如武术人讲的“一招过。”

当然,一次见效不是一次就把毛病治好,就把问题全部解决。而是把后续治疗的选择权交给患者。我常给患者讲,一个感冒通常要折腾个几天,何况您这种疾病?不过疗程或者治疗周期并不是一定要治疗多少次,有些疾病三五次可能就好,有些则需要更多的次数。通常:

发病时间比较长,病情比较重,体质比较弱的患者,疗程相应就会比较长。

发病时间比较短,病情比较轻,体质比较好的患者,疗程相应就会比较短。

患者后面来不来我这里治疗,那是患者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自由。

来,我欢迎;走,不挽留。

▶【关于两点说明】◀

【1.为什么不接受微信咨询或线上咨询】

有些朋友看了老尤前面的介绍,可能会通过微信来咨询,某某疾病或问题能不能一次见效或有所改善?老尤的微信签名则是“微信不接受疾病咨询”,为什么?是我拽吗?

不是的, 是因为这些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对于常见的骨伤运动伤,诊疗讲究“视触叩听动”。要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关节运动的声音、动一动看看有没有功能活动障碍以及哪里的障碍。这些问题通过咨询解决不了,仅凭发给我一张影像报告也解决不了。

还有一点,涉及到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问题(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推文《由一例半月板损伤病例聊聊ICF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构有问题,但功能没问题;

结构没问题,但功能有问题。

简单点说:

检查出你有病,你也可能没病;

检查出你没病,你也可能有病。

结构诊断与功能状态可能是分离的。详细地解释下:

1.结构有问题,但功能没问题:比如,半月板损伤,即使损伤存在,但膝关节可以没有任何不适。很多人的颈椎、腰椎间盘变性突出,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也不需要刻意去处理。40岁以上检查下大多都有影像异常,无须理会,无须有心理负担。年纪大点的人骨质增生等等,没有症状,也不需要处理。(这些问题,有些保健机构会吓唬客户,忽悠保健)

2.结构没问题,但功能有问题:比如,一部分人的偏头痛、失眠、胃肠功能障碍,找不到任何原因,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康复科处理的常见病冻结肩(老百姓口中的肩周炎),实际上结构并没有大的问题,但疼痛伴功能活动明显受限。(这些问题,老百姓容易忽视,有些也会忽视)

临床上,医疗问题有时比患者想象的复杂得多,你以为的仅仅是你以为的。仅仅是问诊或咨询,真的回答不了复杂的临床问题。

【2.中药见效的问题】

以上仅针对的是门诊常见的骨伤类疾病,常用针灸推拿理疗康复等手段来治疗的情况。而对于胃肠类疾病,则常用中药治疗,针对中药见效的问题,老尤是这样建议的:

中药一周内应该见到效果,如果服用中药两周,症状没有改善,可以换个医生试试。

有人说,中医就是慢的啊,我吃中药就为调理一下身体不行吗?“调理”这事还真值得商榷。上海的潘华信教授在《唐宋医方钩沉》中就说:“金元前治病重在祛邪,邪去正自安,故经有“大毒治病”之说。明清以还,风气渐移,要在甘药扶正,是以专重“调理”两字上下工夫,延续迄今,“调理”二字几为中医之代名词,将古人除病学验,随手抛弃,今人扪心自问,宁不惶恐汗颜哉?”

卖药的、卖保健品的还不希望你天天吃?长点心吧,是药三分毒,没什么不适还是尽量少吃药和保健品。著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郑集教授就劝诫:嗜用补品是一种缺乏营养常识的浪费行为。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补药,良好的生活方式指的是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心理的调适。

最后,提醒一下:

健康管理与养生首要的理念应是“无为”,少对身体干点什么,不是总想着对身体干点什么,不要老想着作自己的身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