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成仙(汉武帝巡游求仙)

单单巡游本身,虽然耗费巨大,但也有显示存在、弹压地方的积极意义。

但很遗憾的是,无论秦始皇,抑或是汉武帝,在巡游的过程中都大搞封建迷信,求神仙、求长生。

汉武帝为什么成仙(汉武帝巡游求仙)(1)

甚至,巡游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求神仙、求长生,显示皇家排场、弹压地方势力仅仅是附带。

而从项羽看到始皇帝的排场就要取而代之来看,附带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还有副作用。

那么,对巡游求仙这件事,很容易定性:秦皇汉武、巡游无度,是封建皇帝腐朽奢靡一面的集中体现

秦皇汉武又有不同。

始皇帝作为统一皇帝的时间不过10年,巡游次数也相对较少。

而汉武帝大概从公元前113年就开始巡游天下,至他公元前87年去世,一共二十余年,巡游次数大大超过秦始皇。

武帝巡游起于方士巫师,我们先聊武帝宠幸的几个有名的巫师方士。

第一个是李少君。

李少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几百岁的得道仙人,说自己的老师是蓬莱仙山的安期生。后来李少君死了,汉武帝认为他是羽化而去。

因为他,汉武帝派出大量方士去东海求仙,都无所得,但这些方士大都赚得盆满钵满,因此很长一段时期,滨海的燕、齐两地,到处都是讲神仙的方士。

第二个是齐人少翁。

少翁帮助汉武帝见到了死去的李夫人,被封为文成将军,赏赐无数。

不过,少翁不是个好大师。

长期求神不得,他绷不住了,就伪造帛书放到牛肚子里,杀牛得帛书,却向汉武帝汇报得神仙书。

汉武帝迷信归迷信,但英明神武不是白给的,一看帛书上的字,嗨,这不是少翁你的手迹吗?

给朕查!一查少翁就漏了陷。随后,齐人少翁被秘密处死。

第三个是栾大。

汉武帝杀了少翁很后悔,万一他有哪个方子灵了呢?

而栾大跟少翁是师兄弟,由胶东康王王后推荐给汉武帝后,汉武帝觉得希望重燃。

栾大人长得漂亮,又特别能忽悠,说大话从来不脸红。因此,可把武帝忽悠惨了。

汉武帝先封他为五利将军,过了两个月,又赐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

又以二千户封栾大为乐通侯,还把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他,赐公主十万金,更名其封邑为当利公主。

还亲自到栾大家里拜访,也让朝廷的将相都去栾大家问候。

为了求神,汉武帝亲自刻了玉印“天道将军”赐给他,意思是给天子讲天神。

如此,前有苏秦靠合纵配六国相印,后有栾大靠忽悠配六个官印!

不过,吹得这么大,时间长了,没有兑现的,汉武帝失去了耐心,栾大还是被杀了。

主要就是这三个,后来还有个叫公孙卿的,忽悠汉武帝“宝鼎出而与神通,封禅……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而后,汉武帝就开始亲自巡游山东,封禅求仙了。

你没看错,封禅这么严肃的事情,汉武帝的诉求却很朴素——像黄帝一样成仙飞升

汉武帝生涯唯一的一次御驾亲征,是公元前110年,勒兵18万,北巡河上,给单于送战书:“能打赶紧来决战,不能打就称臣!

霸气十足是不是,但你猜,原因是啥?

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喏,为了封禅!

我大概统计了下《汉书-郊祀志》的记载,汉武帝在公元前113年之后至驾崩,出了长安的巡视,至少在十次以上,足迹西至玉门关,北至长城,东至海上,南至衡山、九江一代。

自封泰山后,十三岁而周遍于五岳、四渎矣。

每一次都规模宏大,随行的羽林郎、官员、后宫不计其数,有几次巡游还带着大量的外国使团。

这样庞大的人群,到一些贫穷的郡县,根本供应不上。

《资治通鉴》就记载,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巡游陇西,陇西守因为接待压力过大而自杀,北地守则因为接待不力被诛杀。

后来还有一次巡幸河东,河东守也因接待不力自杀。

不过,这种事情,后来就发生得少了。

死了几个太守后,其余的太守就知道怎么办事了——使出吃奶的劲儿,也得把武帝的巡游大军伺候好了。

这其中,如果州郡缺乏储备、支应不住,自然要向人民巧立名目、额外征收租赋。

作为帝国最至高无上的皇帝,个人享受不是不可以搞,偶尔四处走走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凡事皆有度,一个不知道适可而止的政治家,很容易就走了极端。

残破匈奴之后的汉武帝,不仅仅在对外战争上走向了穷兵黩武的极端,在个人享受上,也走向了奢靡无度的极端。

当年那个锐意改革、矢志改变被匈奴侵略现状的屠龙少年,也渐渐成了恶龙。

而这种固执、多疑、独断专行、没有克制的恶,马上就要迎来一次集中释放!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写简明中国政治史,这是一个有时好玩、有时严肃的公众号,每早六点,厕上一观,可通天地之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