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由上海沪剧院、敦煌研究院、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新文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滕俊杰导演执导的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10月6日在上海举办首映礼。

首映礼上,导演滕俊杰携刚凭沪剧《敦煌女儿》中樊锦诗一角斩获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的茅善玉、钱思剑等主创亮相,与现场观众、媒体交流。“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被誉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发来了祝贺视频。最后,出品方代表共同宣布影片正式首映。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1)

敦煌奇景展中华文化自信 樊锦诗50年砥砺坚守民族初心

据介绍,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舞台剧为蓝本进行创作拍摄,该片用沪剧独特的艺术形式呈现新时代“莫高精神”,动人的故事、经典的唱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在新的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敦煌女儿》由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茅善玉领衔主演,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为原型,真实还原了樊锦诗在敦煌进行考古、学术研究和文物保护事业的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莫高窟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价值。

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以樊锦诗先生的人生历程为主线,讲述了她自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加入敦煌文化研究岗位,在黄沙飞扬、无水无电、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艰苦环境之下,仍然坚守保护和研究敦煌文化的事业。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 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首映喜迎二十大(2)

莫高精神戏内外薪火相传 沪剧艺术守正创新展生机

为了讲好敦煌故事,主创团队很是下了番功夫。从2011年至2020年,茅善玉曾9次带领主创团队到敦煌深入生活,感受灿烂辉煌的敦煌文化。在主创团队的精心打磨之下,舞台剧《敦煌女儿》在北京、上海、西安、兰州、敦煌、武汉等地共演出80多场,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茅善玉曾感叹道:“这些年间,我数次到敦煌深入生活,与樊锦诗本人也成了‘忘年交’,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敦煌时的那种‘震撼’。悠悠历史在这里流淌,尽管墙体已经发黑,但精美的壁画那么令人惊叹,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在,这也是世界性的文化艺术。”

电影《敦煌女儿》由舞台剧原版人马上演,在电影中,樊锦诗等文化建设者坚守敦煌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而在影片外,茅善玉等人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新的沪剧文化。茅善玉主演的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曾被广大专业人士评价“颇具当周璇的神韵”,而在《敦煌女儿》中,她又用生动形象的表演,将樊诗锦从25岁娇嫩的“上海小姑娘”到80岁的耄耋之年的形象,演绎得真实而动人。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来源:中国日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