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

杜甫的人生,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船,颠沛流离,漂泊不定。跌宕起伏的求官之路和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充满了艰辛,他所经历的政治挫折、贫穷、饥饿、疾病、逃亡,都是一般人无法想象和承受的。但正是因为这些苦难与坎坷,才成就他“诗圣”美誉。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1)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杜甫穷困,人却很“靠谱”,他是男人的楷模,值得托付一生。

忠诚正直,正人君子

安史之战爆发之后,杜甫先带着家人逃难,从当时的奉先往北到了鄜州。他一到鄜州,将家中妻子儿女安顿好,就去投奔刚刚即位的皇帝,结果皇帝没找着,反而被叛军抓了起来,关押在长安,长达一年之久。好不容易逃出长安,在未知家人死活的情况下,执着地寻找处于战乱中的皇帝。

杜甫拜见肃宗的时候,脚穿着一双破麻鞋,衣服破烂不堪,面色衰老令人感伤。肃宗感动于杜甫的忠心举动,授予左拾遗一职。

时处于安史之乱,唐肃宗是正统的大唐王朝,国家虽然破败,可是山河依然在,在杜甫看来,投奔国家,就是为君主尽忠。

而杜甫不是以皇帝唯唯诺诺,只要皇帝的言行违背了国家的利益,他就要给皇帝提意见,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进退。因此,在任左拾遗时,就房馆罢免一事向皇帝提出意见。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2)

关爱妻儿,不离不弃

杜甫自从开元三十九年(741)三十岁时与小他十多岁的妻子杨氏结婚后,没有再娶过小妾。在唐代娶妾是非常普遍的,足见他对妻子感情深厚。他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教儿女仁、义、礼、智、信等为人之道,还有赋诗作文。

在杜甫生活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妻子儿女都是杜甫诗文和情感世界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3)

《春望》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羁押长安时所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作者已经被羁押长安九个多月,国家破败,官军节节败退,家人生死未卜,音讯全无,“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忧愁焦虑呀。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4)

推己及人,仁爱情怀

杜甫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一年到头为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而忧心如焚,而且当自己身处艰难之际,依然为百姓考虑前途。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5)

杜甫自身生活异常艰难,处于安史之乱中,他的生活简直就是叫花子生活。为远离战火,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从洛阳回到华州,七月从华州前往秦州,十月全家由秦州前往同谷,这一年的年底又来到成都。一直颠沛流离生活,对于幸福生活的要求已降到只求有个安身之所。直到成都,在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草堂,生活总算安定了近四年。

杜甫心中所念始终是圣人的理想,哪怕遭逢乱世,自顾不暇,他多么希望国家强盛,为普天下的寒士建起又大又明亮的房屋,即使再大的风雨,也可以稳如泰山,生活无忧。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历经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定了。这对于杜甫来说,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诗人听到捷报后欣喜若狂,奋笔疾书,写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生平第一首快诗”。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6)

联想诗人在战乱中所遭受的不幸,这巨大的喜讯使他将战乱中受到的流寓的悲凉与无奈如火山爆发一般倾泻当来:“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人逢喜事精神爽,天公作美,天气晴朗,春景绚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尽情地放歌饮酒也不足以表达内心的喜悦。

杜甫早年和晚年(杜甫一生穷困人却很)(7)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杜甫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恨、所喜所忧、无不牵系百姓心声,成就了其诗风沉郁顿挫风格。

而杜甫忠诚正直,家庭责任,仁爱情怀,也是一个优秀的男人楷模。

诗句意境运用

人生有春华秋实,也有萧瑟寒冬,行而不辍者自会通向一片新天地。奋斗中或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受挫感伤,而心怀希望,就是前进力量,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成就之时,伴随的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喜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