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薄饼有什么好处(温州网是儿时记忆也是思乡寄托)
温州网讯 “冷水冰冰,蚊虫叮叮,爬爬山岭,吃吃麦饼……”最近,一曲方言版永嘉麦饼RAP,让熟悉麦饼的温州人再次泛起乡愁的涟漪。
今年3月举办的2020云上世界永嘉人大会上,永嘉县委书记王彩莲强势助阵楠溪“行”云平台直播,现场推介并购买永嘉楠溪麦饼,让麦饼着实火了一把。
从当年用于充饥的干粮,到如今红遍朋友圈的时尚美食,麦饼是永嘉的记忆,是温州的符号,同时裹挟着浓缩于楠溪山水间的幽幽乡情,将走南闯北的游子与家乡紧紧牵在一起。
麦饼,在外游子的乡愁记忆
麦饼那与众不同的浓浓香味,就是浓浓的乡情、妈妈的味道。能品上一品,对于在外游子来说,是一种幸福。
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是在外永嘉乡贤的杰出代表之一。如今,久居杭城的他吃到麦饼的机会越来越少。好在年事虽高的母亲能用高压锅做出喷香的麦饼,让胡坚多少能从中寻得一些儿时的回忆。
胡坚的少年记忆,停留在永嘉的农村。在外婆家生活的那段时间,胡坚经常要上山砍柴,特别离春节前几个月的时候,他必须到很远、很高的山上去收集过年用的柴火,砍一些发黄的松树枝。因为这些松树枝经过长期日晒、雨淋、风吹,很脆,手一掰就断,便于烧火,而且有松油,烧起来格外旺。然而,要想把这些捡来的松树枝带回家着实不易。
“要走很远的山路,吃饭问题必定是要在山林中解决的,所以随身带上一个麦饼就成为首选。”胡坚的印象里,在农忙季节,干一些诸如上山砍柴、下田夏收夏种的体力活,没有麦饼是顶不住的。老人们都说:“吃麦饼、爬山岭”,在当时的食物中麦饼是最耐饥的。
“当柴火捡拾得差不多了,就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就会找一个有泉水的地方坐下来,喝着泉水,吃着麦饼。”回想当年,虽然贫苦,但胡坚总是微微一笑。劳动之余,那质朴的麦饼散发的香甜,至今依然能在他的脸上找到痕迹。“这时候,劳动了半天,肚子早饿了,虽然带出来的麦饼已经冷了且有些发硬,但吃起来还是特别香,特别有味道。”
永嘉麦饼是有故事的食品。小时候,胡坚就经常从大人们口中听到有关麦饼的故事:据说,永嘉麦饼已有1000余年历史,源出于永嘉花坦村,由朱氏先人所创。唐朝时,朱家先人们迁居花坦村,为方便吃饭,以麦粉包裹咸菜和鲜肉煎烤而成,因味道鲜美而广受欢迎,慢慢地在周边及整个温州地区流传开来。因此麦饼的名气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欢迎。
“一团面粉,在心灵手巧的家庭妇女手中,会变出各种各样馅的麦饼。”长大后,虽走遍大江南北,品尝过各地美食,但家乡的麦饼依旧是胡坚最中意的。虽然自己很久没动手做过麦饼,但很多制作技艺的精细之处,他至今难忘。
“比如最常见的梅干菜加猪肉馅料的麦饼,猪肉一定是要瘦中带肥的,麦饼一烤出来,猪油渗入饼中,加上梅干菜特有的香味,那个诱人,难以言表。”胡坚说,除了梅干菜加猪肉,萝卜丝加肉的馅料搭配是他的最爱。麦饼咸中带香,而萝卜丝裹挟着丝丝甜味,又让麦饼咸中有甜。
虽久居杭城,但家乡发展的一举一动,胡坚都格外关注。听闻永嘉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麦饼产业发力的消息,他喜在心里:“这么好的麦饼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大产业!”
“一定要讲好麦饼的故事,有故事就有了文化。”欣喜之余,胡坚还不忘托温都捎来几条建议。他认为,如今是吃文化的时代,讲好故事有益麦饼产业的发展,甚至让食客吃起来更有味道。另外,过去麦饼作为主食,个头显大,可以稍作改良,使其成为一种休闲食品,既可以降低销售价格,又可以向大众食品的行列靠拢。
“便于保存,也是麦饼需要解决的瓶颈。”按照胡坚的设想,通过富有楠溪江风情且时尚的包装,麦饼可以作为佳节礼品,受到各个年龄段消费人群的青睐,走向全国甚至全球。
麦饼,在外温商的思乡寄托
“麦饼,就是儿时的回味。”一谈起麦饼,今年40岁的杭州温州商会秘书长陈光秒就有聊不完的话。
陈光秒的老家位于永嘉岩头的芙蓉古村。自从大学毕业,他就一直在杭州工作。在他的微信签名里,至今保留这样一句话:“楠溪草民:持草根精神,怀游子情怀”。
“身在外地,倘若能吃上一口永嘉麦饼,心里总是暖暖的。”由于工作的原因,陈光秒几乎每个月都会回温一趟。只要时间允许,他都会抽空回老家带上几个芙蓉麦饼。
在陈光秒的记忆中,逢年过节时,家里才会做麦饼吃。而对于稍显清贫的农村家庭来说,做麦饼是一件奢侈的事,买肉不说,光是和面、擀面,就要花大半天时间,因此须得是有钱又有闲。
“烤熟的麦饼从缸中取出,一阵麦香扑鼻而来。现在想一想都馋人。”家中四个兄弟姐妹,陈光秒排行老幺。可在当时,麦饼是好东西,一人至多只能分得一个。“等麦饼做好,我们还要送给长辈们一起品尝,甚至还要托人带去给城里的亲戚朋友。”
自从远赴杭州,交通的不便,让陈光秒更难经常吃到家乡的味道。工作之后,每每回到老家,即便家里没做麦饼,陈光秒也会去路边的麦饼摊买上一个解解馋。
在杭州生活工作的永嘉人不少,与陈光秒一样怀念家乡麦饼的人也不在少数。有一次,有人听说杭州汽车东站附近新开了一家麦饼店,消息刚一传出,就吸引一大批永嘉人跑去尝鲜。
麦饼,还是在杭永嘉人聚会必不可少的美食。陈光秒记得,十多年前,他们组织老乡在杭州聚会,准备了十几桌。为了办好聚会,他特地托人从老家捎来50个麦饼。
“老家的人早上做好,搭中午的长途汽车,赶在晚宴之前送到杭州。”陈光秒笑着说,当时物流还远不如现在快捷。为了保证新鲜美味,麦饼当天制造、当天送达,他们还派专人到杭州的汽车站蹲守,以最快的速度将麦饼带到聚会现场。
在杭州,地道的麦饼店确实难得一见。陈光秒说,曾有会做麦饼的老乡在杭州开过麦饼店,但大多因口感不佳,以失败告终。归根结底,还是在杭州买不到地道的咸菜、菜干等制作麦饼的原材料。
陈光秒的大哥也在杭州生活。“有时他想吃麦饼了,就自己买些上好的猪肉,再从老家邮一些咸菜和菜干来杭州,自己动手做。”不过大哥的麦饼是“私家点心”,一般只在周末时请好友上门品尝,恕不外卖。
陈光秒还讲了一件趣事:一位年过六旬的温籍浙大教授,是他的挚友。有一次,陈光秒打算给教授送一些麦饼,因此打电话询问其住址。教授以为是老乡托人办事,一再拒绝。而当得知原是好友寄来麦饼,他赶忙把住址告诉陈光秒,并连连道谢“真好啊,有麦饼吃!”
“现在吃麦饼,不仅仅是为填饱肚子,更多的是对家乡和过去生活的一种念想。”在陈光秒看来,千千万万在外走南闯北的永嘉人,每当思念家乡,就会想起家乡的麦饼。有一次,他在朋友圈里发了几张照片,照片里他捧着老家二哥做的麦饼。一时间,朋友圈获赞无数,还有人动员陈光秒卖麦饼。
既然在外永嘉人这么念想麦饼的味道,老家的家人为何不动手做麦饼?这既是增收的好途径,也解了在外游子的乡愁。
在陈光秒的动员下,他的二哥在老家芙蓉村开出了一家麦饼店。小店除了供应游客之外,主要以电商为主,满足在外温州人的需求。 “二哥每天一大早就上市场买鲜肉。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微信,几十个麦饼的订单就源源不断地来了。”熟识陈光秒的在杭永嘉人,有不少都成了二哥麦饼店的老主顾。
2018年,效仿家乡的做法,杭州温州商会在杭城设起了爱心伏茶点。陈光秒说,去年,持续两个月的爱心伏茶活动里,他们还组织在杭乡亲做了上百个麦饼,供消防官兵品尝。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 朱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