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看似打打杀杀)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看似打打杀杀)(1)

“尊王攘夷”尊王没什么好解释,谜面就是谜底。攘夷的攘,有整理、排斥的意思,那夷是什么?少数民族吗?但是当时不存在“民族”的概念,“夷”是以“文化”为标准的界线。

周人认为按照周礼生活的地区(诸侯)叫华夏,其他不尊周礼的群体都叫夷。“攘夷”不是一定要把“夷”打死,而是把不尊周礼的群体界定排斥出去,以周礼为标准,把大家的关系捋直。(可以理解为强迫症发作)。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看似打打杀杀)(2)

西周时期,周礼代表着先进的文明,遵守周礼的地区既是文化主流,也是经济较为发展的诸侯。相对来说,那些“夷”地发展比较慢,所以“夷”容易给人一种“行为野蛮,思想落后”的形象。

周王朝分封贵族,“夷”不在贵族序列内,他们和贵族诸侯的区别就像邪教和名门正派,或者就像妖怪和神仙一样。他们进不了体制,没有编制,被人瞧不起。正好这群瞧不起他们的诸侯还占据着话语权,会使用文字,会记载会留传。诸侯主要是记载自己的故事,所以关于“夷”的信息就很少,可有可无就有点贬义的意思。

不过“夷”只是文化与地位的落后,地理位置并不一定会很偏僻,有些“夷”可能就在中原,就在几个诸侯国之间的“三角地带”。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看似打打杀杀)(3)

春秋时期有很多被看似为“夷”部落,那最大的夷是谁?说来你可能不信,居然是楚国。不信的理由也很充分:楚国的生产力水平很高,也有贵族爵位——“子爵”,为什么还叫夷?

关于这事,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楚国的历史。有部记录片叫《楚国八百年》说得很清楚。楚人由爱生恨,根本不喜欢这个替补的爵位。一是太低,二是太偏,与他们的期望差距太大。而且,楚人从中感受到中原诸侯对他们冷冷的鄙视。于是,逆反的心理,让他们不尊周礼,是因也是果,他们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称王。这是违背周礼的极限表现——僭越。

其他都好说,但这是中原的底线,你僭越,不“夷”都不行。

所以,春秋时期的中原诸侯就形成一个默契、约定俗成的规矩,谁想称老大(伯),谁就必须“尊王”,谁就必须“攘夷”,一正一反,相辅相成。

现在,最大的夷是楚国,那就要打击楚国。

尊王攘夷和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看似打打杀杀)(4)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甚至后来的晋X公都是走这条路线。

但关于“夷”还有两个问题,就是“五霸”的秦穆公和楚庄王。

这算什么?他们不是夷吗?秦穆公勉强可以,尊王他也尊王,打西戎,守护西方也算“攘夷”。

那楚庄王呢?

很简单,因为楚庄王接受了“中原化”,接受了不少中原的文化建设。不是很有原则的评论家们突然发现楚庄王是楚王里面最有“文化”的一位,不那么生硬,软了“服软了”。于是,他们就像找到台阶一样,避开“邲之战”,就单纯认为按照“考试”的标准,楚庄王对历史的贡献分数够了,可以录进“五霸”。

楚国也成为爵位最特别的诸侯,一会儿是“王”,一会儿又是“子爵”,两者的差距有多大,他们的故事就有多精彩。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谢谢作者。

原创不易,欢迎留言、关注、转发,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