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和国家有关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

【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林则徐和国家有关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1)

广东虎门销烟雕像 张向冰摄影

林则徐(1785-1850),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林则徐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1831年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1838年任湖广总督,后被钦命为钦察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苟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不避艰危祸福,坚持真理,尽瘁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面对鸦片战争,清廷朝野之中尤以林则徐和魏源加强海防呼声最高

中国与海外诸国虽有悠久的交往历史,但明末至清中叶的封建统治者却愚昧无知,自以为是,历行海禁,闭关自守,对海外文明的排挤,造成了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停滞与落后,海防逐渐废弛,海防思想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直至晚清时期鸦片战争爆发,“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先驱林则徐认识到:只有“船炮水军”,才是“以为海疆久远之谋”[①]。而此时中国的海防,只剩下满目颓垣碎瓦。

鸦片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遭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海上侵略,给闭关锁国的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阵痛。对于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马克思有着深刻的评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争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卖贵买的特权——这的确是一种悲剧,甚至诗人的幻想也永远不敢创造出这种离奇的悲剧题材。”[②]

清政府面对一次次来自海上的入侵与无奈,加强海防的呼声,不断弥漫在朝野上下。

朝野之中,尤以林则徐和魏源呼声最高。林则徐­­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抵御外侮的第一个民族英雄,通过抗英斗争的洗礼,提出了船炮为“防海必须之物”,“制炮必求其利,造船必求其坚”的主张,“其海防思想成为近代中国海防意识觉醒的起点,也是对中国传统海防思想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⑤]

二、林则徐惩处广东水师腐败、军备废弛、甚至参与鸦片走私官兵

林则徐提出的“以守为战、以逸待劳”[14]的海防战略,切合了彼时中英双方武器装备、作战地域、兵员和后勤补给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实际。、

他认为,英军虽“船坚炮利,亦只能取胜于外洋,而不能施伎于内港”[15],而中国“师船木料不坚,未便穷追远蹑”[16],难以取胜大洋,故只能“以守为战”;另外,英舰队远涉重洋,“粮饷军火安能持久”,“其在夷洋各埠,赁船雇兵而来,费用之繁,日以数万金计,即炮子火药,亦不能日久支持,穷理之形已可概见”。因此,“此时不值与之海上交锋,而应固守藩篱,亦足使之坐困也”。[17]

林则徐和国家有关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2)

虎门销烟遗存 张向冰摄影

为贯彻“以守为战”的战略,林则徐在广东期间,切实整饬各项战守措施。首先,他针对广东水师腐败、军备废弛、甚至参与鸦片走私的严重情况,整肃军纪,果断惩处了一批违纪水师官兵。为加强水师官兵技战术训练,特地从美商手中购买了欧式武装商船“甘米力治”号,供“兵士演习攻首尾、跃中舱之法”。为提高广东水师海上作战能力,林则徐积极筹造新式战舰,精心搜集中外多种战船资料,仿造“底用铜包,篷如洋式”的两艘双桅战舰。他还亲自赴广东虎门各炮台检查,并登上炮台校阅水师。经过整顿,广东水师“号令严明,声势壮甚”。[18]

林则徐还制定了《约章七章》。其中第一章为赏罚规定外,其余六章对火攻战法做了十分具体的规定。客观地说,“当时的林则徐对世界形势和英国的侵略意图、作战方针和部署及其海陆军的实际战斗力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他的海防战略也没有真正突破固有的传统模式”。

林则徐“以战为首”的海防思想,也反映了他根深蒂固的“重陆轻海”传统防御观念。这种坚持守土型的传统海防观,其潜在的影响是:对于鸦片战争爆发所预示的海洋时代的来临,国家防务重点将由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的战略转移缺乏思想准备,急迫的近代海防建设也就难以摆到国家防务重点的正确位置上。

三、面对鸦片战争节节失利,清政府在无计可施之际,归罪于坚持禁烟的林则徐

1842年9月,在鸦片战争胜负已成定居时,林则徐深入分析了整个战局的发展,再次强烈呼吁必须迅速发展船炮水军,指出“要之船炮水军断非可已之事,即使逆夷逃归海外,此事亦不可不亟为筹划,以为海疆久远之谋”,否则中国的海防将全面瓦解,从此国门再无屏藩而言。

林则徐和国家有关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3)

广东虎门林则徐纪念碑 张向冰摄影

林则徐强烈主张筹划的“船炮水军”,就是近代化的海军。其思想基础就在于鸦片战争中,清军有号称90万的常备军,然而面对英国万余人组成的海上远征军却束手无策,处处设防,又防不胜防。这一战争实践使林则徐认识到,清军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是“专于陆守”,没有一支能与敌人在海上较量的近代化的船炮水军,认识到了西方优势就在于船坚炮利。

中国近代化的船炮水军如何建立?林则徐认为部队与装备必须同时筹建,不可缺一。他提出“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八字标准。认为舰船装备是首要的,但海军成员尤其是指挥员的素质也需特别强调。他指出:“水军总统,甚难其人”,这实际上已经具有了实施独立指挥的海军军种的意识。

一位西方人士评价:“林以为他能将中国的海军加强,使之与英国的海军并驾齐驱。林放弃了对外国事务的反感,他购买了一个美国陈旧的军舰‘剑桥’号,排水量一千二百吨,要将这船加以整修,作为巡洋舰”。[26]当然,林则徐所仿造之船与英国战船之间的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其“船式高低大小,木料之坚脆厚薄,皆属悬殊”。林则徐也深刻认识到西方海军在炮火方面的优势,并主张通过自造和购买火炮缩小与西方的差距。

为实现建立“船炮水军”的构想,林则徐试图说服道光皇帝,指出“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一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并指出若以粤海关的关税十分之一“制炮造船,则制夷已可裕如,何至尚形棘手?”[27]但道光皇帝完全否定了他的建议,林则徐的海军建设思想也在顽固派的反对声中化为泡影。

所幸的是,林则徐提出的“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28]的构想,被另一位中国近代海权思想家魏源概括和升华为那句著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9]并对后来的中国海防战略思想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


[①] 转引自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 马克思:《鸦片战争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7页。

[③] 马克思:《中国和欧洲革命》,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④] 《筹办夷物始末(道光朝)》第54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92页。

[⑤] 转引自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⑥]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65页。

[⑦] 张一文:《略谈林则徐的“西洋观”》,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12期,第28页。

[⑧]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12页。

[⑨] 杨国帧:《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4页。

[⑩] 杨国帧:《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1~172页。

[11]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65页。

[12]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84页。

[13]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76、762页。

[14]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62页。

[15] 杨国帧:《林则徐书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16]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02页。

[17]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83~885页。

[18] 《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74页。

[19] 《林则徐集·奏稿》,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865页。

[20]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20页。

[21]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3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8页。

[22] 黄顺力:《海洋迷思:中国海洋观的传统与变迁》,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23] 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4] 《海国图志》(60卷本),第53卷,第24页。

[25] 《海国图志》(60卷本),第53卷,第25页。

[26]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2页。

[27]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6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1页。

[28]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6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1页。

[29] 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

【作者简介】张向冰,作家、摄影师、海洋文化学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