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物态及其变化》)

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均以水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人可以数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所以,水是生命之源泉,也是人类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组成人体的细胞需要用水来维持,成人含水量约为体重的70%,脑组织含水量约85%,血液含水量约90%。现代科学界已经证明: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三要素。生命的起源离不开水,生命的发展缺少不了水,健康的生命必须要有优质的水来维系。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爱护保护宝贵的水资源呢?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


1、自然界中水的循环(重点)

如上图所示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洋中的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其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在水的循环过程中,水要发生多种物态变化,形成云、雨、霜、雪、雾等现象。

1.2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

自然现象

成因

物态变化名称

太阳照到地面上,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便形成了云。

液化或凝华

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降过程中,冰晶吸热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熔化

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

液化

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早晨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露。

液化

霜、雪

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地面或植物的茎叶直接凝华为固体小颗粒形成霜。如果高空的温度降到0℃以下,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降落到地面。

凝华

冰雹

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珠,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温度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次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会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熔化、凝固

1.3水循环的意义

水循环能使水得到净化,海水变为淡水,污染水变为清洁的水。但由于大气的污染,很多地方下的是酸雨,其危害很大。所以我们应加强环保措施,节约用水。

[方法点拨]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冰雹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识别它们时,首先应注意它们最初是什么状态,最后是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六种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2)


2、高压锅

2.1主要构造

高压锅的主要构造主要包括锅身、锅盖、放气孔、安全阀和易熔片等(如下图所示)。其中锅盖与锅身之间有密封胶圈,因此盖上锅盖后,高压锅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会漏气。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3)

4.2工作原理

高压锅工作时,与外界相通的放气孔被安全阀封闭,蒸发形成的水蒸气仍留在锅内,使得水上方的气体压强增大。由于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所以水的温度到了100℃仍不沸腾,温度继续升高,压强也继续增大,直到锅内气体压强能顶起安全阀,内部气体压强便可以维持在一定值,水也达到沸点,水温也就维持在某一值而不再升高。一般家用高压锅内部温度可达110℃~120℃。

4.3易熔片的作用

易熔片是用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制成的,是在安全阀出现故障时起备用保险作用的。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体压强过大,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开始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易熔片处喷出,使锅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方法点拨]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来工作的,即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4)


3、电冰箱

3.1主要构造

家用电冰箱内的制冷系统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5)

3.2工作原理

电冰箱的工作物质的特点是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该物质在冰箱的蒸发器内汽化吸热,被压缩机抽出,到冰箱外的冷凝器里又快速液化放热,该液体通过一段很细的管缓慢地进入冰箱的蒸发器内,再次汽化吸热,如此反复循环,这样这种物质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搬”到冰箱外,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3.3空调

装空调的访间如同冰箱内,要想使房间温度降低,需要把该房间的热“搬”出。房间的容积要比冰箱大得多,因此尽管空调屋的气温比冰箱内高得多,但空调更费电,需要的能量更多。

[方法点拨]电冰箱是利用某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在冰箱的蒸发器内汽化吸热制冷,然后被压缩机抽出,到冰箱外的冷凝器里又快速液化放热的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6)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4.1运载火箭的液态燃料与助燃剂

运载火箭在上升过程中需要大量能量,这些能量由燃料提供。一般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为了减小火箭的体积,需把氢气和氧气在常温下压缩体积使它们液化,然后再装在火箭上。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7)

4.2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

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返回舱内的温度控制在航天员可以忍受的40℃以下。一是吸热方式防热,在返回舱的某些部位采用导热性能好、熔点高和热容量大的金属吸热材料,通过熔化过程来吸收大量的热量;二是辐射式防热,用辐射性能好的钛合金及陶瓷等材料,将热辐射散发出去;三是烧蚀防热,利用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加热时表面部分材料熔化、蒸发、升华或分解汽化带走大量热量。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8)

4.3发射架的保护

火箭发射升空时向下喷出的火焰可能使发射架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人们在发射架下建有大型水池,利用水汽化吸热来防止发射架温度过高。

4.4热管

热管是一要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衬了一层多孔材料,叫作吸收芯。吸收芯的中间充以酒精或其他液体。当对管的一端加热时,吸收芯这一端的液体吸热而汽化,蒸汽由热端跑到冷端,在冷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进入吸收芯,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热端,如此反复,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液化、把热量从热端“运送”到冷端。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9)

初中物理九年级温度与物态变化(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