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q精神胜利法是逃避现实的(解读阿Q的精神胜利法)

为什么阿q精神胜利法是逃避现实的(解读阿Q的精神胜利法)(1)

——学习笔记

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初衷是:“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阿Q生活非常贫穷,穷到身上除了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之外一无所有,但是,阿Q却能从这种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和陶醉,并安于这种生活,显得无忧无虑、悠然自得,靠得就是“精神胜利法”这一法宝。这种处世方法是指被压迫者在瞬息之间将生活中的弱者地位转化为想象中的强者地位,在心造的幻影中求得暂时的心理平衡,简而言之,就是用精神上虚幻的胜利掩饰现实生活中的失败,其实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方法。

精神胜利法表现之一是“妄自尊大、自欺欺人”。几乎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被阿Q放在眼里,他的理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即使村里的赵太爷、钱太爷也不在话下,原因也是“我的儿子会阔多啦”,要么是祖宗阔,要么是儿子阔,至于自己阔不阔就不重要了。阿Q就凭借着这种幻想在精神上傲视一切。其实,这就是阿Q自卑心理的一种变态反应,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人由于自卑,所以要不断超越”,只不过阿Q的种种超越靠的是想象而不是行动,所以,到头来变成了一种自欺。

其表现之二是“自轻自贱、自甘屈辱”。当阿Q和别人发生了矛盾,挨了打,他会把自己说得连畜生也不如:“我是虫豸,还不放么?”此时别人认为阿Q遭了殃,但阿Q自认为得胜了,原来阿Q认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状元不也是第一么?有时,他还会自打嘴巴,并把自己打自己幻想为他打别人,在这样的幻觉中获得精神上满足。

其表现之三是“欺软怕硬、畏强凌弱”。阿Q已经习惯了赵太爷、钱少爷的打骂,但在他的思想中还有远不如他的人,他会将自己所受的欺辱发泄到比自己更低更弱的人那里。他看不起穷哥们王胡和小D,有一次他看到王胡在墙根捉虱子,他并排坐下去,“倘是别的闲人们,阿Q本不敢大意坐下去,但这个王胡,他有什么怕呢?老实说,他肯坐下去,简直还是抬举他”,从这段文章中可以看出阿Q的心理优势是相当明显的。他看不上小D,当自己宣布要革命时却不准小D革命,当他看见小D也将辫子盘在头顶上,居然也用一根竹筷时,阿Q恨不得揪住他,拗断他的竹筷,放下他的辫子并且批他几个嘴巴,聊且惩罚他忘记生辰八字。还有阿Q遭打后马上找小尼姑出气这件事,更是在周围的大笑中感觉自己大获全胜。欺负小尼姑不只阿Q一人,还有围观大笑的村民,对于国民的这种性格,鲁迅在《灯下漫笔》就说过:“底层的民众,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鲁迅在《忽然想到》也说过:“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但遇见比他更凶的凶兽时便现羊样,遇见比他更弱的羊时便现凶兽样,所以,即使现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其表现之四是“自嘲自解、安于天命”。人常常是在倒霉或走投无路时才信命,程颐在《近思录》中说:“君子当困穷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则命也”,这其实是教人自认倒霉、逆来顺受。这套命定论在阿Q身上大放光彩,阿Q稀里糊涂地被抓进监狱后,他先是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在他被抬上刑车去法场杀头时,他吓昏了,但转念一想:“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这坚定的宿命信念,使阿Q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应该说,他还是胜利了,可见信命有着多么大的自欺作用。

除上述陈列的种种胜利法之外,阿Q的性格中还有健忘等特点。总之,精神胜利法使阿Q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它使阿Q能够游刃有余地应付一切现实中的屈辱和痛苦,也使阿Q不正视现实、不反思、不反抗、无忧无虑、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的一味“胜利”下去,但我们清晰地看到,在精神胜利法的麻醉下,阿Q终生悲苦,也终身糊涂,最终落个可悲的下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