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现代名人录(她是一个用生命在跳舞的土家族战士)
在湖南那些历史悠久的山水之间,蕴藏着延续已久的传统生活。手艺或曲艺是这些传统的一部分,它们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功能性:有的是用具,有的是仪式,有的是风俗,比如傩戏、湘绣、花炮技艺、端午习俗……
这些“非物质的文化”在今天被称作“遗产”,这个名称提示了一种渐趋没落的倾向,表明它们在现代文化的扩展中渐渐失去功能性,从而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个倾向并非孤例,而是世界性问题,为此,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其缔约国,此后分批次认定了遍布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至2014年,在湖南的土地上,被认定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有76人。
2006年,摄影师李锋开始拍摄这些“非遗”传承人。在此之前,他曾拍摄保护候鸟、草原沙漠化治理等题材,也曾因为这些经历身处险境、得到大奖。而这次拍摄“非遗”,一拍就延续了许多年。他曾经对媒体形容缘起:有一次遇到“女书习俗”的传承人胡美月,她正在安详地刺绣女书,他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就像一幅久远的油画,画面很美,我好像看见我奶奶的样子。”他自此走遍湖南的山水,寻访这些身藏技艺的老人。与其他一些关注者侧重于关注技艺本身相比,他眼中的风景是“人”,因此,他并不急于拍摄,而是在一次次探访中结识、了解这些传承人,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感。
项目类别● 民间工艺
地 点● 邵阳市
人 物● 蒋良寿
凤凰纸扎
自唐代开始,纸扎这项民间工艺就已在湘西凤凰一带流传。对生活在这里的纸扎艺人聂方俊来说,纸扎已经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
聂方俊,1933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出生于凤凰纸扎工艺世家,自幼随父学艺,有着极高的天赋。经过多年的学习探索,聂方俊承袭父教,集凤凰纸扎工艺的众家之长,大胆运用夸张和浪漫手法,用纸扎工艺制作出各类飞禽走兽、花鸟人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聂氏纸扎”。
著名画家黄永玉生长在凤凰,他这样评价聂方俊的作品:“就造型及技艺来看,是全国最好的。”还曾把两句顺口溜写成对联送给聂方俊:“光长胡子难吃饭,全凭手艺耍大王”,此后,“聂大胡子”的名头就在聂方俊的朋友间流传开来。
项目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所属民族● 土家族、苗族
地点● 凤凰县
人物● 聂方俊
宝庆竹刻
湖南省邵阳市旧称宝庆府,此地盛产南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就十分发达。清康熙年间,宝庆竹黄雕刻一经问世,即受到世人追捧。然而时代的冲击难以抵挡,宝庆竹刻工艺一度陷入濒危境地,甚至仅剩下曾剑潭一位传人。
现在宝庆竹刻的传承人是“邵阳竹刻第一刀”曾剑潭的关门弟子——张宗凡。张宗凡,1968年9月生于湖南省武冈市,1986年考入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学习国画,1998年“半路出家”开始学习竹刻艺术。2004年,他成为曾剑潭的关门弟子,主要学习竹青雕刻和翻黄竹刻技艺,从此对竹刻情有独钟。由于接受过科班教育,张宗凡的作品更注重整体构图意境美,线条稀疏有致,像一幅幅极具韵味的中国画。
竹刻工艺如今在张宗凡的手中得到了传承和推广。2006年,他在邵阳特殊学校创办了宝庆竹刻人才培训基地,将一批聋哑人培养成了宝庆竹刻的一代新人,把“公益”完好地融合进了“工艺”之中。
项目类别● 民间工艺
地点● 邵阳市
人物● 张宗凡
苗画
“苗画”是一种极具苗族特色的绘画,它所描绘的往往是花鸟虫鱼、山川日月,龙飞凤舞,颜色浓重而鲜艳。20世纪初,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苗画工艺陷入了困境,一度面临失传。幸好,保靖县水田河镇的梁求瑞将这门艺术传承了下来,继承的同时还在不断丰富着苗画的题材内容。后来,梁求瑞之子梁永福接过了父亲的衣钵。
梁永福,1941年9月20日出生在水田河镇白合村。他7岁开始为他的姐姐画绣模,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绘画天分被逐渐开发出来。他并不满足于父亲传授的简单的工笔画式,便自己钻研创新,开发出了一种更繁复多样、美化通融的苗画。这种苗画节省了绣娘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提供了更丰富更多元的画风与图样供人选择, 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大大地扩展了这门传统工艺的生命力。
项目类别● 民间工艺
所属民族● 苗族
地 点● 保靖县
人 物● 梁永福
摆手舞
有人说,张明光是一个用生命在跳舞的土家族战士。
张明光,1938年出生在湘西龙山县的一个小山村里,这是一个以土家摆手歌舞著称的地方。张明光自小喜爱土家摆手舞,初中毕业后就拜农车土家大摆手第24代掌堂师秦恩如为师,学跳土家摆手舞、学唱土家摆手歌,成为土家大摆手舞第25代传人。
张明光唱起摆手歌来嗓音亢亮、风格浓郁,跳起摆手舞来舞姿优美潇洒,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84年以后,由于师父年迈,张明光就成为全乡乃至全县摆手活动的掌堂师,经他授艺的摆手舞爱好者不下千人。
张明光如今已年近耄耋,洒脱的舞步却从未停下,嘹亮的歌声也依旧回荡在深深的山谷中。
项目类别● 歌舞类
所属民族● 土家族
地点● 龙山县
人物● 张明光
打溜子
在湘西龙山县,存在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它仅用溜子锣、头钹、二钹、马锣四件铜击乐器,就能打奏出深山里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声 音,这就是土家族的“打溜子”。打溜子在龙山土家族地区世代相传,到了“打溜子王”田隆信这一代,传统的打击乐焕发出了新活力。
田隆信,土家族,1942年6月11日出生于湖南龙山,曾在龙山县文工队、汉剧团、文化馆从事音乐创作。田隆信在传统打溜子的基础上增加了表情和肢体动作,使得打溜子除了给人以听觉上的感染力外,还有视觉上的享受。随着肢体动作的增加,打溜子的音调节奏也更加铿锵有力,跌宕起伏。他甚至还在五支家伙(打溜子的三种形式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说唱成分,使情节变得更有戏剧性。
项目类别● 民间器乐
所属民族● 土家族
地点● 龙山县
人物● 田隆信
湘西苗族民歌
陈千均,1943年10月出生于湘西吉首。他既是吉首市丹青镇吉鱼村的党支部书记,又是一位苗家歌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吉首市丹青镇吉鱼村素有“湘西苗族山歌之乡”的美称,陈千均从小跟随父母上坡下田,趴在牛屁股上学苗歌,对他来说,唱歌比说话更能抒发情感,也更自如。
“文革”期间,他因唱山歌出名,被当作封、资、修的吹鼓手。但这并不能阻 挡他对唱歌的热爱。他和爱人曾在屋里唱歌以抒发胸臆:“鸟在青山各有音, 有歌只管放开声;挖破喉咙不要紧,难得挖掉唱歌心。”
年已古稀的歌王唱起歌来总是容光焕发,各种类型的民歌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尤其擅长风俗歌、情歌、生活歌、啄啄歌等。有时,看见一把小锁头,歌王都能把它唱成歌。
项目类别● 歌舞类
所属民族● 苗族
地 点● 吉首市
人 物● 陈千均
邵阳布袋戏
一个人,两只手,舞出金戈铁马。
邵阳布袋戏是刘氏祖先600余年前自创的独家技艺。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民间手工制作艺术和表演艺术,与台湾布袋戏的不同之处在于,邵阳布袋戏的道具制作、舞台表演全凭艺人一人。
刘永安是邵阳布袋戏第十八代传承人。起初,刘永安与父亲学习表演布袋戏只是为了挣钱养家。为了谋生,刘永安曾经一人、一担,南下两广,东往江浙,一路走,一路演。尽管那时的生活充满辛酸苦辣,却是布袋戏最风光也是他现在最怀念的时光。
现在,刘永安已过上了安逸的生活。布袋戏的未来将何去何从,他并不知道。这,也是如今萦绕在他心头最大的忧虑。
项目类别● 民间戏曲表演
地点● 邵阳县
人物● 刘永安
长鼓舞
长鼓舞是瑶族的象征,舞蹈内容表现的是瑶族人的生产、生活。
江华瑶族长鼓舞第五代传人赵明华1943 年5月2日生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文明村,自幼即跟随因歌舞艺绝而声名远播的“长鼓王”李根普学艺。赵明华师门是桌上长鼓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时需要一张八仙桌,并在上面点燃一支蜡烛。赵明华舞动长鼓时,或蹲,或站,勾腰抬腿间,如行云流水,没有一丝拖沓。像师父一 样,对他来说,不管表演如何辛苦,只要能让大家感受到热闹的氛围和瑶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就是值得的。
“只要大家高兴,我在舞台上怎么表演都愿意。”
项目类别● 传统舞蹈
所属民族● 瑶族
地 点● 江华瑶族自治县
人 物● 赵明华
土家族梯玛神歌
“梯玛”是土家语对土家族巫师的称呼。 在土家人心里,梯玛不仅能为他们驱邪治病,更是他们的信仰。湖南省龙山县内溪乡双坪村是土家族聚居的村落,彭家梯玛在此世代相传,是当地有名的“老坛”。
彭家梯玛第十四代传人彭继龙,现在是“湘西三大梯玛之一”,也是湘西州唯一指定的梯玛神歌传承人。他从10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彭武庚跑堂、学艺,15岁出师,50岁度职,法名“彭法万”。57岁时,他在父亲患病卧床后开始正式掌坛。
彭继龙曾经说过:“梯玛学起来很枯燥,三年两年只能学点皮毛,只有对它痴迷的人才能坚持下来,不学个十几年很难像模像样地跳一场。”算起来,从10岁到现在,彭继龙已经快跳了60年的梯玛了。
项目类别● 民间文学
所属民族● 土家族
地点● 龙山县
人物● 彭继龙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桑叠。摄影:李锋。内容来自:《地道风物.湘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