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23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1)

说起曹操,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他是汉末三国时期最大的枭雄,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一统江北,天下九州,独据六州,孙权和刘备联手,也奈何不了他。可是他并非从最初便这般风光,毕竟他是宦官曹腾的后人,一直被时人视为低人一等的士族,宦官乱权之后,他则更容易受到排斥,起兵的过程极为不易,起兵之后也多有波折。那么曹操最低谷的时期是什么时候呢?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2)

而是曹操刚刚起兵不久,有一段时间,他刚刚招募了五千新兵,有一天夜里,却突然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为了平叛,他亲自手数十人,结果到了天亮,他才发现,没有离他而去的士兵还有不到五百人,可谓十不存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3)

原来,曹操开始起兵,是讨伐董卓之时。当时董卓祸乱朝纲,曹操到了陈留,散尽家财,招兵买马,兴起了义兵。可是就算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司农,他又能积累多少财富呢?曹操就算散尽家财,又能招到多少兵马呢?所以,在十几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之时,曹操的表现并不突出,也没有什么话语权。更加悲催的是,他孤军冒进追击董卓之时,遇上了董卓的部将徐荣,不但差点丧命,自己的士卒还死伤惨众,《三国志》称:“(曹操)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4)

好不容易逃生回来之后,曹操发现其他各路诸侯,不但没有与董卓作战的准备,还“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于是想要献上灭董卓之计,让诸侯听自己指挥,可惜在当时拳头才是硬道理,他没有什么倚仗,众人自然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很快曹操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与夏侯惇等人到扬州募兵,并得到了四五千人。《三国志》记载:“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5)

可是这得兵马得来的容易,指挥起来却不容易,他从扬州到河内时,刚刚走到龙亢,就出现了叛乱,这些士兵不但想偷偷逃跑,还差点要了曹操的性命——他们趁夜点燃了曹操的营寨。而对背叛自己的人,曹操也毫不手软,他提起佩剑,亲手斩杀了数十人。然而让曹操没料到的是,他如此凶狠的镇压,不但没有镇住叛乱的士兵,还导致了更多的人叛逃,到了第二天天亮之后,他才发现,原来的四五千人,还跟随自己左右的,已经不足五百人了。此事见载于《魏书》——“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余人。”

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武将(曹操悲催的时刻)(6)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没有任何人是可以随随便便成功的,即使强大如曹操,也曾有过低谷,也曾有过如此悲催的时期。不过,曹操终究是曹操,是一个不肯服输的枭雄,即使遭遇了这样的悲剧,他依旧能够东山再起,成为了远胜刘备、孙权,能灭袁绍的强大诸侯。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