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

朱买臣,吴国人,家贫,好读书,典型的寒门学子。传统“渔樵耕读”四个职业里朱买臣占了两个,“樵和读”。但遗憾的是,朱买臣并不是专职学习的儒生,他的主要工作是砍柴,也就是说他的身份是樵夫。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1)

朱买臣休妻

樵夫当然依靠砍柴为生,但朱买臣的收入微薄,勉强可以糊口;然后副业是读书,边砍柴边读书。说得好听点,这叫一专多能,说不好听,这就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朱买臣的前半生,生活基本就是固定的模式,砍柴——读书——贩柴——读书——砍柴,然后再贩柴,生活基本就在两个堆里转圈圈:柴草堆和书籍堆。但无论怎么转,朱买臣的生活质量总是很差,财务预算总是赤字。

一直贫,一直学;一直学,一直贫。生活基本就是这么个状态,换成别人可能会觉得痛苦到要死,因为看不到希望。但朱买臣不一样,他每天乐呵呵的,挑着担子走在去集市的路上,还总是边走边唱,不是那种默默地在心中吟唱,而是引吭高歌。似乎朱先生心里有无尽的快乐要抒发,不让路人听到很可惜似的!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2)

朱买臣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三字经》里的这段话,说的就是朱买臣的励志故事。

苦逼的朱买臣日子过得虽然不咋地,还是顺利娶到了老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苦难的鸳鸯没到头,两人中途离婚,今天的中国,根据朱买臣的故事改编的戏曲《朱买臣休妻》,有评剧、昆曲、黄梅戏、曲剧等多种版本,影响巨大。

下面我们就看看朱买臣休妻故事的全景。

朱买臣休妻的上半场

娶了老婆的朱买臣贫困依旧。与以往不同的是,朱买臣不再是一个人在贫穷,有媳妇陪着他砍柴受苦,两人的日子很机械很平淡,也没啥起色,一天天走着,一年年过着。

朱买臣看起来也没啥长进。依然砍柴读书,傻呵呵地唱着,似乎是个没脾气没追求很平庸的乡下汉。其实朱买臣只是在苦中作乐的坚持,他坚信自己只要不断努力地读书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总有一天契机会来临,祖坟上的青烟也会冒起来的。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3)

朱买臣休妻

但他的老婆受不了了。

老实说,自打嫁给朱买臣的那天起,朱夫人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跟着砍柴卖柴,日子苦点还好说,可以忍。但朱买臣一点都不消停,一路哼哼唧唧引吭高歌,惹得路人侧目而视,如同看着一位外星人。朱夫人感觉实在丢人,但无论怎么劝谏都没用,朱买臣不思悔改。

久而久之,朱夫人的耐心被朱买臣耗尽,她请求离婚,要求朱买臣将自己休掉。朱夫人的理由就一个字:“羞”。羞耻的羞,男人太窝囊,让女人觉得羞耻没法过了!

连一个被窝里睡觉的女人都瞧不起自己,男人做到这份上真的很失败,朱买臣也确实惭愧莫名。毕竟老婆跟着自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自个心里着实过意不去。他请求老婆:“再忍几年,到了五十岁我就会转运,好日子就会来到。现在我已经四十多了,苦日子很快就会过去,到时候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朱夫人的回答也很决绝:“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4)

朱买臣休妻

翻译过来就是这么个意思:就你,恐怕到不了五十岁就饿死在马路边的沟渠里了,还想着富贵呢,醒醒吧你!

朱夫人去意已决,朱买臣不好强人所难,随即两人正式离婚。

从此,朱夫人的身份成了朱买臣的前妻,另嫁他人继续做着人妻,过着不好不坏的普通日子。朱买臣这边砍柴依旧,读书依旧,唱歌依旧,生活困窘依旧。

有一次朱买臣因饥饿昏睡在坟堆里,恰巧被前妻和她现任老公发现。前妻看朱买臣实在可怜,主动分给他一些吃的东西,但两人之间也就这点情分了。

“朱买臣休妻”的下半场

朱买臣在其年近五十岁的时候,人生的转机果然来了。

这一年,朱买臣随会稽郡上计吏的官员一同进京,诣阙上书,期待能引起汉武帝的重视。上书最初泥牛入海,朱买臣资用匮乏,只好就在会稽郡邸像个乞丐似的蹭饭吃。做人的脸面暂时被朱买臣放在屁股后面,同乡小人们的蔑视他也假装看不见!

朱买臣的坚持终于有了收获。在同乡严助的推荐下,汉武帝召见了朱买臣。《春秋》、《楚词》这些平日里砍柴时读的书此时发挥了奇效,汉武帝听的是津津有味。汉武帝本来就要大力提拔儒生尊崇儒学,朱买臣的出现受到汉武帝的特别关注。

有了皇帝的鼎力相助,朱买臣想不发达都难。他先被拜为中大夫、侍中,一步跨入了“士大夫”的行列。汉朝要修筑朔方城建立朔方郡,御史大夫公孙弘屡屡上书反对。汉武帝特派朱买臣作为自己的代表向公孙弘问话,朱买臣将公孙弘训得哑口无言连连道歉。

朱买臣初战成功,他在汉武帝心中的印象分进一步增加。

东越国屡有反叛行为,朱买臣上书武帝畅谈平叛之策。汉武帝读后深以为然,拜朱买臣为会稽太守。

二千石待遇,一郡之长,省部级高官,这些都成了朱买臣的新标签!他再也不是那个受老婆和乡人歧视的砍柴樵夫,鸟枪换炮,朱买臣成了帝国新贵。

楚霸王项羽有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想想道理确实如此。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5)

汉武帝

穿着富贵华丽的绫罗绸缎,走在黑灯瞎火的暗夜里,没人能看得见,周围也没有观众们艳羡的目光和惊叹声。这就好比现在那些走红毯的影视明星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然后姹紫嫣红地站立在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但遗憾的是台下空无一人!秀给谁看呢?那场景和衣绣夜行一样让人索然无味。

汉武帝对楚霸王的这句话深以为然,他劝朱买臣衣锦还乡。朱买臣自己呢,由朝不保夕的樵夫一跃而为镇守帝国一方的封疆大吏,终于可以一扫前期贫瘠生活所带给自己的白眼和屈辱,他也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让乡人感知他的蜕变。

看过《红楼梦》的朋友一定对贵妃省亲的宏大场景历历在目,朱买臣回乡虽然比不上贾元春省亲,但在当地引起的轰动亦可谓百年一遇。

安保封路警戒,居民夹道欢迎,吏员先行开道,朱买臣骑着高头大马,后面有迤逦豪华的车队,这些标配的衣锦还乡元素朱买臣这里全齐活。而且与一般故事情节不同的是,朱买臣这里还加入了一个特别套餐:与前妻相遇!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对于前任,无论夫或妻,大多会表现得非常谨慎。大家离了婚之后各奔东西,能不见面最好不见;实在避不开的,比如因为子女生活教育等问题,也是有事说事,完事立马走人,这样避免生出是非。我们很少像欧美电影里演的夫妻那样,大家离了婚还能像朋友似的和谐相处。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6)

两千年前的朱买臣就想试着颠覆这样的传统理念。在衣锦还乡的道路上,朱买臣碰上了自己的前妻以及她的现老公,当时这两位正在奉命修路以迎接太守。

甫一见面,情感肯定很复杂,或许是为了弥补对前妻的亏欠,又或者出于其它考量,朱买臣让前妻两口子上车,随自己一道回到太守府。朱买臣为他俩找来一处园子,每日好吃好喝的供着,两人啥都不用干,朱买臣将他们养起来了!

这样的好日子对于朱买臣前妻来说是之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可她过得并不开心,短短一个月之后,这位前朱夫人就自杀而亡!

究其原因,大概率是个“羞”字在作祟。多年前因为自己的短视,不能预测到朱买臣会有今日之荣耀而与之决绝离婚。不然的话,太守夫人的光环与荣耀岂不就是自己的?而今天呢,虽然被前夫优待富养,可这心里怎么想怎么别扭。是悔恨,是难堪,是羞耻,种种因素叠加使得这位前朱夫人自杀而亡,结束了自己平凡的一生。

朱买臣人生的屈辱(爱到尽头覆水难收)(7)

史书中这位没有留下名姓的朱夫人也算是位奇女子。因为她完全可以不必顾忌那么多的伦理道德因素而苟且偷生,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可她还是选择顺应自己内心的真实反应,以自杀作为对自己短视行为的终极判罚。

因“羞”而离,又因“羞”而亡,这位女人的一生败给了一个“羞”字!

在现代戏曲里,朱买臣和其前妻的故事还有另外不同的版本:前妻看到朱买臣荣耀加身后悔不已,想和朱买臣复婚。朱买臣马前泼水,令前妻将水回收。最终爱到尽头,覆水难收。前妻看到复合无望,心灰意冷之际遂投河自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