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

1、住宅楼副楼梁以副楼说明为准,主楼梁以主楼说明为准;

2、遇到梁钢筋符号没有显示完全的时候,一是可以格式刷一下其他显示的梁钢筋符号来;二是可以直接导入建模软件中,软件可以帮你认出来钢筋符号;三是换一种字体试一试。

3、梁图集页码: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

4、吊筋长度及设置: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2)

5、不伸入支座的0.1: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3)

6、提醒:查看17G101-1里面关于梁的图集;

7、导图之前需要做什么?

一是转为T3

二是分解之后转为T3(如果炸开之后轴号的图线乱了:选中轴号右键隐藏,之后再炸开;记得恢复隐藏:HFKJ快捷键);

三是新建一个CAD文件,把需要导图的梁图复制到新CAD中,ctrl c即可复制;命令行输入Z,再输入A,图元显示完毕,然后转为T3

8、如果梁图的X方向和Y方向是分开的,那么合并在一起:

可以在CAD里面就把Y方向的梁图复制过去到X方向的梁图中重合即可;

也可以在建模软件中,先导入X方向的图,然后点击添加图纸下方的“插入图纸”,找到建模软件的文件夹,然后选择Y方向的梁图;然后把Y方向的梁图移动到X方向的图纸上重合即可;

9、图纸处理完毕之后就可以识别梁:最后自动识别梁,检查识别出来的梁的信息;一定要一根一根去检查相关的信息是否识别正确!

10、如果发现没有提取到梁标注,再次提取即可!

11、如果提取了还是不能识别到,那就点选识别梁;点选识别梁的时候可以直接点击首跨和尾跨就可以全部布置好了。这个时候梁的颜色是粉红色。

12、然后自动识别原位标注,识别完之后(颜色是绿色)就可以直接点击某一根梁检查钢筋信息是否识别正确即可;

13、梁一定是有下部钢筋的,如果觉得图纸设计的有疑问的,自己插入批注(小旗子)注明,然后咨询设计;

14、关于两个图集这部分的说明: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4)

本图讲述框架梁在端支座直锚的长度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5)

本图集是17G101-1:当框架梁与剪力墙相切的时候直锚,锚固长度是max(lae,600)

这是两个图集讲述的不一致的地方,软件里面如果你画的梁与剪力墙真正相切的时候,是会采用下面这一种锚固的,所以看咯!

15、这个编辑支座的功能很强大,可以使用,以后就不用再去设置支座与删除支座了。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6)

16、应用同名称梁:现在可以先把有标注的梁识别完毕,然后再去应用同名称梁,点一下就好。

17、遇到梁连接剪力墙处无柱的时候,需要设置一根暗柱;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7)

暗柱设置说明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8)

暗柱大样

这是本图纸规定哈,不代表每个图都有;这时候就去暗柱里面定义,然后在符合规定的相应位置(遇到梁连接剪力墙处无柱的时候,需要设置一根暗柱)点绘暗柱即可;

18、当遇到局部某根梁有三级抗震时,怎么处理?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9)

识别完梁之后,批量选中相应的局部抗震等级不一致的梁,修改定义里面的私有属性为:三级抗震即可。

19、梁侧面构造腰筋设置:软件里面的有一个生成侧面钢筋的: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0)

总说明里面的腰筋表

按照说明里面的表格输入到软件里面即可,如下图: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1)

记得设置双倍钢筋,可以点“查看说明”查看

20、梁腹板高度:(或许你一直计算的梁腹板高度是错的?)

看看到底是绿色的是梁腹板高度还是黄色的是梁腹板高度呢?答案是黄色的。差别在哪里呢?再看下图: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2)

黄色框长才是真的腹板高度

答案见17G101-11: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3)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4)

所以差别在S:下部纵向钢筋中心至梁底距离;(梁下部配置双层钢筋时S取70mm)

21、图上画了吊筋的地方可以直接识别吊筋,只需要输入吊筋信息即可;这里可以一次性识别完毕所有图上画好的吊筋。

在这里尽量不输入次梁加紧的信息;次梁加筋在后面生成吊筋的地方输入。

框架梁和基础梁的区别(框架梁与非框架梁)(15)

但是如果生成吊筋的时候不输入吊筋信息的话,前期识别的吊筋会被取消掉;所以慎重处理;(一般来说附加钢筋都是加3根的话就非常好处理,但是如果主次梁,主梁相交、次梁相交这3中附加箍筋根数不一致的话就需要每一根每一根去检查了

好啦,本文涉及的知识有点多了,还没有写完,大家坚持学习,会有所收获。剩余的关于梁的知识下一讲接着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