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升高了吃什么能降下来(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

平时体检总会有人说,检查出来胆固醇高,怎么办?胆固醇偏高,一般不会有太明显的症状,因此如非体检,普通情况下不会察觉到自己的胆固醇是否偏高的。那么,到底胆固醇偏高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查出来有偏高,我们要怎么做?

胆固醇升高了吃什么能降下来(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1)

胆固醇是什么,有什么用?

人体内有两大种脂类物质,一种是脂肪,我们都认识,另一种叫类脂物质,就是类似脂肪的物质,胆固醇就是其中的一种。胆固醇主要是存在于动物的身体内,它跟脂肪类似,不溶解于水,但能够“搭载”在载脂蛋白上在血液中被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主要在肝脏合成,是人体各种器官发挥各种功能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尤其在大脑和神经组织中最多,在皮肤、肝、肾、脾、胆汁中也有很高的含量。

我们的身体需要它来制造一些类固醇激素,这些激素可以帮助身体调节新陈代谢、强化各种营养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提高性功能等关键性作用。

为什么胆固醇高了不好?

胆固醇,在体检的指标里是叫“血清总胆固醇(TC)”,它其实是包括两种的胆固醇的,一种叫LDL-C,全名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叫为“坏胆固醇”,一种叫HDL-C,全名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叫为“好胆固醇”。LDL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它的作用是作为载体,把胆固醇运送到血管中各个被外界有害物质伤害的位置,进行修补。但是,这些被送过去的胆固醇有部分会被氧化,而氧化后的胆固醇不能被身体吸收,这就会导致胆固醇堆积在血管上,形成血管上的斑块,造成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等症状,对血管造成伤害。

因此,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跟坏胆固醇的过多有关。当我们体检的时候发现“血清总胆固醇(TC)”指标偏高的时候,就意味着LDL-C的指标高了,血液内的坏胆固醇偏高了。

胆固醇高有什么症状

胆固醇高的症状一般来说并不像其他疾病或者症状那样明显,但也会有一些细微的症状在提醒我们,身体里的坏胆固醇偏高了,需要引起自己的注意。

当血管内的LDL-C偏多后,会造成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尤其是脑部的血管受到影响到,大脑会有缺血的反应,比如头晕、胸闷等,所以如果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胸闷、觉得压抑等情况,需要小心是不是因为胆固醇高造成的。

胆固醇升高了吃什么能降下来(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2)

当LDL-C过于高时,皮肤上会出现黄色的光滑的小肿疱,一般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

不过,胆固醇偏高的症状还是非常小的,很难被人察觉,当你皮肤上出现这种小肿疱的时候,说明你身体内的坏胆固醇已经非常高了。因此,每年至少做一次体检是保障身体健康的最重要的一步。

胆固醇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胆固醇会偏高?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我们吃的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吃了过多这一类的食物,就会造成总胆固醇偏高。之前也说过,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里,植物类的食物中几乎是不含有胆固醇的。因此,高胆固醇的食物基本上都是各种肉类,一般来说,猪、牛、羊等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鸡、鸭、鹅等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而动物的内脏的含量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肝脏受损,因为胆固醇主要是在肝脏内合成的,肝功能受损导致代谢脂肪的功能减弱,也会造成坏胆固醇的偏高。另外,剧烈运动、烟酒过度、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等一些疾病,都会造成坏胆固醇增多,总胆固醇偏高。

胆固醇升高了吃什么能降下来(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3)

胆固醇高要怎么吃

既然造成高胆固醇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和不好的饮食习惯,那么我们在饮食上就要注意。

1、如动物内脏、鱼子、肥肉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尤其是已经检查出高胆固醇的症状后,也尽量不要吃蛋黄了。

2、每日的食量要控制,每餐饭吃到七分饱即可。

3、肉类尽量吃瘦肉、鱼肉等。

4、饮食以清淡为主,控制吃油炸类食物,减少摄入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多吃蔬菜水果以及谷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能有效降备注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

6、多吃含有异黄酮的豆类食物,包括各种豆子、豆腐、豆浆等,因为异黄酮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7、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C可以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血管的伤害。

8、戒烟戒酒。因为烟酒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由于身体肥胖会造成高胆固醇的症状,因此我们日常还应适当增加一些运动,尤其是一些有氧运动,控制自己的体重。由于高胆固醇几乎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它对身体的危害才是更可怕的,无论我们体检时的总胆固醇是否偏高,平时都应该注意控制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

胆固醇升高了吃什么能降下来(体检查出胆固醇偏高)(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