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断齑画粥感悟(划粥断齑范仲淹的励志求学之路)

范仲淹两岁时,父亲便因病去世,留下他的母亲谢氏和他孤苦无依,艰难度日。

谢氏当时还年轻,便带着范仲淹改嫁安乡县县令朱文翰,继父为范仲淹改姓名为朱说。朱文翰对范仲淹并未冷眼看待,视同己出,且寄予厚望,就这样,他度过了一个快乐了童年,开启了他的读书生涯。

范仲淹断齑画粥感悟(划粥断齑范仲淹的励志求学之路)(1)

为了科举,他发奋读书,为了不被俗事所扰,他专门来到醴泉寺闭关苦读。彼时他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他的母亲多次劝他多带粮米,一怕儿子读书累坏身体,二怕给寺院增加负担,可他每次都不愿多带,并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的,不少不少”。

他初到寺院时,将粮米交给厨房一并制作,随钟声与僧人同用斋饭,可他有时用功读书而忘了时间没赶上饭点,厨房又要为他重做,时间一久,他颇为不好意思,便备了小锅小灶,自己做饭。

他每天傍晚,量好米,添好水,加上柴,开始煮起了粥,一边读书一边看着火。粥煮好后,他便去睡觉,第二天早上起来,锅里的米粥已经凉透,凝固成了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刀,将其一分为四,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这便是划粥。

没有蔬菜,他便去寺院周围的大山中挖各种野菜回来吃,有野韭菜,野葱,野蒜,芥菜等,他将这些野菜捣碎,拌上盐巴,一顿佐餐的菜就成了,这便是断齑。

划粥断齑,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苦读了三年,过着自律而清苦的生活。数年后,他考取了进士,进入了官场,在北宋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划粥断齑的故事也激励了后来的广大学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