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哪部电影有纹身(就是一把绣春刀)

即使不考虑张震的颜,《绣春刀》系列也是值得看的。这是个慢热感的电影,和张震饰演的沈炼一样经得起推敲。一般而言,续集都让人捏把汗,《绣春刀2》却还是有惊喜。

说句不怕招打的话,我对张震的颜其实没有那种谜之迷恋,他的戏每部都很好,看表演就够了。我认真的想了想,想了又想,认真觉得《绣春刀》系列是不需要女主角的。从大剧情来说真的是可有可无,(除非是丁白樱这样的女性角色,顺带夸一句,辛芷蕾演的真好,一点都不违和。)诚实的说,看着张震撸猫,都比看着他对一个妹子深情款款一往情深来得自然。

看第一部《绣春刀》,我压根就没有记住周妙彤的戏份,也没有被沈炼对她的单恋打动,满脑子就是憋谈恋爱了,干正事去,瞎子都看的出来,这姑娘对你没意思。在对男主角没想法这点上,我觉得诗诗同学合格的完成了戏份。

北斋姑娘的设定好一点,起码知道下雨路过给男主撑个伞,知道假装他老婆不拆穿,知道折回来救他,两人在乱军之中生离死别。这些桥段,搁别人身上早就爱得人唏嘘泪流,欲罢不能了,搁张震身上楞是没啥感觉。以至于我总觉得沈炼对北斋的感情是粉丝对偶像的爱慕,而不是男女之情。

我历数了一下可能的电影咖,也没有找到适合跟他配戏的女演员,同在一个戏没问题,哪怕是敌对关系都OK。氮素!只要和他有感情戏,都显得略尬。(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化学反应啊!这才是真正的禁欲系男主啊!敲章。我们只看张震就够了!)

张震饰演的沈炼,因为太帅,太能干了,以至于让人忘记“锦衣卫”是和东厂、西厂并列的三大臭名昭著的特务机构。《明史·职官志》中记载:“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视牲,则服飞鱼服,佩绣春刀,侍左右。”

锦衣卫是明朝特有的特务机构,负责收集情报,同时也是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主要职能:“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巡查缉捕”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朝代禁卫军的特殊之处,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将犯人投入那个叫人闻之色变,生不如死的“诏狱”。电影里的殷澄(殷小旗)宁可自尽也不入诏狱。

除了服装(飞鱼服),兵器(绣春刀、短弩),实景拍摄堪称良心之作之外,《绣春刀2》里面的配角们也可圈可点,除了金士杰先生演的魏忠贤,武强演的总旗凌云铠,刘峰超演的郑掌班,雷佳音演的裴纶(吃货),张译的千户陆文昭,辛芷蕾演的女刺客丁白樱,刘瑞瑞的信王(崇祯)都让人印象深刻。演技集体在线。坏都坏的有特点。也奏是说,除了女主角的塑造一直不成功之外,作为国产武侠片的良心之作,《绣春刀》系列的其他方面都算成功。

这电影衍生出两个IP,有必要白活一下:一个是绣春刀,一个是飞鱼服。绣春刀是锦衣卫的官方佩刀,飞鱼服是他们的官服。按明朝官制,锦衣卫的正三品堂上官可以着大红纻丝飞鱼服、佩绣春刀。

张震哪部电影有纹身(就是一把绣春刀)(1)

所谓“飞鱼”其实是尾巴像鱼尾的四爪龙,这本身是违制的,但是因为皇帝特许,御史也不敢多话。锦衣卫成员也不是全都能穿飞鱼服,最起码得是军官级别,从七品。明朝宫廷画《出警入跸图》上的锦衣卫统一穿红色的飞鱼服,绚烂如霞,招摇的很。相比之下电影里的沈炼只穿黑白两色,袍上绣有飞鱼的飞鱼服,已经是低调含蓄了。

看着沈炼和他的同事上司们互相搞来搞去,我不禁忧伤的想,别说指挥使,千户这种级别了,从总旗到小旗个顶个都是人才啊!这么好的武功、侦查能力和精良武器装备,认真起来对付当时拿《三国演义》当军事教材后金是绰绰有余,怎么就能一败涂地到不忍直视的地步?

电影开头的萨尔浒之战是影响明朝与后金之间局势走向的一场血战。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明朝兵分四路,总兵力约8万3千人,对后金发起进攻。此战明军大败,如陆文昭所说:“几万人条人命,割草般的就没了。”这是正面诠释了“修罗场”的意思。而真正的修罗场,是指后来锦衣卫内部,抑或是这个争斗杀伐不息的乱世?留待我们去感受。

人人皆是阿修罗,人人又渴望能逃离这个修罗场。绣衣春当霄汉立,问君何惧化修罗?

从战场回来之后的陆文昭决定换个活法,假装投靠魏忠贤,实则是为信王做事。扳倒阉党,是他的信念。孰不知,凝视深渊过久的人,最终自己也变成了深渊。用不义的手法去捍卫正义,最终也变得不义。

张震哪部电影有纹身(就是一把绣春刀)(2)

“阉党”、“阉祸”,一直是明朝当时和后世都被人诟病的话题。像魏忠贤这样的巨奸,纯粹是被无能皇帝被宠出来的祸患,没有魏忠贤,也会有李忠贤、赵忠贤,九千岁看似权势熏天,实则还是被皇帝宠信放纵的家奴,被百官捧出来的文盲。

明代的阉祸和汉唐的宦官动辄废立皇帝,不是一个概念。若不然,崇祯皇帝怎么能在即位之后一纸诏书,就可以贬他去凤阳,要了他的命。

明朝的皇帝也是奇葩辈出,槽点满满,每次写到我都忍不住要吐槽两句。自打“顽主”武宗朱厚照之后就没出现过一个人格健全的正常人,完美的演绎了基因是个饶不开的天坑。以明朝中后期皇帝或残暴或昏庸到家的执政水平,朱氏集体能晃晃悠悠运营200多年已经是不人道的奇迹,完全靠体制牢固和科举制度培养出来的优秀官员队伍支撑。明之亡,不在外患,而在内忧。表面是军事失利,实则是全面崩盘。

崇祯皇帝实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固然是值得惋惜的,但他性格刚愎自用,犹疑不定,前期灭阉党,后期重蹈覆辙,一样重用阉党,决策反复无常,也是有问题。光勤政有毛用?经济、国政、吏治、民心溃烂至此,明朝不亡,真的天理不容。

透过《绣春刀1、2》,我看到的,不仅是小人物在大时代洪流下的无奈和挣扎,也不仅是信念和道义,而是那个时代必将落幕的哀音。空负一腔热血,几颗忠肝义胆,是起不了大作用的。一千个一万个沈炼裴纶陆文昭,也改变不了败局。明朝的月亮不会再圆了,这一局看似是信王赢了,十六年后的那个早晨,崇祯皇帝还是吊死在煤山上。

修罗浴火,倒提长锋。灭亡明朝的,不是关外的铮铮铁骑,是陕西驿卒李自成,让崇祯皇帝死心的,不是反贼,而是久候不至的文武百官。

张震哪部电影有纹身(就是一把绣春刀)(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