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王权简介(商周古国匡国)

古匡国商代时已存在,据说是商汤后裔之国,为子姓。相关匡国、匡氏起源自古以来记载不少,但都带有神道色彩,只能作为参考。晋代周景式《庐山记》载:“庐山匡俗,本东里子,出周武王时,庐于此山。”是说周武王时,有个叫匡俗的人,他本来自东里的匡国,匡国亡后,逃到江西庐山,这也是“匡庐”的由来,白居易有诗:匡庐奇秀甲天下。东里,在今河南新郑市境内,《论语·宪问》载:“东里子产润色之。”何晏注:“子产居东里。”而在姓氏古籍中,春秋郑国确实有个匡邑,在今河南扶沟西南一带,与东里相近,这里很有可能是匡人最初的活动地。关于匡国的灭亡,多说为周初时武王所灭。匡国既为子姓,又处于殷商王畿要地,周人克商时从此入,为周人所不容,亡于周似乎也合理。

夏商周王权简介(商周古国匡国)(1)

湖北匡山

传统释“匡”为饭器,因其形状为方,故有方正、端正之义。但“匡”既为饭器,何以一边缺损?又如何盛饭?笔者以为,“匡”字源于一种用竹子编成的类似于簸箕的方形盛器,它跟别的盛器的不同点就是特殊的形状,它是方形的,底口紧贴地面,能将地面上零乱的东西轻易拾归到“匚”中,灵巧便捷,使用方便。随着类形的变化及制作材料的不同,“匡”字也派生出了多个字体,比如竹子编成的 “匡”做“筐”,木头制成的“匡”做“框”。王锐英《三框字的起源》认为“匚”中畜类为“匡”,“匡”是将无序的禽类或畜类赶往固定的围栏中,进行有序的管理,使其端正,故“匡”引申到安顿、匡正、匡扶等字义。后上升到了国家政权体系当中,《周礼·夏官》载:“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匿,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匡人,周代官职,周王直接任命的专门用来监督和纠察邦治的官员,类似于后世的巡按御史,是天子的耳目。匡氏族系的来源当跟这种特殊的“匡器”有关。

夏商周王权简介(商周古国匡国)(2)

匡的金文

商代匡国在周初亡国后,可能周王另封了匡国,建西周匡国,故又有匡国为姬姓的说法。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上也留下了不少匡人,更有匡人制作的铜器传世,当然,铜器上的匡人也不排除投靠周人的商代匡国后裔。《殷周金文集成》著录了一件西周铜器《匡卣》,有铭文:“隹四月初吉甲午,懿王在射庐,作象舞,匡甫象乐二,王曰休,匡拜手稽首……”普遍认为这是周懿王举行射礼大典时的场景,作象乐伴舞。“象乐”是上古时代重要宫廷礼仪,奴隶制社会早期艺术形式,多用于大型盛会。匡也有幸参加了这次盛典,还为周王作象舞,事后为了纪念铸制了此器。另外周孝王时铜器《曶(hū)鼎》铭文中也有一个叫“匡季”的匡氏族人,牵扯到了一桩田产诉讼案,起因是他的族人强抢了“曶”家的谷物,两大贵族引发矛盾,闹到周王畿,最后由大周东宫出面调停此事。可见,西周时匡氏族人还很活跃,与王室关系也不错。

夏商周王权简介(商周古国匡国)(3)

《匡卣》铭文

春秋时,匡人的活动地较多,今河南、山东、湖北均有带“匡”古地名,当为匡国亡后匡人不断迁徙所致。但史书中记载最多的却有一处。《左传·僖公十五年》有“盟于牡丘……次于匡”的记载,是指前645年春,楚国因徐国的背叛向徐国发难,遭到以齐国为首的中原国家的联合干预,它们在牡丘(今山东茌平县东)结盟,联军驻扎在匡地,伺机而动。杜预注:“匡,卫地,在(河南)长垣西南。”另《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离开卫国准备去往陈国,路过匡地,不料遭到匡人的袭击,将孔子整整围困了五天。原来,孔子长得像阳虎,而阳虎当年残暴的欺压过匡人,匡人恨之入骨,借此报复,却酿成了一桩冤假错案。后来孔子派人去卫国,在卫人的帮助下才得以脱困。这里“孔子畏于匡”的匡地,也在今河南长垣市西南一带,有匡城,两处当为一地。

匡国亡后,有一支匡人南迁到今湖北武穴市一带,境内有匡山,当为商代匡人活动遗迹。根据姓氏传说,又有一支匡人越过长江迁居江西九江庐山一带,为“匡庐”,当为《庐山记》中所载之事。匡人以国为氏,形成匡姓,战国后期齐国名将匡章当为匡国后人。

文/堰风

西周古国——杜国,“杜”为洞穴时代的“门户”,周宣王杀杜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