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挑治法(刺皮针法及临床举隅)

刺皮针法及临床举隅郑利 芳 金 亚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针刺挑治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针刺挑治法(刺皮针法及临床举隅)

针刺挑治法

刺皮针法及临床举隅

郑利 芳 金 亚蓓

刺皮针法属 于《内经》五体针法的 一种 ,它 是根据疾病 的脏腑辨证结果 , 即病邪 在表者 , 从肺卫论治 , 因肺在体合皮 ,并选择相应 的皮部穴位与皮部刺法为 主的一种针刺 手法 , 是中 医学的一种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 。该方法作用 于人体最表浅的部位 ,属于浅刺法 , 临床上使 用 的 皮肤针 、七 星针 、梅花针 、毫针 、三棱针 点 刺 ,均属 于刺 皮部类。

1 《内经》刺 皮针 法的理论基础

《素问・皮部论》关于皮部的概念 ,所论述 内容包括 :皮部 , 以经脉为 纪 ,上下 同法 ;三阴 三阳皮部 的名 称分别 为 关枢 ”、“害蜚 ”、“枢持”、“关蛰”、“害肩 ”、“枢儒 ”;凡十二经络脉者 ,皮之部也 , 确切的说是“浮络”, 因此 浮络广义上也 属 于皮部范 畴。

《素问 ・皮部论》 中阐 述 了外 邪致病人里 的传遍过程 ,如 “络盛则人客于经[21”,该原文提到了 疾病 的传变 由表入里的过程 ;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 , 必先于皮毛 ,邪 中之则 腠 理 开 ,开 则 人客 于 络 脉 , 留而不 去 ,传人于经 , 留而不去 ,传 人于腑 ,廪于肠 胃 。”该段原文阐述 了外邪致病人里的途径 ,即 由表及里 ,先犯皮毛 、腠理 ,进 而络脉 、经脉 ,最后 内传脏腑 的过程 。之后在《素问 ・皮部论》 中还提到“故皮者有分部 , 不与而生大病也 ”,说明皮部在疾病传变 的过程中处于早期阶段 ,此时如能及早治疗 ,截 断众流 , 可 以防止疾病深入发展 。 这种 治未病 的思想以及疾病的传遍过程 ,在现代临床运用 中颇有指导意义。

2 《内经》刺皮针 法

内经中 的直刺法(挟皮刺法 )、毛刺 法 (又称点按刺 )、半刺法 均属刺皮手法 ,正 如《灵枢 ・官 针 》[ 3_云 :“直刺针者 , 引皮乃刺之 , 以治寒气之 浅也 ,毛刺 者 ,刺浮痹于皮肤也 ,半刺者 ,浅 内而急发针 ,无针伤 肉 ,如拔毛 状 ,以取皮气 。”

上 述挟皮 刺 (直针刺 )、毛刺 、半刺 虽 同为 浅刺法 , 但针法各 自不 同 , 挟皮直刺 要用 手撮起皮肤横刺 ,毛刺是点 按皮肤 ,不入皮下 ,半刺是浅刺于皮 内 ,进针浅 ,出针快 ,如 同拔毛 一样 ,仅出入于皮肤之中 。

3 刺皮部 常用 的针刺手法

3.1 俯(仰)掌持针 法  以拇 、食 、中三指持定针柄 ,用 1.5寸 毫针时可无名 指抵住针身 。用 1寸毫 针则 以拇食指 持针 , 以中指抵住 针身 。在 与穴点皮肤呈 15。30。角 进针 时 ,持针之手取俯掌 式 ;拇指 正垫于针 柄与皮肤之间。如因患者与术者 的体位而适用 仰掌式 ,则以 中指垫于针柄与皮肤之间 。 此与一般毫针深刺的要求扶针 以直不同 。 进针时运用 手腕之力 或结 合指 力捻针刺 入。

3.2 推 法 取 上述持针进针后 , 以拇 、食两指持针柄 ,用 针腕力 向前缓缓推进 ,一般可不加捻转针 , 以便体察其针下 的松紧度 , 如针尖部似有 障碍感或紧滞感 ,应调整方 向和深度 , 当推至应刺深度 时 ,略提转针 ,觉 针下 不紧不松无 痛者为适度 。

3.3 弩 法 当推至应刺深度以后 , 如针下过于空滑 或针后需加 强刺激者 , 用拇 、食指紧持针柄 , 中指压住针身 ,三指同 时用力 作一按一松谓之弩 。

3.4 抽 法 用弩法而仍针下空滑者 , 以拇食指紧持针柄 ,迅速地作小幅度的往 上往外抽提 , 是谓 “抽气”, 随抽而复往下按 ,谓之添 ,合称抽添法。

3.5 点按 法 凡皮薄肉少或需直刺而宜浅者 ,用 拇 、食 、中 三指 持针 , 以无 名 指抵住 针尖相 近处 ,一般露出针尖 0.2寸左右 ,先 轻置于穴点 上 , 随即使动指 掌之力 向下 点按 , 因有无 名 指作垫 ,故按压 时应先露 出之针尖长度。 当按压进针后继续用 指掌之力 一按一松 ,针尖一上一下 如蜻蜓点水之状 ,宜反 复施行或 结合捻转手法 以加强 刺激 。

4 《内经》刺皮部主病的理论基础

肺主皮 毛的理论翻, 当肺部发生疾病 时 ,易 导致皮肤的相应表现 。若肺气虚弱 ,宣发布散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的能力 下降 , 则皮毛失去温润濡养而枯槁憔悴 。宣发卫气不足 ,则皮毛失于 固摄而见 汗多 , 防御外邪的能力下降易患感 冒。《灵枢 ・官 针》 : “手太阴肺 经 ,气绝则皮 毛焦 。”若肺 阴虚 ,常 见皮肤 干燥 、皲裂 ,毛发干枯 ;肺气闭郁 ,则影 响皮毛气门 的开合 ,气不得宣而无 汗。 因此 , 随肺脏寒 、热 、虚 、实 病 变 的不同 ,皮肤出现 相应的病理变化 及临床表现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嘲,肺与大肠通过经络的联系 ,构成 了 脏腑阴 阳表里两经的属 络关系 。手太 阴肺经属肺络大肠 ,手 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经络上一脏一腑 ,一阴 一阳 ,表里相 对 ,生理病 理上互相 影响 ,如肺气肃降正常 ,则大肠传导如常 ,大便通畅 ;若肺失肃降 ,津液不能下达 ,则大便秘结 ;反之 ,若大肠实热 ,腑气不通 ,也可影响肺气不利而咳喘。

由 以上两点可看出凡 是热 病初 期 起 , 外 邪在表者 , 首先 可以考虑 从肺卫论治 ,故浅刺 皮毛可宣泄皮毛部的邪气 以宣肺气 ,临床主要用 于治疗风邪束表 、发热 、咳喘等和肺脏有关 的疾病 , 以及过敏性鼻炎 、荨麻疹 、带状疱疹等皮肤病。如刺少商 出血可治疗急性 咽炎 ,刺上星治 小 儿腹泻 ,刺十井 、十宣出 血可治疗 中暑 、发热等症。

5 刺皮针法处方的选取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方法可 以归纳为 “理 、法 、方 、穴 、术 ”,金 肖青阴提出针灸处方中腧穴组合关 系可归纳为 以“主 、客 、辅 、应”四者为基本组合 ,从而形 成理法方穴一 以贯 之 、规 范有序 的处方 。刺皮针法主穴的选取 即根据脏腑 、 经络的功能及病 候选穴辨证选穴【81,看患 者病 情与 哪一脏腑 、经络的功能失常有 关 ,或符合哪一脏腑 、经络的病候 ,根据五脏与五体 的对应关系 , 选用 与五脏相 对应 的五体 穴进行治 疗。 如肺经病 、呼吸系 统疾病 、皮肤疾病 ,根据“肺主皮毛”理论 ,首选肺经的皮部穴位。刺 皮针 法客穴的选取 即根据表里经选穴 , 在与患 病 相表里的经脉上选 , 如皮毛病 取肺之表里 经大肠经之 曲池 , 胃病取脾经之公孙等 ;也 可采取同名 经来选取客穴 , 如太 阳头痛选手太阳小 肠经之后溪穴为主穴 ,根据 同名 经选取客穴法 ,可选取 足太 阳膀胱经之申脉穴作为 该病的客穴。

刺 皮针 法辅穴的选取参考局部选穴原则 , 即在其局部选取有关经穴或阿是穴进行 治疗 。 例如眼病取睛明 、攒竹 , 胃病取 中院、梁 门等 皆是局部选穴 ,若患部有明显压痛点 又不在正经穴之上 , 则以痛为俞运用 毫针或打刺 ,都有较好的效果 。

刺皮针法应穴的选取 即根据 随症选穴[9]的原则 ,所选穴位不是专治某一局部或某一经脉的病症 。而是治疗全身 性疾患 。如发热可加 曲池 、合谷 ; 如咳嗽取太渊、肺俞 ,痰多刺丰隆 ,喉痒刺天突 ,咳血刺尺泽等。

6 病 案介 绍

6.1 运 用刺皮针法治疗鼻渊 

患 者男 性 ,26 岁 , 主诉鼻塞流涕半个月 。患者在一次感 冒后 ,鼻塞不通 ,流浊涕半月余 ,并常觉 头昏头痛 ,嗅觉 减退 ,纳呆 ,舌红 ,苔 白。诊断为鼻 渊 ,症属 于风热犯肺型。治法 :疏风散热 ,清宣肺气 。主穴 :太渊 ; 客穴 :列缺 ;辅穴 :上星 ;应穴 :风池 。针法 :太渊 、列 缺采用 刺皮针 法 ,针刺入皮下 , 针尖朝 向经络方向 ,上星采用半 刺法 , 风池采用 泻法。 留针 30min,隔 日 1次 。首诊之后 ,鼻塞渐通 ,头 昏头痛减轻 ,巩 固治 疗 2个疗程后 ,鼻渊 、头 痛症状 消失 。

6.2 运 用 刺 皮针 法 治疗 目 赤肿痛 

患 者 女性 ,33岁 , 目 赤肿 痛 1天 , 以 目赤肿 痛为 主 ,伴有 羞明 、流泪 、眵多等症状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数 ,大便偏干。诊断为 : 目赤肿痛 ,辨证为 :外感风热 。治法 :清泻风热 、消 肿定痛 。主穴 :少商 ; 客穴 :合谷 ;辅穴 :瞳子髂 、攒竹 ; 应穴 : 风热外袭加 曲池 。针法 :少商穴 采用 点 按法 ,或点刺法 ,合谷采用 半刺 ,半刺是形 容进针半途而止 ,未刺达深部而仅刺达皮 ,而且要“浅内而疾发针 ,无针伤 肉 ,如拔毛状 , 以取皮气”;辅穴采用 毛刺法 ,浅次局部略红 。首诊之后 , 目赤肿痛症状减轻 ,分泌物减少 ;二诊 、三诊后 , 目赤肿痛明显缓解 。

6.3 运 用刺 皮针 法治 疗瘾疹

患 者女性 , 17 岁 ,全身皮肤瘙痒 2天 ,患者 2 天前感受风寒后 ,双上肢及颈部出现成块 、成片状风团,伴有瘙痒 , 时隐时现 , 遇风易发 , 于皮肤科就诊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皮疹仍时隐时现 ,伴有瘙痒 ,舌质红 ,苔薄白 ,脉浮 ,大便稀 。诊断 :瘾疹 ,辨证为 风寒瘾疹 。治法 :疏风合营。主穴 :尺泽 ;客穴 :血海 ;辅 :局 部阿是穴 ;应穴 : 风邪 侵袭加 外关 、风 池 。针法 :尺泽 、血海 、局 部阿是穴均 采用 毛 刺法(又称点按刺 ):用拇指 、食指或拇指 、食指 、中指捏持针 ,中指 或无 名指 抵住 针尖相 近处 ,运用 手腕之 力作上下 捣 动 , 如雀 之啄食 , 连续轻刺 穴点 ,也 可局 部梅花针放血参考刺络疗法 。 首诊之后 , 瘾疹颜色稍淡 ,瘙痒症状略有缓解 , 四诊后 ,风团 及瘙痒症状 明显缓解。

按 :鼻渊是 以鼻流腥臭浊涕 、鼻塞 、嗅觉减退 为主症 的一种疾病 ,多 因 风热 犯 肺 ,郁 热 ,酿为 浊 液而至; 目赤肿 痛多 由于外 感时疫热毒所引起 。风热 之邪侵袭 目窍 ,经气阻滞,火郁不宣而至 ;瘾疹多 由于卫表不固 ,感受风 寒 或风 热 之邪 , 客于肌肤 ,致使营 卫不和 。诸病 均 属 风 邪 尚未祛除 ,病 邪 在表 ,选用 病 位在肺 , 因肺在体合 皮 ,采用 五脏一五体脏腑辨证法 ,选取肺经的皮部 穴位太渊 、少商 、尺泽为 主穴 , 以疏风散热 、通窍合营。客穴选肺之表里大肠经列缺穴宣通鼻窍 、 合谷穴以调节阳 明经气 , 达到泻风热之功效 ;或取同名 经穴血海为客穴增强其有养血 、凉血之效。再配伍局部取穴辅穴 ,如鼻渊配合上星增强其通络止之功效 ; 目赤肿痛配合瞳子 、攒竹增强其清热明 目之效 ; 瘾疹配合局部阿是穴增 强其疏风清热之效。应穴均采用 随症加减 的方法 ,风 热甚者加 曲池 穴以疏风清热对症治疗 。皮部病症均采用 刺皮手法 , 即病在表 ,浅刺而急除之 ,正如夹皮刺法 、半刺法 、毛刺法均 属于浅刺 法类 。

综上所述 , 刺 皮针法 阐述 了 五脏肺 与五体皮的内外对应关系 ,认为肺脏疾病可外达 于皮部 ,而针刺皮部可调节肺脏相 关疾病 ;对于热病初期起 ,外邪在表者 ,病位在肺卫者 ,可通过刺皮针法达到宣泄皮毛部 的邪气 以宣肺气 。因此刺皮针法可治疗风寒束表 、发热 、咳喘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病 ,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