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

最近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各地都在为抗疫清零紧绷着神经

然而在某地的核酸检测现场,却出现了这样一幕“风景”:

一位穿着红色舞裙的女孩,随着动感的拉丁舞曲配乐翩翩起舞,忘我投入。一旁是穿着防护服的一线医护人员,如同被罚站一样,整整齐齐地站在她面前,看她跳舞,一动也不敢动。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2)

萌娃在核酸现场跳舞致谢,惹怒网友

看完这个视频,我只觉得尴尬溢满了整个屏幕。

据说让孩子跳舞、专人拍摄,是为了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传递“正能量”。视频火了后,这样的形式最近被很多人效仿,各地让孩子唱歌尬舞已出现“人传人”现象,而且是越唱越起劲,越舞越尴尬。有人站在核酸检测桌前,但压根不是做核酸,而是让孩子哐哐开跳。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3)

有在大白们上门做核酸时,打开家里的音响设备,沉浸式开跳的。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4)

有的家长觉得,个个娃都是跳舞,没新意,于是有了演唱版的《听我说谢谢你》。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5)

客观地说,这些感谢初衷是好的,但不知何时起,这种“感恩式跳舞”却逐渐沦为了父母的炫耀攀比。微博大V“江宁婆婆”爆料称,她亲眼见到一个妈妈领着孩子去做核酸,核酸刚做完,就拿出小音箱,播放一段感人肺腑的背景音,让孩子给表演节目。 说罢,还拿出手机拍摄这“煽情”一刻。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6)

有网友对此展开猛烈抨击:

“孩子是好孩子,家长,趁早看病。” “就为了发个朋友圈吧。” “消费孩子和工作人员,就是拍视频趁热度吧。”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7)

的确,防疫人员这身防护服,一旦穿上就没法吃饭喝水上厕所,一天下来全凭意志撑下去。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早弄完,早点回家洗个澡好好休息一下。现在让辛苦一天的他们“罚站”看小朋友表演,不是小朋友舞跳得不好而是大人让它变了味,强行将白衣天使们推到聚光灯下,只会给他们带来压力、难堪和负担。当你的温暖,只是想彰显自己的时候,那只会是一场自我感动; 当你大张旗鼓地自我标榜时,其实也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冷漠。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8)

真正的善良,不是为了刻意给谁看核酸现场献舞这件荒唐事,《光明日报》也点名批评:称其形式或许早已大于内容。是啊,关于如何表达善良,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做好事不是为了作秀和出名,而是发自内心的良善。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9)

我想起14年前,刘德华做的一件小事:2008年,100位明星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了宣传曲《北京欢迎您》。当时,能为奥运会献唱,无疑意味着一个明星的实力和人气。 这首歌,也红遍中国,大街小巷人人传唱。 但这100个明星里,有来自两岸三地的,有年轻的,有资深的,却惟独没有“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原来,刘德华不是没受邀,而是主动选择不去。他去做的,是另一件事:为那一年的残奥会,创作宣传曲。据知情人透露,当时刘德华是自掏腰包,花了150万元,制作出一首歌——《每个人都可以是冠军》。词曲,都是他亲自参与创作。 MV,也是他本人扮演残奥会运动员。 为了演好“残疾人”,他坚持每天用绷带缠住、吊起左腿7小时。记得当年我还是一名学生,初看这支MV的时候,真的以为是个残疾人。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0)

尽管如此卖力,但比起奥运会正赛,残奥会的关注点明显要少很多,刘德华的这份公益心也很少被人知道。今年的冬残奥会,有博主偶然发现这首歌,才把刘德华做的这件事讲了出来。但行好事,不问前程,无名可显,不愿张扬。我想说这才是真正难得的善良。其实,比起让孩子在核酸现场跳舞,如果真想向防疫人员表达感恩,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去年11月,河北爆发疫情。驰援疫区的医护们刚离开辛集市,一个年轻的女人,默默独自站在路边,目送着他们。车辆飞驰开过,没有人注意到她的身影。但她一遍遍挥手、鞠躬。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1)

一个路人偶然拍下这一幕发到网上,女人才惊讶地接受采访。 她说,不知用怎样的方式才能表达谢意。只能悄悄地目送,真诚地祝福。 另一件事发生在湖南攸县,防疫人员在中学里进行核酸采样到深夜。有个女孩趁他们不注意,偷偷在桌边放下一个袋子便走开了。 直到结束收工,防疫人员才发现。 打开一看,是牛奶和面包,还有一张字条,写着“天使们辛苦了”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2)

这些无声的温暖,更让人动容。不把对方当表演的工具,只想给予朴实的温情。其实绝大多数真心的温情,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而我们最该感谢的,恰是这些不动声色的善良。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3)

中国式晒娃,往往坑的是孩子当然,有人会说作秀的只是那些爱虚荣和炫耀的家长,孩子们是无辜的这正是我想说的另一个问题,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一个爱炫耀的父母,实际上就是一个焦虑的父母。而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在这张纸上图什么,孩子就是什么样的。在互联网时代,家长想要秀娃,让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社交圈子本身没有什么大错,但关键是要引导好孩子的三观。还记得去年那个火上了人民日报的“天天小朋友”吗?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4)

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了之后,天天的爸爸没有让孩子接广告,也没有拍一些低俗谄媚的视频博取流量。他们所拍摄的视频,全都是既有趣搞笑,又充满教育意义的。 比如,那个创作“好习惯我来说”的短视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眼中的好习惯。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5)

又比如和福州交警拍摄的视频,提醒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6)

这才是正确的“秀娃”姿势。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不管今天多么火,流量终究会有过去的一天。哪怕在社交平台收获再多的粉丝,在朋友圈得到再多的点赞,都不如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在行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自己,又树立了正确的三观,还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才是秀娃晒娃的最高境界!

点亮“在看” “分享”,与所有爸爸妈妈共勉。

真实状态下的刘德华 看了14年前的刘德华(1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