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

有次作文课,学生有这样一个句子:西楚霸王项羽刚愎自用,最后落得个自吻乌江的下场。句中“吻”显系“刎”之误。我把此事对学生一讲,众生莫不哄堂大笑。

平时我们常说错别字,所谓错字,就是自造字,往往是笔画的增多减少,或是偏旁的误用。而别字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白字,就如上述把“刎”写作“吻”就是写白字,或写别字。比如:将“部署”误为“布署”,将“平添”误为“凭添”,“呕心沥血”误为“沤心沥血”,将“川流不息”误为“穿流不息”,将“步步为营”误为“步步为赢”,将“计日程功”误为“计日成功”等等。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1)

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如某商店把“鸡蛋”写作“鸡旦”,某家具厂将“家具”写作“家俱”,某磨坊把“出售麸子”写作“出售夫子”,最离谱的还有“拉生”一词,琢磨了好长时间,才知道这是“拉糁(shēn)”的误写。

这些别字有个特点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有些是因为笔画过多,而故意减省所致。如果从文言文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些误写的字是正确写法的那个字的通假字。怪不得有人笼统的说,通假字就是古人写得错别字。

但通假字却绝非这样简单的理解。所谓通假字是指在古代典籍中用一个与正确规范写法的字(可称之为本字)不同的字(可称之为借字,也即通假字)来替代本字的用字现象。这种替代有三个特征:

借字在意义上与本字毫无干涉;

在读音上(注意:这种读音是古代读音,绝非普通话读音)与本字相同或相近;

在时间上与本字是共时关系,同处一个时代。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2)

对于通假字学生往往觉得难以理解,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通假字,或通假现象。 举例来说,先看几个成语的例子(括号内是本字):

信口开河(合) 拨乱反(返)正 受益匪(非)浅 内容翔(详)实

一介(芥)不取 空(孔)穴来风 信而有征(证) 矢(誓)口否认

华(花)而不实 高屋建(瀽)瓴:【按】瀽,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另外,由于我国有很悠久深厚的吉祥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一些图案和纹饰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好多动植物都有不同的寓意,之所以如此,就是通假的缘故。如以“鱼”通“余”,以“鹿”通“禄”,以“蝠”通“福”,以“蝶”通“瓞”,以“糕”通“高’,以“鸡”通“吉”,以“羊”通“祥”,以“白菜”通“百财”等。过年时,人们常把“福”字倒贴,寓意福到了,岂不是以“倒”通“到”吗?

谜语中也有通假字。如一个谜面是:群芳争艳忽凋零。打一外国城市。谜底是:华盛顿。显然以“华”通“花”;还有一个谜面是:夕阳无限好。打一成语。谜底是:莫名其妙。这是以“莫”通“暮”。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3)

当下尤其是在网络语言里,通假字可谓层出不穷,并且成为一种时尚。如杯具(悲剧),童鞋(同学),斑竹(版主),神马(什么),网络语言不规范,甚至混乱的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引导规范。这对于保持汉字的稳定性和纯洁汉语书面用语有重要意义。或许,有的同学会问,在古代为什么有那么多通假字呢?分析起来有这样几个原因:

1.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了文化传承的断层,到汉代时废除挟书令,传统文化重新得到重视。但是,却没有了传授经书的人。原在秦朝的博通经书的知识分子,大多年老体迈,没有精力重新整理典籍。他们只能通过口授传给自己的弟子,而弟子在记录的过程中,由于方言,或发音不清等原因,难免会出现误写误记的情况。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4)

2.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中引郑玄的话: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而已。原来,古人在记录语言时,“仓促无用字”,一时想不起来,只好随手写一个同音词代替(也就是白字)。俗话说“提笔忘字”就是这种情况,对书写者自己而言是不影响意义的表达的。

3.后人对通假字或者不知,或者为了体现古雅博学有意仿效,逐渐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得到社会承认的语言现象。积非成是,流传下来,就成了通假字。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别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因此通假字的存在有社会合理性。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出现以前,文字使用情况相当混乱,并没有得到国家的有效规范。声同而形异的情况根本没法避免。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5)

清代学者王念孙在《经义述闻》序中说:“训诂之旨,本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鞠为病矣。”

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自序中也说:“不知假借者,不可与读古书。”可见正确的识别通假字对于读通古书的重要性。

举例来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一句,句中“剥”字难解。王荆公《诗新经》:“八月剥枣。”解云:“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毛公本注云:“剥,击也。”陆德明音普卜反。公皆不用。后从蒋山郊步至民家,问其翁安在·曰:“去扑枣。”始悟前非,即具奏乞除去十三字,故今本无之。(洪迈《容斋续笔·注书难》)王安石的失误就在于没有认清“剥”是个通假字,文字从本质上源于声音,是承载意义的形式,它的写法可以变通,这是清儒所竭力发明的。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般在课本中都有详细的注解,主要是自己理解和积累。现略举几例,以观其概貌。

“亡”通“无”。例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厝”通“措”。例如: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趣”通“促”。例如: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离”通“罹”。例如: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裁”通“才”。例如: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

“翼”通 “翌”。例如: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止”通“只”。例如: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阳”通“佯”。例如: 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般有哪些(明明白白说通假)(6)

对于中学生而言,只要记住课文中列出的常见通假字也就行了,在考试中不会作为重点考察的内容。在做文言文阅读类题目时如果按句中字形字义无法理解,就要考虑有无通假现象,如果有,要积极调动平时积累的通假字相关知识应对。比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第一小题D项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这里“阙”应通“缺”,意为缺点、过失。

最后,要注意,通假并不是假借(许慎所说六书之一),通假只是借字对本字而言的临时性借用。而假借是指一个概念抽象难以表达,只得借用一个同音(音近)字表达,假借是没有本字的。这种假借是长久性的,可能会一借不还。“夫”本指古代的成年男子,即丈夫。后被假借为发语词和远指代词。如“其”被假借为代词或语气词后,只得另造“箕”表示其本义。“我”本义古代一种带有利齿耙状的武器,后被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斤”本义是斧头,假借为重量单位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