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孩子10年后将是最没出息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莫言式的人还是司马南式的人呢)

在上个月,曾经有人在微博上发起了针对莫言和司马南支持度的调查,结果是支持莫言的人数占据了89%,而支持司马南的人只有11%。这个结果出来之后,很多司马南的粉丝都表示这个数据不客观,因为博主很可能本身就是对司马南不感冒的人,所以关注他的账号的人估计也都是跟他观点基本一致的人,因而这样的结果没有代表性。看起来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博主的态度会影响他的粉丝的思维模式的。

近日,有一个网名为“京城老徐”的博主发布了一个自己发起的网络投票结果。他的问题比起前面的博主稍微复杂一些,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司马南和莫言两位的基本情况,然后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有孩子的话,你愿意他成为的人是谁?”截止投票时间,一共有接近四万八千人参与投票,其中支持莫言的人有三万一千人,支持司马南的人有一万六千人,比上一个的投票结果看,支持司马南的比例略有提高,但莫言依然是完胜司马南,不知道这个结果司马南的粉丝是否会认可呢?我看了博主的简单介绍和他的一些文章内容,应该是一个相对保持中立的人,并没有明显的立场。

这4种孩子10年后将是最没出息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莫言式的人还是司马南式的人呢)(1)

从网络的舆论声量来看,司马南肯定占据绝对的主导权,他声讨莫言的事情发生以来,莫言从来没有进行一次的反驳和解释,都是司马南自己在表演,网上那些为莫言发声的人也几乎都是自发的站出来的人,没有什么统一的形式。但这些支持莫言的人,几乎都是从作品的文学属性进行讨论的,几乎不涉及道德层面和所谓的立场问题,而这方面恰恰是司马南最擅长的,司马南的观点几乎都不涉及学术问题,而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问题,这样论述容易引发大家的共情,并且比起深奥的学术问题的晦涩难懂,纯粹的对错判断题最起码不那么烧脑,如果再适当的利用口才提示一下,那么很容易达成一致的。

这4种孩子10年后将是最没出息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莫言式的人还是司马南式的人呢)(2)

我看了众多的讨论莫言的文章,有支持莫言的,也有支持司马南的,得到的结论是大家好像根本就不是在讨论同一件事情。支持莫言的人说莫言作品是文学创作,是对上个世纪某个特殊年代的记录和提炼,有很多书中的内容确实存在过,只是莫言用了比较魔幻的手法写出来了。这些文章几乎都是立足于莫言的作品。而支持司马南的人更多的是从莫言创作的出发点来批判的,认为他揭露社会的丑陋和黑暗就是为了迎合西方的所谓审美观念。我们无法揣测莫言创作的初心,但他在创作很多作品的时候还是军人,他的很多作品也在国内屡获大奖,这也是根本的事实,至于他是否设想过自己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不知道,因为这也不是他能够主导和争取的,这是事实。

昨天发生在桂林全州县的“人口调剂”事件,不知道是否能够让一部分网友对于历史会有一些新的认识,这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好像比莫言的小说《蛙》的情节更魔幻,但这确确实实的发生了,看了这样的新闻,大家对于莫言的一些作品的魔幻情节还有什么怀疑吗?很多事可能在历史上真的发生过,并且性质之恶劣只有你想不到,写不出来,而有人却能做得出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能以今天的标准去判断几十年前的事情,自己没有看到,没有经历不代表就没有存在过,实际上司马南也是亲历者,有很多事他心里一定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才会避开讨论莫言的作品,而只是讨论莫言的立场,并且找准一句话火力全开的进行批判,这才是典型的扬长避短。

如果论网络声量,无人能出司马南其右。并且他的粉丝忠诚度也是比较高的,看上去人多势众,气势汹汹。但为什么两次网络投票司马南都会大败呢?肯定不完全是博主的立场问题的。有很多人心里还是明白司马南是不靠谱的,也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司马南这样的人的,成为莫言这样的大家虽然曝光率没有司马南那么高,但还是能够得到社会上大部分人的尊重和敬仰的。而司马南无论怎么闹腾,在很多人眼里还是像“小丑”一样,很多人可能赞成他的一些观点,但未必佩服他的人格。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仅仅是把司马南当做了自己的传声筒,自己对一些事情的不满通过司马南的嘴说出来,给自己发泄了一些怨气。

这4种孩子10年后将是最没出息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莫言式的人还是司马南式的人呢)(3)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调查,所以任何的结果都只是参考。但个人觉得,司马南这次“碰瓷”莫言,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暂时看确实赢得了流量,但一定会失去信誉的。去年他质疑柳传志为什么从者如云呢?很多人还是有仇富心理的,这没有必要否认,那些痛骂柳传志的人又有几个真正了解他的呢?无非是资本家、贪腐分子、退休金一个多亿等字眼深深地刺激着大家的神经,自然容易被调动情绪。而莫言没有那么风光,获得诺奖也就是几百万的奖金,也没有什么别的绯闻,最多就是说错话了,因为司马南的粉丝没有能力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质疑莫言,只能拿几句话不断做文章,时间长了自己都觉得没有意思了。而面对那些专业性的反驳意见,也只有理屈词穷的戴帽子骂人了,自然失道寡助。

莫言和司马南几乎是同龄人,但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稍微有正常价值观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学教授、作协副主席的莫言一样的人,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虽然看似风光无限,但朝不保夕,现实生活中被人扔鞋子,三天的客座教授就被人发公开信解除聘书的司马南这样的人,这些事对于普通的人都是极大的人格侮辱,只是司马南自己内心足够强大罢了!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也有这么强大的内心呢?

这4种孩子10年后将是最没出息的(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莫言式的人还是司马南式的人呢)(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