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铺隐藏的房间(小镇上的铁匠铺)

按:《中师生》公众号得天下中师生的关注和支持,致力创建一代中师生的精神家园。今天,我们分享范友军的文章《铁匠铺》。

铁匠铺隐藏的房间(小镇上的铁匠铺)(1)

原题:铁匠铺

作者:范友军

小镇东北角靠路沿边的铁匠铺里老张爷俩天天叮当叮当的忙个不停。

铁匠铺是小镇唯一的一家。

老张并不老,实际年龄不超过40岁,由于他结婚早,孩子已有十五六岁了。

因为整天围着煤炉子,脚手不使闲,加上他平时不大讲究卫生,让人看上去五六十岁了,所以,镇上的男女老少,只要碰见他,都喊他老张。

老张的铁匠铺是分淡旺季的。

小镇人口虽不多,可管辖的村子近30多个。尤其是生产队刚解散时,家家都分了责任田,收割地里庄稼时都离不了铁掀、抓钩、镰刀、铲子等农用工具。特别是收小麦和大豆时,铲子,镰刀用的比较多,所以,在收割之前,老张铁匠铺的生意特别红火,他爷俩是连天加夜赶做出来一批又一批的收割工具。

有时,他会提前半月甚至一个月,不然的话,过了那个时节,打出来的再多,也会卖不出去的。

老张不是小镇上的人,他是从西乡来的。老家有三亩地,妻子在家一边照顾公婆一边种着地,日子还算能过得去。老张最多一年回家一趟,大都会在过年的时候。

老张人说话和气,到铁铺买东西别讲带钱不带钱,往赊账本上一记,挑好后尽可拿走。老张从来不会在人家屁股后边撵着要账。

二爷磨香油用的铁架子还有句口都是老张做的和打的。

二爷说:“老张是好人,人实在,生意上从来不跟人家瞎胡来,有时打出的东西给个够本就行。”

二奶也说:“人家老家在咱小镇上或四面庄子里,人缘真好,上次老张生病,到卫生院瞧他的人真不少,别看他这小铁铺,真帮了大家不少的忙。”

生意好了,人缘再好,也会引起别人的眼红。

“小舅子的,是谁干的这事,让老张吓得把门都关了。”支书宝贵在大队办公室里气得脸都发红地说。

“支书,恁先别动劲,被别人听到了,事恐怕会更严重。”老张手里拿着一盒一毛一的前进牌香烟紧张地对宝贵说。

“咱小镇上可是从来没发生过这事,无非平常谁家丢个狗啦猫啦什么的,会有,这个事,不是想要老张的命吗。”宝贵不吸烟忙用手推了推老张递来的烟说。

二爷也在场,他让老张好好想想平时得罪过谁?

“我想大半天了,没有得罪谁啊,和大家关系搁磨都好。”老张回应着二爷。

“不然,上派出所吧,查出来,呆住非让他蹲几年。”会计何魁说到。

“别,别,别,这样做不是把人得罪苦了吗?再说,我还没损失什么。”老张无奈地看了看宝贵说。

天越来黑,宝贵他们几个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

“这事不弄出个子丑寅卯来,也显得咱没有成色,明个,你按对方的要求去做,看看有啥动静没?”队长韩彬对老张说。

“中,就这样办,咱们几个要把好嘴风,不得向外边,包括自己的老婆孩子透露一点风声。”宝贵要求在场的人说。

月上树梢,街上没有一个人。尔偶胡同里传来几声小狗的叫声,打破了宁静的夜。

宝贵回到家,妻子红莲已把做好饭端在了桌子上。

“会开恁长,开起会来,连饭都不吃啦。”红莲拿了双筷子递给宝贵说。

“几个人商量商量,看下步村里再上个啥项目,没想到一说没个头,竟把月亮说出来了。”宝贵咬了一大口馍玩笑似的说到。

“下午有财叔来咱家找你,说有点事,一看你不在家,就想走,我拦住问他有啥事,你猜他来弄啥来了。”

“弄啥哩?跟你说了吗?”

“停了好大会,他才不好意地对我说。”

“不昰又让我跟班子的人说说,当个小队长吧。”

“他是想借二千块钱,下个月给他小儿换贴用。”

“不应该啊,他手里不急啊,菜棚里买吧菜,他就分好几千的。”

“你这个人就是这样,我总不能统着叔的面问他吧,再说,家家用钱的地方多的去了。”

“明个我有事,你先把孩子上学的生活费给有财叔,到时我再想办法。”

宝贵,红莲俩人说完话,洗刷后,上床,灭灯,睡觉……

第二天晚上,老张按昨天塞他门里的纸条上写的:明天晚上10点,准备好一千块钱放在门口,不准对任何人说,不然,小心恁爷俩的命。用一个牛皮信封里面装了一千块钱,放在了门口。

大约过了有个把钟头,一个身穿黑衣的人很紧张似的出现在老张的铁匠铺门口,正当他伸手捡信封时,一声“别动,动了就打死你”,吓得那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声求饶:“别打别打,我是川儿……”老张一听是自己儿子的声音,连忙叫住了宝贵他们几个。

铁匠铺屋内灯亮着。“爸,我错了,我想要点钱,给老家的娘寄过去……”

儿子的话没说完,老张已泪流满面。

麦季后,老张关了铁匠铺,领着孩子回老家了。

后来,从宝贵口中得知,老张的儿子去参军了,在部队还荣立二等功哩。

铁匠铺隐藏的房间(小镇上的铁匠铺)(2)

作者简介:范友军,1991年毕业于淮阳师范,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乡土诗人。一直扎根农村教育一线,把爱倾注在乡村校园的每个角落。多次荣获省市县优秀中共党员,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工作之余,喜欢码些文字,充实生活。多年来,其诗歌散文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络发表近200篇(首),代表作《今夜想娘》、《村西头的那片麦场》、《夜欢的村庄》、《怀念母亲》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