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招与校招工资差别(校招与社招待遇并不相同)
每年毕业季到来之时,应届生的内心总是五味杂陈。一方面,大家好不容易结束了3年或4年的大学生涯,这种仿佛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但另一方面,来自学长学姐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又在明确告诉学生,22年或将成为就业最难年,“裁员”、“降薪”、“高门槛”这些词汇似乎成为了今年就业的“关键词”。
在找工作这事上,不是只有应届生一个人在努力
根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7月正式走出校门的应届生人数约为1076万人,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这就意味着,同学们即便手握着大专、本科的毕业证,也难以真正在短期内迅速敲定工作。于是,为了实现“广撒网,重点捞鱼”的计划,不少同学都会在走出校门后迅速加入社招,以期望着能够抢占先机。
当然了,同学们也并非是在孤军奋斗,因为各大院校为了解决就业难题,也会定期联系合作企业开启“校招”,让毕业生“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心动的offer。
那么问题来了,校招与社招之间究竟该怎么选择呢?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再做决定
吃过亏以后才明白,校招与社招的待遇并不相同在大学生“就业难,难如上青天”的论调之下,不管是刚踏出校门的应届生,还是正为实习发愁的大三在校生,内心都会萦绕着一种紧张的氛围,担心自己冲出校门后就成了地里没人要的“小白菜”,所以难免会出现望门投止的行为。
可事实上,校招与社招之间的差距,不光会体现在入职后的待遇上,学生还是要提前了解为妙。
★待遇和未来“天花板”截然不同
现如今,不少企业都将通过校招渠道入职的应届生当成“宝”,岗前培训、节假日福利、绿色晋升通道样样都没落下,而用人单位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职场新人能够带动团队发展,并逐渐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一些985、211高校进行招聘时,企业普遍会开出较高的年薪,待遇和职业规划自然也会更好一些。
但社招员工则不同,企业往往希望他们入职后迅速创造价值,所以薪资待遇和晋升条件全都要靠“成绩单”来说话,能够走多远也全看个人能力。
★在时间成本和靠谱程度上存在差异
校招主要是企业进入高校宣讲,所以时间比较固定、周期也比较有规律,学生只要肯从寝室里出来就能有机会向自己心仪的企业递交简历,进行面对面沟通,方便程度不是一星半点。
而社招就不同了,他们往往需要学生去主动上门找企业,所以会将许多时间花在交通上,相对来说麻烦不少。
另外,能够进入校门的用人单位,都已经经过了高校的层层把关,在真实性、正规性以及岗位对口度上都要比鱼龙混杂的社招现场高出一个层次。考虑到这一点,也就难怪有应届生表示后悔没听学长学姐的劝告了。
★企业对求职者的关注点不同
社招不仅会吸引来吸引来应届生,同样也会迎来工作多年的“打工人”,因此HR在招聘时,主要还是看重大家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少价值,多长时间能够找平用人成本。
不过在社招中,由于人事主管已经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群没有经验的学生,所以对应届生的工作经验反倒不算在意,反而更关注大家的潜力和培养价值。
当然了,校招也并非完美无缺综合比较下来,似乎校招相较于社招更适合像白纸一样的应届生,但话说回来,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向,校招本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要知道,能够参与校招的企业普遍也会对高校进行“分层”,像国家电网、中国烟草等国企,往往会更倾向于985、211、双一流名校,除此之外就是常年合作的大学,其余普通二三本想要请来这些“大佬”,恐怕比登天还难。
这就意味着如果同学们所在院校不具备响亮的名声与口碑,那么面对的校招企业恐怕还不如社招中的公司水平高,盲目投递简历反倒容易出问题。
另外,校招是同校师生之间的对比,在大家“起跑线”相同的情况下,拼的就是个人综合能力、绩点、奖项和竞赛成果,如果应生在校期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估计也难以有个好结果。
具体怎么选择,还得看同学们自己的“适配度”一般来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同学们未来1-2年的发展方向,所以大家在社招与校招的问题上,还是要看自己的求职需求来决定。
比如大家要是毕业于不知名的二本院校,又想要回到家乡发展,那么还不如挑选择业面更多的社招,毕竟校招水平有限并且与个人落地城市不匹配,这样只会拖延大家的脚步。
相反,若同学们出身于985高校,又倾向于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那么社招中的国企、事业单位就是不错的选项。
总之,在工作这事上,没有绝对的优势,也没有绝对的劣势,单看同学们如何选择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