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

总能在大大小小的报道中

看到“海宁”

也总能在大大小小的赛事中

看到“海宁人”的身影

我们总能看到

“海宁骄傲”、“海宁小将”、“勇夺金牌”

……

各种成就让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油然而生

但……

海宁体坛历史上有4个“第一人”

我想你一定还不知道

“更快,更高,更强”

历史与发展

海宁的体育精神

一直在传承!

海宁体育领域第一位世界冠军

01

1米77的高挑个子,面目清秀,乍一看人们很难把这位清瘦的姑娘和赛艇世界冠军联系起来。她叫严诗敏,1987年出生,老家在盐官镇联丰村。

她14岁开始参加水上运动项目训练,最好的成绩是2006年世界锦标赛女子轻量级赛艇双人双桨冠军。

2001年,严诗敏与水上运动结缘,她进入海宁市少体校训练。2002年,她进入省少体校训练,2006年进入省队开始专业训练。

她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除了在家的时间少,高强度训练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2014年,严诗敏退役了,结束了长达13年的运动员生活。在退役后的一年里,严诗敏考了教师资格证、健身类社会指导员等资格证。她说运动员的生活似乎少了一些色彩,她想要开阔眼界,为生活增添乐趣。

后来,她到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工作,负责人瞧她曾是赛艇运动员,便把她安排在游泳项目上。

她和她的好搭档赛艇相处了13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她割舍不断,于是在业余时间,严诗敏又走进学校,做起了赛艇推广工作。

因为赛艇是个小众型项目,也是一个全身性运动,对关节损伤小。所以严诗敏希望能看到赛艇项目能在生活中得到普及。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1)

海宁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

02

王才喜,他是我市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虽然时间已过去了31年,但说起海宁的体育史,总是不得不拿出来说一说。

1988年,24岁的王才喜参加了第24届奥运会男子60公斤级举重比赛。王才喜在完成抓举比赛后,顺利进入挺举比赛。他一上场就要了157.5公斤,只要这把举起成功,加上他的抓举成绩,就能获得这一届奥运会60公斤级男子举重的第三名。然而,体育竞技比赛中总是有许多料不到的意外,157.5公斤重的杠铃,曾被这位大力士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一次次地轻松挺举过,这次却让他失败了。这对王才喜来说,是终生都无法忘怀的遗憾。

1977年,他被市少体校举重队选中开始练习举重,从此,他的生活和举重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990年退役,今年55岁的王才喜,目前是浙江省国家级举重教练员。从曾经的运动员到现在的教练员,他和举重已经打交道42年了,只因对举重的热爱。

王才喜当教练员后,每年的年夜饭都是与队里的运动员一起吃的,节假日大多数的时间是在训练馆里陪着队员一起度过,他既是教练,更像是父亲。

这些年,他用自己行动弥补了当年的遗憾,一手带出了世界冠军。2011年法国世界举重锦标赛的赛场上,他的得意门生唐德尚以总成绩341公斤、挺举186公斤获得两项冠军,同时以155公斤成绩获得抓举第三名。

“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做教练,参加奥运会都是我一生最高目标的追求。”王才喜说出了这个让他努力不懈的目标。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2)

省举重项目中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

03

周成龙今年59岁,目前是浙江省海宁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户内维修工。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金牌维修工、上万用户心中最信赖的人,曾是举重世界冠军,是浙江省举重项目中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

周成龙从1975年开始练习举重,1978年一举获得菲律宾马尼拉世界青少年举重锦标赛56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块金牌。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3)

(周成龙年轻时的照片)

1984年退役以后,他没有选择当举重教练,而是回到家乡。2002年,周成龙进入新奥燃气,成为一名维修工,这一干就是16年,他将运动员的精神气也带到了工作中。

他说,当运动员就要当世界冠军,当维修工就要当金牌维修工。每天6点起床,提着15公斤的工具箱,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上下跑楼梯无数次,帮助用户解决燃气难题,有时要忙到晚上11点才回家。逢年过节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态,力所能及帮助老弱病残对他来说是“应该的”。从业这些年,已经有1万多位用户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他的电话成了公司的另一部“热线电话”,24小时从不关机,得到众多用户的认可和好评。曾先后获得“中国好人”“浙江省优秀党员”“最美浙江人·浙江省优秀职工”“海宁市劳模”等荣誉。

虽然,工作和举重南辕北辙,但他多年习惯没有改变,一周三次锻炼身体,在家中做200个俯卧撑,锻炼臂力和胸肌。“也多亏了坚持训练,给我提供了做好工作的良好体能。”周成龙笑着说。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4)

(周成龙近照)

海宁第一位获得残奥会名次的运动员

04

余立,今年40岁,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位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2016里约残奥会的赛场上都有他的身影。

在2016年世界残疾人赛艇大师赛暨里约残奥会资格赛上,余立与队友们夺得“LTA级男女混合四人单桨有舵手1000米”项目亚军,获得该项目里约残奥会入场券,最终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

余立和赛艇的缘分有点特别,1997年从省铁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他在杭州铁路系统工作。22岁时,因一场工伤事故,他意外失去了双腿。那时的他,对于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哪。在一次次扪心自问中,余立接触到了残疾人运动。

因为较高的运动天赋,他获得去省里参加比赛的资格。他一开始接触的是坐式排球,后来依据个人特点被推荐去了赛艇队。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余立和他的队友们一赛成名,从而入选国家队,征战国际赛场。

余立目前依旧是中国残疾人赛艇队的舵手。上个月,他刚刚参加完全国比赛,马上就开始备战奥地利的世锦赛。他透露,这次世锦赛也是入场2020年东京残奥会的资格赛。

这些年来,余立一直绷着一根弦,按照严格的计划进行训练。余立表示,“训练的确很枯燥,但是我们有目标,挨得住辛苦!”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5)

是不是想为这些咱们海宁的运动健儿点个赞?

“辉煌70年”海宁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

已经开始

本次活动对“十佳运动员”“优秀教练员”

“体育产业领军人物”三大奖项

进行线上投票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哟

快来为你心目中的“他”点赞投票吧

活动信息

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海宁日报

2活动时间

线上投票:7月11日-15日 17:00

评选公示:7月18日

3评选规则

(一)评选机制

本次评选采用线上网络投票(占比40%)及专家组评定(占比60%)组成。

(二)评选奖项

本次奖项评选意在激励体育工作者,树立典型标杆,表彰为海宁体育事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的先进个人。奖项分为3大类别,具体如下:

○十佳运动员10人;

○优秀教练员、裁判员10人;

○体育产业领军人物5人;

(三)评选标准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积极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拥有改革创新、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发展本地区体育事业中业绩突出。

2、热爱体育事业,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推动项目发展,形成较大社会影响力。

3、热爱体育事业,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本项目取得突破性成就的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4、积极投身体育产业发展,在体育项目创立、品牌塑造、赛事推广、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5、热心全民健身事业,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身体力行,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健康达人。

6、其他为海宁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

(四)评选范围

1949年至今,凡在我市各行各业从事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活动,并作出显著成绩的体育工作者或体育活动参与者,不受单位性质限制,均可参与评选。

4线上投票

(一)投票时间:7月11日-15日17:00

(二)投票平台:“海宁日报”微信公众号、爱海宁APP两个投票渠道,最后票数相加为最终线上投票得分。

(三)投票规则

线上投票作为本次评分的组成部分,占比40%,另60%评分由专家组评定。

1、微信图文投票:①每个微信ID仅可投1次;②每个大类都必须投票;③每个大类内可多选。

2、爱海宁APP投票页面:①每个微信ID每天可投1次;②每个大类都必须投票;③每个大类内可多选。

这里投票

微信投票渠道

点击此处在“海宁日报”微信投票

(每个微信ID仅可投1次)

爱海宁APP投票渠道

(每天可投一次)

方式一

识别二维码进入

“爱海宁APP”投票页

↓↓

近代海宁这么多名人(海宁历史上有4个)(6)

方式二

点我进入“爱海宁APP”投票页

在海宁,无论清晨,还是夜晚

总能看到跑步者、骑车者穿行的身影

5分钟公园圈

10分钟消费圈

15分钟健身圈

……

海宁正努力打造这每一个“圈”

有了这些优秀体育健将、体育带头人、体育工作者的领军

海宁的体育氛围会越来越好

对了,8月初的颁奖典礼

爱海宁APP将全程直播

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杨立超、吕珺,体育局供图

编辑:实习生钱思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