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查方式(考查能力难度适中)

昨天,2016年高考结束考试结束后,省市专家对文理综考卷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总体认为,今年试题难度适中,较为平和试卷注重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综合考查方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综合考查方式(考查能力难度适中)

综合考查方式

昨天,2016年高考结束。考试结束后,省市专家对文理综考卷进行了分析和点评,总体认为,今年试题难度适中,较为平和。试卷注重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科综合

物理:华中师大一附中 物理高级教师 郑建设

1、面孔“和善”

试题难度适中,易、中、难题比例合适,其中简单题起点低,如第14、15、22、24题,与去年相比选择题整体难度略降,选考题难度略升,整张试卷没有难题、怪题,给人“和善”之感。

2、结构微调

与去年相比,整张试卷的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单选题减少1道,多选题增加1道,一些考生如果没有认真阅读选择题的说明,可能就会在18题上纠结一些时间。

3、追求新颖

很多人在追及问题中习惯由初始条件求解相遇时间,在动力学问题中习惯由受力情况分析运动性质,但第20题、第21题在设问上“反常”,体现了逆向思维;第23题的热敏报警系统设计、第33题小气泡的内外压强差问题、第35题的喷泉与玩具的问题背景材料新颖。

4、原则不变

试题对理解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毫不含糊,坚持了能力立意原则。对第17题“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第23题热敏报警系统的原理、第24题物体运动过程的理解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17题、第25题(2)(3)问、第34题(2)问过程清晰,层次分明,很多同学能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但计算量大,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也是一个考验;第35题(2)小题尽管是一道陈题,微元法也是中学阶段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但如果考前忽视了这类问题的研究,不注重方法的迁移,那么这道题就会因为研究对象的选取而成为很多考生的困难点。

5、注重应用

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科技相结合的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是物理课程目标的本源,在今年高考中仍然得到了体现,如第17题的3颗同步卫星通信问题、第23题的热敏报警系统设计、第35题的喷泉与玩具的问题。

化学:武汉六中化学备课组组长 毛海兰

今年全国乙卷理科综合试卷中化学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1、整体稳定,有所创新。今年的化学试题注重对核心主干知识的考查,整卷没有偏题、怪题。必做题中的选择题侧重于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大,难易搭配合理;3个选做题模块试题特点鲜明,重点突出。第37题“原子坐标参数”巧妙地将数学思想与化学相结合。

2、联系实际,彰显价值试题。重视化学的实用性,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第7题“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的方法”“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等有害物质”“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医用消毒酒精浓度”这些都来源于生活实际。

3、注重实验,学科特色。试题注重实验的考查,选择题第10题涉及物质的分离、气体的收集、溶液的配制、气体岀杂,第26题中装置的选择和连接等考查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实验基本技能。

4、注重学生能力考查。第28题中“有效氯含量”、第37题“原子坐标参数”的考查,突出了对信息的整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6题“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则突出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7、28题都有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第37题涉及表述能力的考查。

生物:武汉六中生物教研组组长 肖家元

今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和以往相比,考查的形式和要求变化较大,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试卷整体较难。试题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1、以往考试都有1道考查生态的大题,今年没有,却多出了1道考查遗传的大题。

2、每大题设空较少,导致每空分值较高。

3、能力要求较以往提高了很多,尤其是实验分析能力(T2、T3、T6、T29、T30)、实验设计能力(T32、T39)和语言表达能力(每大题都至少一问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今年的生物高考试题再一次告诉我们,不论考查的形式怎么变,以核心主干知识(细胞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ATP与酶、人类遗传病与伴性遗传、DNA的复制、特异性免疫、微生物的培养和基因工程)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是不变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生物的学习靠死记硬背绝对是一条死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才是学生学好生物的制胜法宝。其中,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文科综合

历史:题目鲜活灵动

政治:贴近时政

地理:试题设计注重情景化

历史: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 林歆

总体上看:难度适中,没有刁钻题,很好地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能力上。体现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试卷的始终。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如第24题汉代尊《尚书》等5部书为经典,但《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

2、内容上。注重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不失社会所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如第40题,面对我国放开二胎政策,从历史的角度,再现古代历史上人口问题的出现和近代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从人口入手,分析古代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并对近代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做出一分为二的评价。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3、角度上。小切口,以点带面。第41题从英国人民和议员选举前后的关系变化,从人民主权的这个点,看制度的构想与实践这个面。选择题从汉代画砖农事图,宋太祖的个人言语,国民党1943年名词的正误表等考查农业文明、政治文明和时代变迁。

4、形式上。沿用了近几年高考一直重视的新情景、新材料命题,卷面上运用图片、图表和文字创设,题型上既有唯一答案选择题,又有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的综合题,同时还有开放性的论证题。试卷既呈现了鲜活、灵动的形式,又不失深刻的内涵。

政治: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丁孝磊

今年的试题材料贴近生活、贴近时政,还原教材、活用教材,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题命题形式灵活,试卷难度较为平和,且恢复了价格曲线题和相隔4年未出现的漫画题。

试题各模块分值和2015年基本保持一致,文化和哲学部分分值有微调,试题难度较为适中,其中组合式选择题题肢的设置更为灵活,突出了时政性,考查的角度更为新颖,这使试题具有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组合式选择题错误选肢的干扰性不是很强,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难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对时政问题了解较多的同学做起来相对容易。

主观题部分,材料看似简单,但设问角度独特,对考生课本知识运用的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演绎归纳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地理: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 张波

地理试题的设计变化不大,保持了以往的稳定性并进一步走向成熟。

1、注重评价地理思维品质,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今年地理试题精心选择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素材,进行全新的情境设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发现和处理信息,思考并解决问题。

2、注重评价地理思维过程,强调考查学习方法。试题的设计十分注重情景化,让教材蕴含的知识活化在新情景之中。如第1-3题,以佛山和景德镇的陶瓷业发展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第4-6题,以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独特的城市空间规划特征为背景,考查城市区位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加强对地理能力的考查。

3、重视对地图和图像的考查,彰显学科特色。记者李芳 周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