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为什么不能姓孟(孟姜女竟然不姓孟)

孟姜女万里寻夫,把长城哭倒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早已成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瑰宝。根据历史学家研究,孟姜女的故事最早源自《左传》中的齐国武将杞梁的妻子,经过后来文人的加工和创造,慢慢的杞梁演化成万喜良,其妻子成为孟姜女。

孟姜女为什么不能姓孟(孟姜女竟然不姓孟)(1)

孟姜女为什么不能姓孟(孟姜女竟然不姓孟)(2)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些故事呢,或许父母老师等长辈讲给我们听的,或是我们自己从一些书本上看到的,小时候看到孟姜女哭长城的细节非常的感动,有时候读着读着甚至会不由自主的流下眼泪来,感动于孟姜女的执着,感动于孟姜女对范喜良的爱,感动于老天的感化,自此,自幼年开始,那个故事就这么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经久不忘,时至今日想起还是感动。

孟姜女为什么不能姓孟(孟姜女竟然不姓孟)(3)

好了,言归正传。说到孟姜女姓什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孟,这还用说嘛,和伟大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一个姓,如果这样以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那就是孟姜女真实的姓氏根本不是“孟”。而姓姜。“孟姜女”意为“姜家大女儿”。再说细致一点,便是“一姜姓男子与偏房妻子生下的大女儿”。“孟”在此处是排行的称谓。在古代的排行中,老大称“孟”或“伯”,老二称“仲”,老三称“叔”,最小的称“季”。

那这个排行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就再来了解一下吧!在秦朝的前期,姓不但是女子能否与男方婚配的重要标志,而且还具有区别女子结婚与否的重要作用。因为在那时的女子虽然有名字,但限于周礼“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的规定,女子的姓还担负着社会通用的名的作用。

为了区别未婚的姑娘,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这种排行。如古书中所记载的孟姜、仲子、叔姬、季张,代表的就是姜家的大女儿,子家的二女儿,姬家的三姑娘和张家的小女儿。

女子出嫁以后,一般用丈夫的姓和娘家的姓并列称为某某氏,如一位姬姓女子嫁给卫国大夫孔圉做妻子后,就叫做孔姬;若是李姓女子嫁给张姓男子,婚后只能称为张李氏,这样的称呼在某些地方的村庄还能见到(当今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