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水和黄水 数说华水带你看不一样的华水
情系水利 自强不息
1951-2021
70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缘水而生、因水而存、籍水而兴
70年的路程
足以让它熠熠生辉
几度易名,终成华水
北京时期
邯郸时期
1951年
创建于北京的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水利学校
1954年更名为水利部北京水利学校
1958年北京水力发电学校、北京水力发电函授学院并入,成立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1969年迁至河北省磁县岳城水库办学
1971年更名为河北水利水电学院
1977年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办学
1978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990年迁至河南省郑州市办学
2000年整建制由水利部划转河南省管理
2009年水利部与河南省政府签署共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战略协议
2013年更名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子成才,桃李遍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40多万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包括国家部委部长、武警水电部队将军和省部级领导近20名,以及各领域杰出校友,彰显了学校“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李国英
1980年—1984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学生
现任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中共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中央委员。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雷
1980年—1982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机械系教师
1982年—1985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原水利部部长。中共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原副总指挥,兼任武警水电指挥部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鄂竟平
1979年—1983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工专业学生
原水利部部长。第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现任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候 捷
1961年—1966年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专业学生
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中共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中央委员,曾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房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侯捷同志2000年1月3日在京逝世,享年70岁)。
高 波
1980年—1984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力学专业学生
1986年—1989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工结构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刘伟平
1982年—1986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生
现任水利部副部长。曾任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院长、党委书记,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水利部总工程师等职。
矫 勇
1978年—1982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系学生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曾任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汪成杰
1961年—1964年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
水工建筑专业学生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任武警水电指挥部第一副主任(正军级),中共十三大代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兼职教授。
刘慈欣
1981年—1985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电工程系专业学生
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也是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凭借《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刘俊国
1995年—1999年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系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学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圆梦华水,人才济济
招生总体规模
就业分布
我校毕业生就业总体流向
我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我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毕业生就业地集中在河南省,同时在较多省份均有华水学子的足迹。就业领域集中在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就业良好,前途光明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
我校毕业生就业月薪
创业行业分布
我校毕业生就业状态良好,在岗人员月薪可观,再一次证明华水学子的实力与整体素养。
特色鲜明,品质优良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水利电力为特色,工科为主干,理、工、管、农、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现有6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包括10个国家级、省级卓越计划建设专业,15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14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主持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140多项,主持参与国家级项目140 多项、省部级项目380多项,累计到账经费6亿余元。发表SCI、EI、 CSSCI等期刊高质量学术论文近2000篇,出版学术专著1000余部。工程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80多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60余项,2019年、2020年连续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获奖层次和数量稳居河南省高校前列。学校获批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是河南省首个服务黄河国家战略实施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河南省岩土力学与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及防灾减灾国际联合实验室、水利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1项(含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河南省黄河生态文明外译与传播研究中心等国家和地方智库6个,河南省区域“水—土—碳”耦合效应与生态安全、河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防灾减灾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内容更新至2021年6月9日
责编:刘冉
监制:祁萌
推送:苏陈涵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