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

#创作挑战赛#

·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1)

(戈尔巴乔夫)

人物简介:1931年3月2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赤卫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村集体农庄的机修工,母亲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母一直生活在普利沃尔内村。

1937年“苏联肃反运动”(也称大清洗,苏联国内死亡了几十万人,对各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有机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讲一下),这次全国范围内的运动也波及到了戈尔巴乔夫一家,外公和爷爷分别被逮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年仅10岁的戈尔巴乔夫与家人一起在离前线不远的地方从事农业劳动,但也失去了去学校学习的机会,只能边劳动边学习,直到1950年进入大学学习法律,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1971年当选苏共中央委员,1985年契尔年科病逝,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1991年遭软禁,当年12月8日,宣布苏联解体,25日宣布辞职并把权利交给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2)

戈尔巴乔夫(中)与父母

2022年8月30日,戈尔巴乔夫因病逝世,享年91岁,将被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紧邻其夫人赖莎的墓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戈尔巴乔夫的去世深感哀痛,在31日早上给他的亲友发去唁电,并于9月1日与遗体告别。联合国秘书长格特雷斯也发文悼念,并表示戈尔巴乔夫改变了历史的进程(1990年因推动冷战的结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3)

普京献鲜花告别

戈尔巴乔夫的一生充满了争议,西方国家把戈尔巴乔夫称作结束冷战的“英雄”,但是许多俄罗斯人则把他视为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他的这一生是功还是过?

总统竟然还是个演员?

01

据统计,从1990年到2017年,戈尔巴乔夫一共参演了25部影视剧和纪录片,一举成为世界上第二会演的国家领导人,特朗普当仁不让的拿下了第一。

合作过的演员可谓是政治巨头齐聚一堂:叶利钦、普京、勃列日涅夫、乔治布什、里根等。

02

戈尔巴乔夫还拍过广告: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4)

戈尔巴乔夫2007年拍摄的LV广告

车外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柏林墙,据说这则广告的创意正是戈尔巴乔夫本人。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5)

1997年和孙女一起为必胜客拍的广告

03

2001年担任电视台主持人及编辑

主持《权力秘密》节目

采访各国的领导人:老布什、阿拉法特、曼德拉等。

04

他还是一个作家,写了至少十几本书

《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我与东西德统一》

《孤独相伴》

《真相与自白》

《苏联的命运》等

戈尔巴乔夫把电影、广告、写书的收入都投给了自己名下的基金会,以及国际绿十字会(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国际组织),并常年活跃在各项公益活动当中。

05

戈尔巴乔夫还是个歌唱家,录制过一张CD《为赖莎而唱》

其中录制了7首妻子赖莎生前最爱的民谣

1999年赖莎因白血病去世,CD录制的时间是2009年,正值赖莎逝世十周年

据悉这张CD只此一张

感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感知一下私底下柔情的戈尔巴乔夫。

一个时代的终结者,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创者

戈尔巴乔夫在位的那些年,一直有很大争议。来自欧美的媒体曾经这样评论他:戈尔巴乔夫推动了冷战的结束,却没能阻挡苏联的解体。直至现在为止,很多人都认为苏联解体的“罪人”就是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上任以后,为何会对苏联实行前所未有的改革呢?他身为苏联领导人,为何与苏联共产主义背道而驰?

这其中少不了妻子对他的影响

他的妻子赖莎-戈尔巴乔娃对政治有着强烈的欲望,戈尔巴乔夫的思想和政治中的一系列操作少不了妻子对他的影响,在妻子的鼓励下,戈尔巴乔夫处世越来越圆滑,并远赴欧洲了解当地人的生活状态,正是这一趟欧洲之旅让戈尔巴乔夫发现,欧洲人民并不像苏联宣传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生活的十分舒适惬意。

戈尔巴乔夫个人命运(戈尔巴乔夫的一生)(6)

年轻时的赖莎-戈尔巴乔娃

“他给了我们所有人自由——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份‘自由’”

一颗改革的种子在戈尔巴乔夫心中深深埋下,他希望有一天苏联人民也能像欧洲人民一样“自由”。然而戈尔巴乔夫错了,他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和自由,背后的腐败和黑暗,只是他看不见而已。

他第一波改革的口号是提倡“加速”、目的是“完善”现行体制,而不是一下子就发生“变革”。他上任以后,直接宣布解散苏共23个部委,给共产党员们做了一个大规模的“清算”。在戈尔巴乔夫的“努力”之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权直线下降,可戈尔巴乔夫还是继续坚持他的改革,他认为他的改革一定会让苏联脱胎换骨。但改革却走向了“失控”,1991年“8·19”事件(由苏联共产党强硬派和保守派组成,希望废除巴尔戈乔夫并阻止其改革,挽救即将解体的苏联,但最终已失败告终,反而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后不久,苏联宣告解体。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他的改革引发了动荡,他们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样的代价太高了。

但改革也有好的一面:为了彰显自由、民主、友爱,戈尔巴乔夫在外交方面推出缓和政策,主动撤离阿富汗等地驻军,意图拿掉此前苏联身上的“霸道”标签。此外戈尔巴乔夫通过一系列政策使中苏关系向友好方向发展,并在1987年与美国总统里根签订了《中程核力量条约》,解除了核武器危机,美苏冷战就此停止。

1989年5月15日至18日,苏共中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邓小平同志与他举行的会见,宣告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最终实现,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戈尔巴乔夫真的是苏联的“罪人”吗?不,他也有功劳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在国外,苏联陷入了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在国内,苏联经济重军工轻民生,经济结构长期畸形低效,苏联人民早就不堪重负。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是他的自主选择,而是不改不行。他一直认为不是他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而是苏联解体时,他正在改革,试图拯救苏联,错的是那些心怀叵测之人。

苏联解体时,苏联人民非常冷漠,仿佛这个事件发生在其他国家一样。苏联解体以后,再没有任何政党和势力试图重造苏联,相比之下,苏联人民在这方面,连中国的古代王朝都不如。别看现在仍然有俄罗斯怀人念苏联,那也只是怀念苏联曾经拥有过的国际地位,没有多少人再想回到苏联。

到底是戈尔巴乔夫毁了苏联还是他没能救活苏联?苏联多年的积弊,也许终究逃不过解体,不过是击鼓传花,历史给了巴尔戈乔夫谢幕者的角色。

作为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是功是过,不管世人如何评价,也已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