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

馆阁体作为一种书风,兴盛于清代,它的好它的坏历来说法不一,备受争议。至于什么是馆阁体,为什么会有如此争议相信大多数的书友都没有进行深入地了解。在此希望借此只言片语能让大家对馆阁体有个客观的认知。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1)

什么是馆阁体

在清代,当时负责收集和整理图书文献及招揽人才的机构为翰林院,它的前身是唐宋时期的三馆一阁,到了明朝被翰林院所取代。明清时期这些机构的官员所倡导并擅写的一种楷书书风。它是以唐代楷书为宗,字形秀丽方正,风格端庄典雅,实用为主、兼顾艺术。这种书风便是我们所说的馆阁体。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2)

什么时候开始兴起

“馆阁体”一词最早见于金末元初,是指特定的文章体裁,内容上以歌功颂德为主,写作者的身份属于郎官品级,以碑铭形式为载体,文章形式、语言具有程式化和典雅之特征。

元初刘祁的《归潜志》卷十二《录崔立碑事》: ”则曰: ‘吾素不知馆阁体,今夕诸公共议之,……“,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3)

明嘉靖时期现出新的词眼“台阁体”也是指文章体裁,但和“馆阁体”有所区别,比如王世贞评杨士奇文章:

文章之最达者,则无过宋文宪濂,杨文贞士奇,李文正东阳,王文成守仁。宋庀材甚博,……此其短也; 若乃机轴,则自出耳。杨尚法源出欧阳氏,以简澹和易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贵之曰: 台阁体。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4)

进入清代后“台阁体”所指的体裁扩展到了诗歌领域。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 169“提要”中高启的《凫藻集》说: “( 高) 启……古文则不甚著名,然生于元末距宋未远,犹有前辈轨度,非洪、宣以后,渐流为肤廓冗沓,号台阁体者。”

由此可以看出,明代及之前的馆阁体和台阁虽然在体裁上有所区别,但都是指文章而非字体风格。“馆阁体”真正被用来特指字体风格的则是在清代,盛行也是在清代。

《辞海》解释馆阁体: 清代科举取士,考卷的字,要求写得乌黑、光洁、方正,大小一律。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5)

馆阁体的代表人物
  • 清代前期

如康雍乾时期的张照,被乾隆评价为超越米芾、董其昌直追王羲之的书法家。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羲之後一人,舍照谁能若。

即今观其迹,宛似成於昨,

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6)

  • 清代中期

如成亲王永瑆,他的书法早期学赵孟俯,后期学欧阳询,然后博涉百家, 兼工各体。杨翰《 息柯杂 著 》评论:

治晋斋,素未究心,但知其从赵承旨,上溯欧阳率更,虽涉诸家,终不离两家宗旨集卷随临, 竟有脱尽盯畦,不似本家笔意者。 篆隶亦有法度盖书非一时, 临非一家,不甚经意,而精神所寄,一 一 浑足,此无意之胜于有意也。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7)

  • 清代晚期

如翁同龠禾、陆润庠、曹鸿勋、刘春霖、黄自元。这里得单独提一下黄自元,它对前人书法结构的总结对后世学书法有着重要的贡献。

黄敬舆先生以书名海内,推何子贞先生后第一”,“数十年来,碑碣之文,祝颂之作,皆得以先生书为荣,零缣片纸,人争藏弃,或诡冒模龚以弋厚利,虽穷荒鲰孺,无不知有黄先生书者。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8)

关于馆阁体的争议
  • 非议

首先,历来对馆阁体批评较多的是它“千人一面、一字万同、千篇一律”特性,对中国书法论文有所涉猎的都知道,古人认为书法最忌讳的就是字如棋盘、算子缺少风神,书家们评价馆阁体缺乏个性和风骨,缺少生机与个性化、趣韵,这也是馆阁体受到非议的其中一个要点。

其次,在当时出现“以书取仕”现象,对当时读书人的取向及官场也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出现“太医院开方,但须字迹端好,虽药不对症,无妨也。”的玩笑。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9)

再次,这种以皇权为导向的书法风气,缺失了审美的个体化,而偏离了艺术轨道,就像是八股文章。

  • 正议

首先,馆阁是一种规范化字体,对书法普及有推动作用。合乎官方的价值取向,与科举取仕相结合,对于全国性的号召力是不可估量的,再兼以这种字体符合普通人的审美要求,合当时学子们对书法的重视度得到大大的提高。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10)

其次,馆阁是封建统治和清代王朝高层精英的书写模式, 直接取法于精英书法。

再次,馆阁体精到的笔法、错落的章法等都应该成为新时期书法艺术借鉴的典范。

小编在看了诸家关于馆阁体的诸多论文后进行梳理,目的除了和大家一起分享外,更多的是希望以史为鉴。

明台阁体和馆阁体的区别(什么是馆阁体和台阁体)(11)

当下的书坛一面批评丑书、江湖书、各类书展,另一面大众双对书法鉴赏缺少深入了解以至出现追求工整书风的审美,我们应该从馆阁体兴衰中得到些许的经验教训:

首先,书法审美,应该正视当下大众关于书法审美的缺失,普及正确的书法审美观,但要注意行政干预的方向、方式和力度,以免再次形成教条式的审美观念,掉入另一种“馆阁风”。

其次,厘清书写与书法的界限;

再次,客观看待馆阁体,吸取它精熟的优点,我辈学书法时当有此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