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有个宣化古城你来过吗(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古城)
宣化古城,位于河北张家口市,始建于唐信宗文德元年(888年),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动工,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取宣扬教化之意,改置宣化府,宣化由此得名,是京城以西第一座府城,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宣化为历代军事重镇。有、京师锁钥、、'析京屏翰、之称。《宣化府志》记载:、宣化全境,飞狐、紫荆控其南,长城独石枕其北,居庸屹险干左,云中固结于右,群山叠蟑,盘踞峙列,足以拱卫京师。、明代为九重镇之一,因其地理位置重要和屯兵最多,号称、九镇之首、。
在宣化城的主轴线上巍然屹立的三座飞甍巍峨、造型瑰丽的古建瑰宝,分别是清远楼、镇朔楼和拱极楼。清远楼又名钟楼,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顶木结构建筑,是宣化的标志性古建筑之一。二楼悬挂明嘉靖十八年铸八卦铜钟一口,钟高2.5米,口径1.7米,重约万斤,乃宣府镇城之钟,钟声宏亮,方圆40华里之内皆可闻其音,楼北的匾额“声通天籁”四字,确切地形容了钟声的辽远。城台下券洞与当时之古街道相通,石板地面上留下了20多厘米深的古代车辙,再现了宣化当年南来北往,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
镇朔楼(鼓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始建于明代正统五年(1440),得名于镇守宣府的总兵官所挂“镇朔将军”印,楼身为重檐九脊歇山式瓦顶的木结构楼阁建筑,雄伟壮观,古朴庄严。镇朔楼上还保存着一块清高宗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的“神京屏翰”大木匾,高2.4米,长6.6米,悬挂于楼上北侧,喻意宣化是北京的屏障。
明永乐年间,宣化修建了四座城楼、四座角楼,其中的昌平门楼即现在的拱极楼,俗称的南门楼,系宣化古城防建筑的一部分,外有月城、瓮城和关城,是宣化城门中仅存的唯一有关城的城楼。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清远楼、镇朔楼、拱极楼(含宣化城墙)合并后称宣化古城。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古城宣化的下八里村,这些绘于墓室的顶部和墙壁上的壁画表现的题材达三十多种,有散乐图、出行图、天文图、茶道图等,反映了辽代的科技、经济、宗教、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历史。壁画墓群一区为辽代晚期的家族墓地。
公元1449年,土木之变中,明英宗皇帝朱祁镇被蒙古鞑靼瓦刺部太师也先俘获,倾国之兵50万人顷刻间全军覆没,也先押着朱祁镇到宣化扣关,一时宣化守军人心浮动,在此危急时刻,驻守宣化的总兵杨洪、巡抚罗亨信,仗剑坐于南关门中,严令“出城者斩”。从而使宣化军民得以保全。
宣化不仅历史故事多,而且历代都有帝王、朝臣来此巡视。秦始皇东巡渤海、汉武帝北征匈奴、唐太宗驾征突厥都曾到过这里。北魏和辽代都在宣化建过皇帝行宫。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十九子朱橞为谷王,封地就是宣化。明太祖朱元璋和永乐皇帝多次亲征北方蒙古部族,在谷王府驻跸。清康熙皇帝七次征西、北巡均路经宣化。乾隆皇帝九次出塞也多次在宣化驻跸,1746年,他到城南演武厅检阅清兵,诏书“神京屏翰”巨匾,至今仍悬挂于镇朔楼上。1900年8月,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走西安,路经宣化,在上谷公所驻跸三日,并向全国发布政令。
本文转载自"https://www.toutiao.com/item/6819119218349310475/",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号观点。本号尊重原创版权,如有冒犯,请私信立即删除。同时欢迎各类投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